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

2015-04-04吴晓平王剑平

河北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目标性尿路感染导尿管

吴晓平 王剑平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影响患者的预后,控制ICU医院感染已成为目前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内容[1],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通过目标性监测,获得了较为准确的资料,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其他科室高出许多,需要重点监控,对ICU进行目标性监测,对于掌握ICU医院感染发生规律和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医疗安全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2]。为有效控制和预防ICU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本文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对我院综合ICU开展了目标性监测,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综合ICU全部住院者190例。

1.2 调查方法 由专职人员进行前瞻性监测,每日填写监测记录,包括《ICU目标性监测查房记录》、《ICU病人日志与月报表》、《ICU目标性监测感染病例登记表》。每周由ICU上岗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1次,填写《临床病情分级登记表》。

1.3 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19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1例,11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30.1%,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2.1%,日医院感染发病率20.4‰,例次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4‰,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6.2%,调整日感染发病率4.2‰,调整日例次医院感染率8.1‰。见表1。

表1ICU医院感染率(%)、日感染率(‰)及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分)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4.4%,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7.1%,血流感染占8.5%。见表2。

表2 ICU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

2.3 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日医院感染率为29.9‰、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UTI)为13.9‰、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CRBSI)为3.8‰。见表3。

表3 3种导管侵入性操作应用率及相关日感染率

2.4 病原菌分布 各种病原菌检出130株,以革兰阴性为主,占72.3%,排在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0株,鲍曼不动杆菌16株,肺炎克雷伯菌12株,革兰阳性菌占17.7%。见表4。

表4 ICU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发病率 结果显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0.1%。例次感染发病率为62.1%,日感染率为20.4‰,例次日感染率为39.4‰,与国内报道的ICU感染发病率[3]基本一致。

3.2 感染部位及三种导管感染率 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和血液系统。三种导管感染92例次,占ICU感染总例数的77.9%,说明ICU发生的医院感染多数与三种导管有关,其中呼吸机肺炎的比例最高,53例次,占3种导管相关感染的57.6%,其次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29例次,占3种导管感染的31.5%,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对较低,共10例次,占3种导管感染的10.8%。

因此,侵入性操作是ICU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ICU医院感染常为多重耐药菌,本次监测显示ICU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3%,这与国内同级别医院报道基本一致,居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以上三种细菌多呈现多重耐药,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0)》,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时送检微生物培养、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本次研究显示,VAP发生53例次,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 29.9‰,经 ASIS评分调整后,日感染率为9.2‰。VAP占感染总例数的44.9%,VAP占ICU医院感染的比例最高。引起VAP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多种基础疾病,糖尿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脏器功能不全等、高龄、昏迷等,另外与诊疗措施有关,如机械通气时间、医务人员无菌操作、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湿化器冷凝水、ICU空气洁净度等均可能影响到VAP的发生[4],提示VAP的发生是多重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做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每日评估病情以及尽早拔管,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医院感染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共29例次,相关尿路感染日感染发病率为13.9‰,占感染总例数的24.5%,位居第二,与国内报道[5]基本一致,长时间留置尿管、频繁更换导尿管、操作不规范等是引发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根据病情评估导尿管的必要性,缩短留置导管的时间,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共发生10例次,相关感染发病率为3.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占总感染例数的8.5%。经ASIS调整后日感染率为0.7‰,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与导管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导管类型、存在感染灶等密切相关,因此应保持患者引流管的通畅和连接端口的清洁、接触导管穿刺点和无菌辅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每日评估置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共92例次,占感染总例数的77.9%,说明ICU发生的医院感染多数与这三项侵入性操作有关,其中以呼吸机肺炎占的比例最多,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居第二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对较少,因此应加强呼吸机肺炎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从检出的病原菌分析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只有患者抵抗力低下或正常菌群失调的情况下才引发感染,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4.9,说明ICU住院患者病情危重,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符合规律。

1 韦艳,喻玲丽.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199-4201.

2 董荣芝,王书会.ICU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503-2505.

3 崔荣霞,沈树梅.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30-2032.

4 刘卫平,闫志刚.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4709-4711.

5 李立耀.综合ICU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793-2794.

猜你喜欢

目标性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目标性社区护理对预防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的价值
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
论前置作业的目标性和实践性——以单元整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为例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目标性教学策略的应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