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木耳短棒栽培管理技术

2015-04-02姚方杰张友民鲁丽鑫

食药用菌 2015年6期
关键词:原基日光黑木耳

姚方杰 张友民鲁丽鑫 方 明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 130118)

白木耳短棒栽培管理技术

姚方杰 张友民*鲁丽鑫 方 明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 130118)

白木耳;短棒;栽培;配方;工厂;大棚

白木耳为木耳属(Auricularia)的食用菌,常见来源于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或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亚种的野生菌株及白化菌株(关于白木耳种质来源另文发表)。在近几年的白木耳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过程中,参照黑木耳栽培方法,组合集成了塑料薄膜大棚、遮阴大棚、工厂及全日光(露地)等4种栽培模式。以下概述各栽培模式的关键管理技术。

1 栽培季节

1.1 全日光(露地)栽培模式[1]

全日光栽培虽然不需搭建大棚,管理简单,不容易发生病虫害和杂菌,但是耳片颜色发黄且较硬,是否应用这种栽培模式应根据市场要求决定。

全日光栽培吉林省春茬大约2月中下旬接种制袋,4月中下旬开始催芽出耳,大茬栽培9月下旬到10月初采收结束。如要进行秋茬栽培,则应在7月中下旬提前采收完毕,以空出场地。

秋茬6月上中旬接种制袋,7月中下旬直接下地出耳,不进行催芽,9月下旬到10月初采收结束。

1.2 塑料薄膜大棚栽培模式

大棚规格参照黑木耳栽培大棚,高2.2~3.5米,宽6~10米,骨架坚固便于挂袋。在棚内挂遮阳网,既能遮光,又会使太阳光进入棚内起到增温作用。

春茬大约1月中下旬接种制袋,3月中下旬开始催芽出耳,大茬栽培10月上中旬采收结束。如要倒地进行秋茬栽培,则应在7月上中旬采收完毕。塑料薄膜大棚栽培一般分成春秋两茬。

秋茬6月上旬接种制袋,7月中旬直接大棚出耳,不进行催芽,10月上中旬采收结束。

1.3 遮荫大棚栽培模式

栽培季节与全日光(露地)栽培模式基本相同。

1.4 工厂化栽培模式

工厂化栽培模式可周年进行。

上述各种栽培模式,在其他地区可借鉴黑木耳栽培经验,开始接种制袋时间可比黑木耳早50~60天(发菌所需时间)。

2 菌种生产

全日光(露地)栽培与塑料大棚栽培的菌种生产技术相同。母种采用常规PDA培养基,25 ℃下避光培养10~15 天。

原种基质配方为阔叶树木屑80%、麸皮20%,另加石膏l%、石灰1%,25 ℃下避光培养35~40天。栽培种基质配方与原种相同,但是一般可以直接采用原种接种栽培袋,不再扩繁栽培种。

保藏种最好不用PDA培养基保藏,而应用阔叶木屑90%、麸皮9.7%、葡萄搪0.1%、磷酸二氢钾0.1%、氯化钙0.05%、硫酸镁0.05%配成的培养基,含水量60%~65%,装于试管中,灭菌后接种置于24 ℃下培养15 天,于4 ℃冰箱保藏较好。

3 制袋与发菌管理

基质配方为阔叶树木屑85%,稻糠13%,白灰1%,石膏1%,含水量60%。采用17×33(厘米)的聚丙烯折角袋,每袋装干料0.5千克,熟料栽培。避光培养50~60天,温度25~28 ℃,湿度65%~70%。菌丝满袋后熟1周,用散射光照刺激菌袋,使形成原基。

4 划口催芽

后熟菌袋划口催芽,适宜“V”形口和“小孔”出耳,在室内或者室外进行塑料薄膜、草帘覆盖保湿催芽,出耳口(原基)上要避免滴水,8~10天形成原基[2]。秋茬不用催芽,直接进行出耳管理。

5 出耳管理

5.1 全日光(露地)与遮阴大棚栽培模式

做畦覆膜后,按照每亩1万~1.2万袋摆在畦面上出耳,架设喷雾系统。出现耳芽以后早晚喷雾,干湿交替,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85%[2]。

