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农业文献翻译

2015-04-02黄建玲

关键词:译者译文交际

□黄建玲



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农业文献翻译

□黄建玲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农业文献的翻译及其研究相对滞后,这不仅影响了研究生英语教学,更阻滞了农业院校研究生专业科研的发展提高。始于我国本世纪初的生态翻译学为农业文献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的整体观,从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三维探讨农业文献翻译,为农业院校研究生及从事农业科研的学者、翻译者提供借鉴与启发。

农业文献;翻译;生态翻译学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学科是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随着农业科研的迅猛发展,与国际同行间交流也日益频繁。不论向国际同行介绍最新科研成果,还是学习、引进先进的科研技术,这种双向的交流都离不开对农业文本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因此,对农业文献翻译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但很多文本的翻译不尽人意,且目前相关研究还处在译界的边缘,这不仅影响了研究生英语教学,更阻滞了农业院校研究生专业科研的发展提高。始于我国本世纪初的生态翻译学不仅是对传统翻译观的一个重大突破,也为农业文献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的整体观,从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三维探讨农业文献翻译,旨在为农业院校研究生及从事农业科研的学者、翻译者提供借鉴与启发,并抛砖引玉,促进本领域的发展。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探讨翻译活动的哲学理据和可行性。根据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研究,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并对译文作出选择的过程”。具体特征:一是“适应”: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即天择;二是“选择”,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

译文的选择,即人择, 翻译过程便是从天择到人择的转换过程,而译者处于中心位置。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和译品都要适应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适者生存,汰弱留强,译者对翻译整体生态环境进行“多维度”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最终累计结果便是最佳翻译(胡庚申, 2010,4;2011,2)。

生态翻译学的整体主义观超越了传统的语境(context)概念,突破性地将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等因素涵盖在翻译生态环境综合体内, 印证了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胡庚申,2010,4)。农业文献是对人类在自然生态中活动的描述,因此,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探讨农业文献的翻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农业文献翻译

广义讲,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农业文献是以农业科研为内容,包括学术专著、期刊、综述、论文及摘要、研究报告等等,其读者主要是具有农业专业知识、从事于农业或相关学科研究的学者、专家或翻译工作者。农业文献具有科技文体客观准确、规范简洁的总体特征。但是,农业文献英汉翻译涉及分属不同语言类型和语言系统的英汉两种语言,它们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根据生态翻译学的整体主义观,最佳翻译是对生态翻译整体环境做出的“多维度”的适应和选择,而具体翻译方法则集中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的适应性的选择(胡庚申,2006,3)。农业文献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不仅包括语言(英汉),还包括农科类专业知识,同时也包括从事农业科研的专家、学者、译者以及他们各自所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如社会、地理、历史、价值取向等等多维因素。为此,本文以下从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对农业文献翻译实施生态翻译学分析。文中举例来源于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田玉丰,1993,2008; 陈世勇,1996,6)及作者实践积累。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农业文本的整体生态环境中,译者对语言维适应与选择体现在词、句及语篇、语体不同层级的适应与选择。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科学术语,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且术语的翻译永远是个难题(张美芳,2005:18)。农业文本中的术语词汇大多数是用来描述、定义农业作物、产品、农药、试验试剂等的名词,属专用名词,专业性强,词义具有单一性。因此,译者应以此确定专业术语翻译的生态环境,从专业的视角,把握其科学性和学术内涵。同时遵循“约定俗成”,按照专业行文规范做出适应性的选择。如术语“高山植物”、“食草动物”的专业英文为alpine plants、herbivorous animal。如果直译为high-mountainous plants、grass-eating animals,仅适应于一般科普性文本生态环境,但在以农业为学术专业的生态环境内,就被视为外行话,易使读者产生不信任感。再如术语“不育起点温度”是我国发现作物不育现象后创造的新名词,为符合英美相关科技论文行文习惯,必须英译为critical sterility temperature,若直译sterility start temperature,不符合外国学者心理认知,就难以被接受。新兴的“观光农业”,参考国外文献译为Agritourism或Rural tourism。如果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译成sightseeing agriculture,外宾会莫名其妙。术语seed-set rate与fruit-set rate表示同样语义“结实率”,但前者属于作物学范畴,而后者则属于果树学。以上实例表明,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对进行农业术语的翻译器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翻译生态环境,才能准确传达学术内涵,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否则,一名误立,可造成相当严重的学术后果(辜正坤,1998,6)。

