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床不同覆盖方式与密度对香樟播种育苗的影响

2015-04-02彭细妹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播种育苗生长量香樟

彭细妹

摘要 苗床不同覆盖方式与密度对香樟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苗床不同覆盖方式以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的发芽率最高,香樟种子发芽率达84.1%;苗木密度以株行距10 cm×10 cm较适宜,合格苗产量最高,达58.39万株/hm2。

关键词 香樟;播种育苗;密度;发芽率;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1-0166-02

Abstract The results o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over ways of seedbed and seedling density on Cinnamomum camphora(L.)J.Presl planting seedlings showed that grain husk+plastic small tunnel had the highest germination rate in different cover ways of seedbed.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Cinnamomum camphora(L.)J.Presl was 84.1%,seedling density in plant spacing 10 cm×10 cm was suitable,and qualified seedling production was the highest at 583 900 plants/hm2.

Key words Cinnamomum camphora(L.)J.Presl;sowing and seedling;density;germination rate;growth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J.Presl]又名樟树、芳樟、脑樟等,为樟科常绿高大乔木,是江南四大名木之一。香樟木材的材质优良,纹理美观,不变形,耐虫蛀,有香气,是一种很好的建筑和家具用材,民间常用来制作成家具、雕刻品、木制品和家庭装饰。樟树的树干和根可提炼樟脑、樟脑油(樟脑酊)、芳樟醇等,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疥疮顽癣、风火赤眼等症,在医药方面具有特殊用途。此外,香樟树干通直,树冠浓荫密布,树形优美,已成为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而且,香樟根系发达,萌芽力和抗逆性强,并能吸收硫、氟等多种有害气体,也是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混交造林树种之一[1-2]。目前,在香樟播种育苗方面,主要侧重于种子贮藏与处理、播种方法、施肥及不同品种幼苗生长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对种子播后苗床覆盖及苗木密度试验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3-7]。为此,特开展香樟不同覆盖方式与栽植密度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古田县林业局苗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9′13″,北纬 26°35′1″;交通便利,地势开阔、平坦,灌溉条件好,土壤为砂质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圃地及周边植物无检疫性病虫害感染。种子于2013年11月下旬在古田县境内四旁绿化的20~30年的香樟上采集,种子堆沤去皮后用多菌灵1 000倍液进行消毒,种子采用普通湿沙贮藏待播。

1.2 试验设计

1.2.1 苗床不同覆盖种子发芽率试验。以株行距10 cm×10 cm进行播种,覆盖黄心土后,在苗床采用不同覆盖方式,并考察发芽率。试验参照相关研究[8-10]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3个处理,分别为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A1),稻草切碎覆盖,厚度以不见畦面黄心土为宜(A2),以不覆盖作对照(CK)。3个处理的面积分别为22、26、21 m2。

1.2.2 不同播种密度试验。苗床覆盖方式采用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采用催芽露白的种子播种,设3个不同密度处理,分别为8 cm×8 cm(B1)、10 cm×10 cm(B2)、10 cm×15 cm(B3),对比不同播种密度下香樟苗木的生长效果。3个处理的面积分别为121、126、133 m2。

1.3 试验实施

于2013年12月下旬进行整地翻晒、施基肥,做苗床;苗床土壤用多菌灵500倍液浇灌消毒。于2014年3月上旬种子露白时播种,采用浅沟(深1.5~2.0 cm)点播,播后覆盖黄心土1.5~2.0 cm。苗期管理技术措施:塑料小拱棚在开始出苗时,打开棚口通风换气,苗出齐后拆除,谷皮、稻草留在苗床防杂草、保湿,并搭盖遮阳网对幼苗进行遮荫,约45 d后拆除遮阳网,进行全光育苗。在幼苗期,及时防除杂草,追肥控制好浓度,以0.3%~0.5%为宜,由稀渐浓,量少次多;苗木速生期可适当加大追肥用量和浓度;9月上旬后停止施肥,促进苗木木质化;此外,还应进行中耕除草、培土、灌溉、防涝防旱、病虫害防治等。