遮荫大棚在摆袋之前,提早覆盖遮阳网。其他管理同全日光(露地)栽培模式。

5.2 塑料薄膜大棚栽培模式

可在催芽后挂袋或直接在大棚内挂袋催芽。用塑料绳吊挂在大棚顶架上,3根绳两头系好,套进菌袋,每串8~10袋,两袋之间用钢丝或者塑料环进行隔离固定。底层的栽培袋底部距离地面约0.2~0.5米。每平方米挂袋80~100袋,每隔4行设置一个作业道。

架设喷雾系统,早晚喷雾,湿度80%~85%,以早晚袋上着雾滴但不滴落为最大喷水量。棚内温度15~25 ℃,超过25 ℃开始通风。发现污染袋,及时撤换,防止成串传染。

每潮耳采收后,整体卷起大棚塑料薄膜,晒袋3~5天,防止污染发生,促进原基形成。5.3 工厂化栽培模式

催芽后,在栽培架上摆袋出耳,温度控制18~24 ℃,见干见湿管理,湿度不低于80%,提供散射光。干燥时原基和子实体容易变黄。从原基到耳片形成需要10~15天,从开片到子实体成熟需要7~10天。第一潮耳采收后停水3天,加强通风,促使菌丝恢复。经10~15天出现原基,开始出下潮耳。

6 采 收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开始变薄、内卷,未弹射孢子时,及时采收,一般采收4~5潮。采收后在自然光照下干燥。产品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

7 问题讨论

7.1 白木耳品质

白木耳较黑木耳背面绒毛多,中间层胶质含量少,采收太迟或者湿度过低(尤其全日光栽培)时,纤维含量高,质地硬。

7.2 白木耳出耳特性

野生白木耳出耳有单生,有丛生。人工栽培,划“小孔”出耳,基本为单生;划“V”形口出耳,多为丛生,耳基极小,撕片晾晒时不会形成多余耳基,且管理方便。

7.3 白木耳的长棒栽培

黑木耳有短棒和长棒两种栽培方式,白木耳也可以采用长棒栽培,方法参照黑木耳栽培[3]。

7.4 白木耳发展前景

随着“北耳南扩”产业战略的实施,黑木耳快速提升为我国第3大食用菌品种,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4]。在黑木耳生产、消费热潮基础上,推测白木耳也容易被市场接受,开发前景广阔。

现今食用菌行业对白木耳比较关注,吉林农业大学还审定了“玉木耳”品种,但因其人工栽培刚起步,对遗传基础、育种技术、栽培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有限,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拟将白木耳遗传育种作为“十三五”的研究任务之一,可参照黑木耳的形态发育、种质资源分类、定向育种及草腐化等的研究成果[5~9],开展研究工作,以期为白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1] 姚方杰, 边银丙. 图说黑木耳关键栽培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1-75.

[2] 陈影, 姚方杰, 刘桂娟. 黑木耳代用料栽培的注意事项与建议[J]. 中国食用菌, 2010, 29(2): 55-58.

[3] 姚方杰, 张友民, 陈影. 我国黑木耳两种主栽模式浅析

[J].食药用菌, 2011, 19(3): 38-39.

[4] 姚方杰. “北耳南扩”的喜与忧[J]. 中国食用菌, 2012,31(1): 61-62.

[5] 陈影, 姚方杰, 张友民, 等. 木耳栽培种质资源的数量分类研究[J]. 菌物学报, 2014, 33(5): 984-996.

[6] 方明, 姚方杰, 王晓娥, 等. 木耳新品种‘吉黑2号’[J].园艺学报, 2013, 40(6): 1215-1216.

[7] 张鹏, 姚方杰, 王立军. 黑木耳形态发育研究的概述[J].北方园艺, 2011, 4: 185-187.

[8] 王晓娥, 姚方杰, 张友民, 等. 木耳属菌株ITS序列作为天NA条形码的可行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41(7): 111-114.

[9] 姚方杰, 张友民, 鲁丽鑫, 等. 黑木耳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菌物研究, 2015, 13(3): 129-132.

S646

B

2095-0934(2015)06-382-03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o.CARS 24)

姚方杰(1965—),女,研究生,教授,主要从事食用菌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研究。E-mail:yaofj@aliyun.com*

猜你喜欢

原基日光黑木耳
随日光衰老的石像
德江黑木耳
基于群体Parrondo博弈的根分枝建模方法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翅原基生长分化的影响
Evaluation on formation 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primordium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conditions by computer vision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晒书日光香
北京地区三个日本晚樱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的比较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