农科中大多英语名称术语是来自拉丁语或希腊语,以避免歧义,最大限度地保证文体意义的确定性,但行文冗长繁琐,不便交流,不符合农科文体简洁规范、言简意赅的修辞原则,也违背了语言经济学“尽量简缩”(Reduce where possible)的原则(黄建玲,2012,3)。为此,译者常采用缩略策略。如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是一农药杀虫剂,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实践中常简略为“DDT”或“滴滴涕”,即简捷明快,又形神兼备,也便于交流。在表达动物的雌雄时,一般避免使用male、female,多采用专门英语术语名称,如:公畜-母畜sire-dams;公猪-母猪boar-sows;公牛—母牛bull-cows;公羊-母羊-阉羊surname-ewe—wether。如此表达,简炼且专业性强,也实现了语言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简洁规范地表达也是文献标题的语言生态特征。众所周知,文献标题是全文缩影,是对研究范围、深度的高度概括,同时兼有吸引读者注意力、便于文献检索、追踪的作用。根据题目的这一生态翻译学要求,译文应力求准确、简炼、清晰,达到一目了然、很快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效果,表达时多用短语少用句子以减少用字,一般不超过12字为宜。否则,题目会繁琐冗长,受众会因难以迅速把握题目中心而失去对整文的阅读兴趣。参看下面汉语题目的英译:

1)锰在高等植物细胞代谢中作用的研究 a.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Manganese in Cell Metabolism of Higher Plants b. Manganese in Cell Metabolism of Higher Plants c. Higher Plants. Manganese in Cell Metabolism

三译文基本上都达到了题目信息交际的目标,但语言维适应度不同。a译因有多余成分(AStudy of the Effect of…)用词较多,拖沓,且重要信息(Manganese)不突出,不能吸引读者注意力,不符合该题目的生态翻译环境。由此也印证了期刊征稿要求:题目译文慎用A(n) Study/Analysis of….等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汇。b译则省去多余表达,简明扼要,中心突出,语言维的适应度较高;c译则在b译的基础上,采用分译,即将Higher Plants提前,并用句号前后隔离,这样既突出了重要信息,也易引起对高等植物研究感兴趣的受众的关注,同时也方便检索。因此,c译是多维度的最佳适应性选择,可谓“好题半文”。

2.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生态翻译环境中农业文本翻译的核心任务是农业信息的准确转达。因此,译者不仅实现语言维的适应与转换,更重要的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的转换,实现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根据Newmark,农业文本属于信息性文本(informative text),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业科研信息。谭载喜强调,任何信息如果不起交际作用,都是毫无用处的。实践中,译者应严格以原文农业科研信息为典型要件,从本专业的生态视角准确把握文献内涵、内在逻辑,再以目的语农业生态环境身份确定适合的译文,达到译文与原文在信息内容、逻辑关系上的最近似的等值、相符,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2)这些樱桃太小, 还不能结果。原译 These cherry trees are too small to fruit.

从农业生态学逻辑分析,有些樱桃树如盆景樱桃,虽然形体小,但只要到了年龄,同样能开花结果。以此判断,原文典型要件中“太小”是指年龄而非形体,适合的英文是young而非small(指形体小而非年龄小)。显然,原译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吃透原文内涵及前后逻辑关系,导致译文南辕北辙,不符合目的语翻译生态环境,未到达交际维目的。

3) Positive correla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between the leaching of sugars and electrolytes from the seed and loss of seed viability. However, attempts have not been made to look for other compounds, such as nucleic acid, nucleotides and phenols, which leach out from the seed upon imbibition and have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spectra.原译 据报道, 种子的糖和电解质渗出量与种子存活力的降低呈正相关。然而, 关于核酸、核甘酸及酚类物质等其他成分的试验尚未见报道, 这些物质也是从种子中浸出的主要成分, 并具特定的吸收光谱。

乍一看,译文似乎是与原文信息相符且通顺,但本专业的读者很容易觉察译文中的严重错误,“关于核酸的试验”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早已有大量报道, 而不是“尚未见报道”,从而造成翻译的交际意图失真,与译文读者的专业认知不符。鉴于此,结合前后逻辑关系,本句翻译修改如下:已有报道证明, 种子所含糖类和电解质的渗出量与种子活力衰减程度呈正相关。但对于受浸种子中有特异性吸收光谱的各种核酸、核苷酸及酸类等其他物质的渗出量与种子活力衰减程度的关系, 却尚无人计划探究。