1.4 调查及统计分析

幼苗出齐后,在株行距10 cm×10 cm的苗床上设置样方,按不同播种密度处理,每个处理随机抽取3个样方进行调查,分别调查300粒种子的发芽率。于2011年12月上旬,进行苗木质量与生长指标调查[11],参照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517—2004。每个密度试验处理设置9个样方,规格为1 m×1 m,实测苗木的平均高度、平均地径等,并根据样方内平均水平选择误差±5%的标准株5株,进行根系的测定,包括≥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数、平均主根长等。试验数据采用DPS v7.55版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苗床覆盖方式对香樟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对苗床采取不同覆盖方式,香樟种子的发芽率不尽相同,为64.4%~84.1%。其中,处理A1的发芽率最高,达84.1%;处理A2稍低,为75.0%;CK最低,只有64.4%(表1)。对苗床不同覆盖的种子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差异极为显著(表2)。endprint

2.2 不同播种密度对香樟生长量的影响

由表3、表4可知,香樟不同苗木密度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均以处理B3最高,分别达112.1 cm、1.11 cm、40.5 cm、21.6条,平均苗高分别比处理B2、B1高出2.28%、29.90%,平均地径分别比处理B2、B1高出18.1%、70.8%,平均主根长度分别比处理B2、B1高出24.2%、51.1%,≥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比处理B2、B1高出49.0%、137.4%。不同苗木密度的合格苗率处理B3、B2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比处理B1分别高出94.1%、92.3%,达极显著水平;合格苗产量则以处理B2最高,达58.39万株/hm2,分别比处理B3、B1高出48.6%、23.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

(1)对苗床采用不同的覆盖方式可以极显著地影响香樟种子发芽率。以苗床覆盖以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的最高,达84.1%,稻草覆盖稍低,为75.0%,苗床不覆盖最低,仅64.4%。由此说明,在苗床上用谷皮覆盖并且搭建塑料小拱棚,有助于苗床的保温保湿,从而显著提高香樟种子的发芽率。

(2)不同播种密度对香樟一年生苗的生长量、苗木质量的影响极为显著。较稀的密度虽然生长量也相应提高,但株数少,合格苗产量低,而较大的密度则苗木质量差,苗木合格率较低,合格苗产量也较低;试验表明,苗木密度以株行距10 cm×10 cm较适宜,合格苗产量最高,达58.39万株/hm2,分别比株行距10 cm×15 cm、8 cm×8 cm高出48.6%、23.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4 参考文献

[1] 李振华,温强,戴小英,等.樟树资源利用现状与展望[J].江西林业科技,2007(6):30-33,36.

[2] 王万喜,贾德华.香樟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7(4):144-145.

[3] 余昌元.香樟不同育苗方法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19,223.

[4] 晏增,马永涛,罗晓雅,等.香樟的几种繁殖技术[J].河南林业科技,2012(4):76-79.

[5] 董必慧,蔡学礼.樟树播种育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6):2313-2314.

[6] 梁机,王志勇,覃鹄,等.不同贮藏和浸种方式对香樟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6):3231-3233.

[7] 刘德良,王楚正.几种樟树育苗及幼苗生长特性观察[J].经济林研究,2003,21(1):25-28.

[8] 黄素梅.种子覆盖和密度对山杜英播种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资源管理,2013(3):122-124.

[9] 吴善群.桤木种子不同覆盖方式和密度对播种苗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68-169.

[10] 林晓芳.乌桕不同密度播种育苗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5):172-173.

[11] DB35/T517—200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S].福州: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播种育苗生长量香樟
包扎方式对核桃枝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江南的香樟
香樟 香樟
香樟树,樟树香
无公害小辣椒在唐河县的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后一年间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