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人相应

2015-04-03曲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天人医药学节律

曲进

天人相应

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universe

曲进

●传统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链锁性地写在古汉语里,由此转换一个新的眼光和视野,我们能揭示出像为什么没有基于“以毒攻毒”的学说及法则产生出“破伤风抗毒血清”和现代免疫学这样的药物与科学的原因吗?

在大学学习的时候,通过很多课程,包括新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更包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分别从基础理论和临证应用的角度学到了天人相应。自那时候起,天人相应的概念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那时自己对天人相应是“情有独钟”的,不仅韦编三绝,且也曾写出过一些浅浅的学习体会和感悟,至今虽然历久,然却难以忘怀!这次又记忆起来,是缘于一次在新西兰梅西大学举办的有关中药农业国际化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间,中外学者十分有兴趣地谈到了新西兰毛利医学有关人与自然的思想和植物药的应用及其与经典中医药学关于天人相应理论的相互联系,这唤醒了自己平素对天人相应学习的记忆,也激起了对天人相应的重新思索和遐想,并且想就此再说些什么。

在我的记忆中,每每学到天人相应,心中总是会充满对宇宙和无限时空的深深眷恋及向往,脑际也常会梦幻般地漂浮出人如沧海一粟般地在宇宙之间而立而行的映像,还会情不自禁地在某个夜晚孤身去遥看天空的景象,以沉静地去享受那种只有心存志远方可感受的与天地时空的神会之美。在新西兰的那一天,同样如此!

新西兰的天很纯净。那天夜晚,我站在宾馆的窗户前,思考着在白天的研讨会上来自新西兰梅西大学和中国的先见学者的精辟演讲。透过窗户,可以望见悬挂在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银月和无数的金星,月亮张开着诱人的微笑,将银光轻柔地洒下来,沐浴着大地上那许多悄然入睡的树木花草,就似乎也有同样轻柔的银光从那些生命体中投射出来,并映在你的心田里,繁星的闪烁好似一双双美丽眼睛的眨动,拨动着你的心弦,使其间的韵律好像也同步了起来,那真是一种天人混沌,只有用心方可感悟的独特情景!“在天人之间究竟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什么?”我沉浸在这般情景中,并使劲地很想从思索中挖出点有关这一问题的“真谛”或“密码”之类来。

在我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的生涯中,像这样的情景交融已经记不清究竟有了多少回,只是随着所想所学的多了,久了,就越觉得这个“真谛”或“密码”应该是存在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智慧和经典中医药学的天人相应理论及其与一些现代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的交叉领域中,并且是要在这一领域中修远而求索的。

在中国,有关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的庄子,后经西汉时代的董仲舒以及宋明理学家们的不断阐释发挥而逐步形成。之后,天人合一不仅只是作为一种哲学知识和学说,而且似乎更逐步地成为凝注在国人心中的一个基本信念。皇帝教化臣民尊认自己为“天子”,告诉臣民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奉天承运”,甚至历代有不少改朝换代者都要弄出点像“鱼腹丹书”或“篝火狐鸣”的“神话”来以示“天意”,而臣民也自然因“天意”而敬畏遵从,并内生出“依天命”的性格,天人合一思想自古以来就一直成了构筑和稳固中国历久的封建社会及政治体制的思想“软件”和“工具”。如此说来,在中国古典哲学、科学及文化发展的历史上,无论是皇帝还是御用文人,都一直关注和致力于将天人合一文化基因翻译表达为天意赋权的社会治理体制,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国人“依天命”的社会意识及其行为方式,而却忽视甚至丢失了其义蕴广远的科学要义。当今天重新温故天人合一思想的时候,我的心头不禁对此多少感到有几分的无奈和丝丝的悲凉!

论及天人合一的科学意义,应该说经典中医药学是在古代中国系统地将天人合一的文化基因翻译表达为科学的学科。大凡读过中医药学的人都知道,经典中医药学不仅将天人合一思想完美地阐释并发挥于医学之中,甚至使其成了其理论体系的“一块基石”。在经典中医药学看来,人之所以与天合一,是因为人体的生命运动与天地日月的运动“相参”“相应”的缘故,详尽地阐释了天人之所以合一的机制和缘由。由此,经典中医药学将人置于天地之间,建立了系统的天人相应理论,并用天人相应和取象思维的方法观察和认识人体,从而发现了一个与西方医学基于解剖学观察所认识到的人体完全不同的人体,并在这一“基石”上构建起了整个经典中医药学。

照此,“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与天同构、同律、同象和同数。同构是说天人具有相同或相类的结构,人体及其所有生命体的结构原本只不过是宇宙结构的映射,就如《灵枢·邪客》篇中岐伯向黄帝讲述“人身应天地”以至“人身小天地即此”那样。同律是说人体生命运动是有节律的,且这种节律与天地的运行节律相同步,就如“藏气法时”“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身形应九野”之类。与此同时,经典中医药学还发明了用以诊断天人同律状态的“五运六气”编码及算法。同数是说人体生命运动与天体的运行遵循相同或相似的数量关系,就如“五藏之气脉有常数”“五脏六腑应天道”之数以及“一万三千五百息五十营气脉之数”等,皆是人体生命运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例子。同象是说天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那些因“天精地形气通于人”而有的,虽居于内,却可见于外的“阴阳应象”。于是,由天人同构、同律、同数和同象,就构成了“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的天人相互作用系统和网络,而这种相互作用及网络运行的动力则是流行于天人之间的统一的气。人是什么?人居于天地气交之中,“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由之”,人即是天地合气之体,气合而形神俱则生长壮老,万物由之而生化收藏,“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其中的微旨要义给今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和研究空间。

重新忆起、学习并归纳经典中医药学的天人相应学说,常常让我联想和努力去搜索当今生命科学和天体科学的一些最新研究,并力图在脑海中将他们联系起来,其中有一些研究显得是如此的引人入胜。

20世纪晚近诞生的时间生物学研究使现代生物学家认识到生命运动节律与天体运行节律同步的重要性,并正在逐步揭示其同步或失同步的生物学机制及其病理学意义。几年前,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与医学家合作,采用医学核磁共振成像处理软件分析天文数据居然获得了令人意外的结果,由此他们推测人体的组织细胞结构与宇宙的星云结构是相似的,甚至还提出了“Astronomical Medicine”的新概念。无独有偶,另有一项来自西方的研究清晰的表明小鼠的脑细胞与宇宙星系有着极其相似的形态。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据来自英国《每日电讯》的报道,美国密西根的一名计算机程序员约翰·尼尔森利把美国宇航局“蓝色星球下一代”项目中一年十二个月内地球表面季节变化的卫星图像拼接起来形成GIF动画,并从中惊奇地发现了这些季节变化显示出与人的呼吸和心跳相一致的节律。地球居然具有像人一样的“呼吸”和“心跳”,这真是一个令人目瞪口呆和难以置信的结果,然更为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处在生物科学前沿的研究和现象与经典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理论之间日益呈现出来的相似性。

“在天人之间究竟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什么?”多少年来,这一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尽管也做过一些粗浅的研究,例如基于实验研究提出的关于在生命体和天体之间存在的光-melatonin生物信号转导周期网络的假说,但我觉得这一问题的“真谛”和“密码”是隐藏在这一相似性之中,且最终是要从其中去寻找的。

猜你喜欢

天人医药学节律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浅析唐朝敦煌壁画中天宫伎乐的表现形式
“通”的哲学
“天人”武松的另一面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