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戊酸钠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伴临床下癫痫样放电患儿38例临床观察

2015-04-04杜森杰张跃汤健李红英朱敏傅大林赵晓科

山东医药 2015年44期
关键词:脑性脑电图脑瘫

杜森杰,张跃,汤健,李红英,朱敏,傅大林,赵晓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南京210008)

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瘫类型[1~3],8%~62% 的患儿合并癫痫发作[4,5],严重影响患儿的认知功能、行为控制以及社会交往能力[6]。临床上部分脑瘫患儿仅有脑电图显示癫痫样放电而没有临床可见的癫痫发作,被称为临床下癫痫样放电(SEDs)。与癫痫临床发作比较,长期持续的SEDs对患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更严重[7]。研究显示,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的脑电活动有积极影响[8]。因此,我们对伴发SEDs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并观察其对患儿临床发作及癫痫样放电次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收治、伴发SEDs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月龄(25.53±8.49)个月。纳入标准:①符合我国2004年制定的脑瘫诊断及分型标准[9];②脑电图检查明确有癫痫样放电;③未服用过抗癫痫药物。排除有临床发作史和家族遗传性癫痫病史者。将患儿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临床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和抗癫痫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包括中医推拿、中药熏蒸以及以Bobath手法、上田法为主的物理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丙戊酸钠口服液,以20 mg/(kg·d)为起始剂量,分3次服用,根据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调整服药剂量,保证血药浓度为50~100 μg/mL。疗程1年。

1.3 疗效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癫痫临床发作情况,对无临床发作的患儿于疗程结束采用日本光电EEC 9200型脑电图仪进行16导脑电图检查,记录癫痫样放电次数,癫痫样放电次数较前减少25%~100%为有效、减少<25%或较前增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脑电图检查显示,在大致正常的背景波或者弥漫性慢波的基础上出现高波幅的尖波和(或)棘波,其后伴或不伴有一个较大的慢波;可单一出现,也可以成串发作,以中央颞区、枕区多见;描记时患儿无临床事件发生。治疗期间观察组有临床发作2例、无临床发作36例,对照组分别为4、34例;两组比较,P>0.05。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放电次数控制有效13例(34.2%)、无效23例,对照组分别为4(10.5%)、30例;两组有效率比较,P <0.05。

3 讨论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目前脑瘫的临床分型主要有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及混合型[9],其中以痉挛型脑瘫最为常见。约40%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合并有癫痫[5],而癫痫的异常放电可引起神经元损伤,使患儿认知功能进一步受损。一般来说,仅有脑电图显示癫痫样放电而无癫痫临床发作不足以诊断癫痫,不需药物治疗。但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阵发性或长期大量的SEDs会引起一过性或慢性认知功能损伤,进而影响患儿运动、认知等功能的建立和改善[10];控制SEDs对脑瘫患儿的综合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癫痫样放电的基础是神经元膜电位的不稳定,出现阵发性去极化漂移和阵发性超同步化放电,当足够多的神经元超同步化放电时,即可从头皮电极记录到癫痫样放电。本研究观察组控制放电次数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原因为丙戊酸钠可抑制γ-氨基丁酸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增加脑内γ-氨基丁酸水平;同时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介导的神经元去极化,减少Ca2+内流,从而激活K+传导等,以上多方面综合作用从而发挥抗癫痫功能[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癫痫临床发作的转变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丙戊酸钠对伴发SEDs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转化为癫痫临床发作无明显影响。本研究所选取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均存在明确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大脑存在脑软化灶等严重的器质性损伤[8],而这些损伤极有可能会遗留有异常放电病灶,持续放电并最终导致癫痫的发生。目前临床应用中发现,应用治疗剂量的丙戊酸钠(单药)在抑制异常放电的同时对认知功能及注意力的负性影响较为轻微[12,13],但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14,15],以确保用药安全。

[1]李红,童光磊,张敏,等.503例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因素与干预措施[J].安徽医学,2011,32(1):13-15.

[2]韩彤立,邹丽萍,郑华,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和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7):607-609.

[3]胡玲,陈玉霞,王志娇,等.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4):268-271.

[4]候梅,孙殿荣,赵建慧,等.偏瘫型脑性瘫痪的临床与脑电图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11):779-781.

[5]候梅,陈晓峰,于荣,等.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45-47.

[6]刘晓燕.癫痼样放电对脑皮层高级功能的影响及治疗对策[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67-69.

[7]Aldenkamp AP,Arends J.Effects of epileptiform EEG discharges on cognitive function:is the concept of transi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still valid[J].Epilepsy Behav,2004,5(1):25-34.

[8]常杏芝,秦炯.丙戊酸钠注射剂对癫痫患儿脑电活动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4):232-233.

[9]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儿科杂志,2007,29(5):309.

[10]Aldenkamp AP.Acute effects of subclinical epileptiform EEG discharges on cognitive activation[J].Functional Neurology,2005,20(1):23-28.

[11]徐祖才,王学峰,雷显泽,等.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1):1124-1127.

[12]王芙蓉,连立飞,朱遂强,等.抗癫痫药物与认知功能障碍[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12):803-805.

[13]柴建农.三种常用抗癫痫药物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02,8(4):20-21.

[14]李蓉,马涛.458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监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142-143.

[15]刘立丽,曾艳.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临床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429-432.

猜你喜欢

脑性脑电图脑瘫
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在脑性瘫痪流涎患儿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