APP下载

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观察

2015-04-04刘少清耿金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大椎雷火变应性

刘少清,耿金花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广州 510006)

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观察

刘少清,耿金花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广州 510006)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取大椎、风门、定喘、上印堂、迎香、肺俞、肾俞等穴进行雷火灸治疗。结果:治愈16例、好转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5.29%。结论: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满意。

变应性鼻炎;雷火灸;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中医称“鼻鼽”,是因禀质特异,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为特征。对本病的辨治应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扶正、祛邪有所侧重,但根本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质虚弱有关,故扶正贯穿治疗的始终[1]。笔者用雷火灸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8例,均为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门诊患者。男28例,女40例;年龄15~45岁,平均35岁;病程3个月~15年。均为变应性鼻炎发作期。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鼻塞,鼻涕清稀量多为主要症状。伴有失嗅、眼痒、咽喉痒等症;②起病迅速,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间歇期无喷嚏及鼻塞,可并发荨麻疹、哮喘等病;③常因接触花粉、烟尘、化学气体等致敏物质而发病,有时环境温度变化亦可诱发;④鼻腔检查黏膜多为苍白,少数充血,鼻甲肿胀,发作时有较多清稀分泌物。

2 治疗方法

患者骑凳正坐位,双侧手臂交叉扶于椅凳靠背上,松解衣领,暴露颈部及大椎穴周围15cm区域。将点燃的雷火灸艾条在颈背部及肩部先行回旋灸2min,温热局部气血;然后沿督脉循行部位自大椎穴至百会穴、上印堂到迎香穴进行单向熏灸2min,以激发督脉经气;然后固定在大椎、风门及定喘3穴,在距离腧穴皮肤2~4cm处温和灸,并随时询问患者灸感,当灸感变弱时,立即调整施灸距离及手法,持续熏灸3min。嘱患者改俯卧位躺于治疗床上,然后将上述步骤重复操作2次后,于肺俞、肾俞穴持续熏灸3min,将雷火灸放入灸箱内固定在适当高度,放于上述3穴位区,进行强化灸疗5min,完成全部过程共需18min。 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5d,共2~3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艾条燃点与皮肤保持2~4cm,若灼痛强烈则可稍放远距离,或近远结合式艾灸;②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潮红程度,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宜,局部明显充血或未见泛红均为治疗不当;③注意艾条与头发的距离,避免误燃;④灸迎香穴时嘱患者闭眼,避免眼部刺激;同时嘱患者轻微呼吸,避免吸入过多艾烟诱发鼻腔过敏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因灸烟诱发严重鼻腔过敏症状,可暂停治疗,可在服药后或改日再行治疗。⑤卧位施灸时隔半分钟需抬起灸箱1次,检查艾条燃点情况,防止燃尽的艾灰烫伤皮肤;⑥灸疗过程中注意对暴露部位保暖,避风慎寒;⑦如因施灸过长,致局部皮肤出现小水疱,无需挑破,可待其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于消毒后用毫针刺破,放出疱液,清洁皮肤后可用敷料保护灸疱,待其自然愈合。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症状消失,鼻黏膜正常,3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发作时症状体征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时常发作。

4 治疗结果

治愈16例、好转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5.29%。

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出现小水疱2例,予以纱布覆盖,无特殊处理,3d后皮肤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5 典型病例

张某,男,24岁,2013年9月诊。反复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2年余,过敏原检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每次发作后常自服开瑞坦可缓解,但停药后再次复发,每年发作近10次,1周前因气候变化再次发作,伴有眼痒、干涩等不适、自服开瑞坦缓解不明显,遂来就诊。予以雷火灸治疗,熏灸大椎、上印堂、迎香、肺俞、肾俞穴,于大椎、风门及定喘3穴区域给予持续熏灸,灸后当天开始出现鼻腔通畅、鼻流清涕减少,隔日1次治疗,5次治疗后鼻部及眼部症状完全消失,再巩固治疗1个疗程,随访半年未复发。期间曾患感冒,但感冒痊愈后无继发变应性鼻炎症状。

6 讨 论

督脉总领一身阳气,是调节各脏腑功能和抗御病邪侵袭的主要经络,为“阳脉之海”。因其与鼻直接相通,因此补充督脉的阳气势必能够使阳气顺经络以达鼻窍。变应性鼻炎多以阳虚为本,温阳扶正是基本方法,通过艾灸督脉,尤其是由颈上头至鼻这一段,能够起到明显的温鼻通窍的作用。

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是由于机体对某些反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鼻黏膜水肿、黏膜腺体增加为主的Ⅳ型超敏反应。从神经调节机制分析,本病与鼻黏膜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3]。

雷火灸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利用植物燃烧时发出的红外线及热能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腠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达到温经通络、扶正祛邪之功效。其灸火热力,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升高、减少炎症渗出,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雷火灸采用艾绒及防风、苍耳子、木香、沉香、麝香、黄芪、乌梅、甘草等中药共制的艾条,其燃烧时的热力远较普通艾条为甚,能够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药区,因此更善于渗透组织深部而达到祛风、散寒、通络等作用[4]。

雷火灸安全简便,疗效确切。

[1] 程昌顺,吴东南,岳冬梅,等.从风从虚论治过敏性鼻炎浅析[J].四川中医,2013,31(5):3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3] 张德斌.针刺结合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27例[J]陕西中医,2014,35(5):593-594.

[4] 聂斌,张丽,徐凯,等.赵氏雷火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I临床观察.吉林中医药,2009,29(4):313-314.

R245.852.1

B

1004-2814(2015)07-0665-02

2015-03-04

猜你喜欢

大椎雷火变应性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地震云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