由此,农业文献的译者必须置身于农业学术专业的生态翻译环境,并对本学科发展有较强的敏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心理期望。然而,生态翻译学的整体观要求,科研信息的转换也要顾及原文作者的利益。因为科技信息的交流有时涉及行业保密、作者利益保护等问题,这是科研信息交流的特殊性,属行业惯例,也是专业译者必备的常识。如下句翻译:

4)用塑料袋小包(500克),内加一小包(10克)CF-1 复合保鲜剂,显著延长了猕猴桃果实的储藏寿命。 Packing Kiwi fruit in small plastic bags, 500g each, into which is put a pouch of 10g CF-1, a preserving complex prepared by the author, evidently prolonged the storage life.

原句中“CF-1”,属作者自配保鲜剂,在未取得保护权时,本着尊重作者权利的原则,译文给予适当注释prepared by the author,是符合学术信息交流生态环境的优化选择。

3.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生态翻译学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跨文化的转换。方梦之也指出,翻译就是翻译文化(2008: 34)。进行农业科技信息转换也应充分考虑文化元素的影响。农业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精粹和浓缩,农业文化渗透到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技信息的传播。东西方国家在农业发展历史、生产方式、文化理念、意识形态上都存在差异。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农业文化历史,以农桑为主;而西方国家则崇商经济,以农牧为主,社会文明与科学颇受宗教文化影响,神话色彩浓厚,影响深远,渗透到了生活习俗、政治信仰、甚至科研领域。信息转换时,这些不同的农业文化必然发生冲突和碰撞,介入译者的思维判断和语言选择,阻碍农业信息顺畅交流。根据生态翻译学,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主体性的一方面,应关注英汉文化元素的不同,采用恰当方式,如延伸、补注、转换等翻译策略,尽力减免文化冲突和碰撞,适应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实现文化内涵的传递。

5)Is cloning technology becoming the sword of Damocles to human beings? a.对于人类,克隆技术是否正成为一柄达摩克利斯剑呢? b.克隆技术是否正成为人类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呢?

例句原文中the sword of Damocles是一希腊神话故事,表示时刻存在的危险或到来的杀身之祸,以此来比喻农业生物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恐惧。两译文中,a译单从语言维对这一神话故事进行转换,忽视了译语读者对此源语文化信息的空缺,给译语读者造成理解障碍,从而未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b译通过对此神话故事作适当引申释意,引出“达摩克利斯剑”及其寓意“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准确地向译文读者传达了原文所隐含的信息,即农业生物克隆技术时刻威胁着人类安全。译文简练得体,形象鲜明生动。因此,译文从语言维、文化维做到适应性选择与转换,确保了交际信息的准确转达。有时,由于生态翻译环境的不同,相同的文化元素需要采取不同翻译策略。见下面三例句。

6)一般都知道“雨前”茶的质量最好。It is commonly known that the tea picked up before April 21 is best in quality.

7)为指导农业生产,我国古人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To guid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inese ancients have divided a solar calendar year into 24 solar terms, such as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from Feb.3 to17), Rain Water (from Feb.19 to Mar. 4)….

8)中国有句古语: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An old Chinese saying states that the best suitable time for sowing winter wheat is Cold Dew, from 8 to 9 Oct., while it is too early at the end of Autumnal Equinox(Otc. 7 backwards), or too late at the beginning of Frost's Descent (Otc. 23 onward).

三例句都涉及同样文化元素:节气,但由于生态翻译环境不同,翻译策略不同。首先,例句都涉及节气是我国特有的农业文化元素,代表着我国深厚的农业文化积淀。所谓节气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并以农谚形式广为流传至今,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由于节气日期属我国古代历法中阳历范畴,每年日期略有不同。另外,我国的阳历与世界通用公历基本对应,这为翻译提供了便利。由于大多数西方读者对节气划分毫无概念,也难以理解。为此,译者可采取转换方式,将节气名直接转换成相应的节气日期,实现翻译的主要任务即科技信息的转换,如例句6)中“雨前”译为before April 21。有时涉及二十四节气本身或农谚,此时需要适当文化信息注释,或引申注释,如例句7)中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译为:divided a solar calendar year into 24 solar terms,或直译注释,如例句7)、8)中各节气的翻译:如立春译为the Beginning of Spring (from Feb.3 to17),寒露为Cold Dew, from 8 to 9Oct.,等等。这种通过直译加注释的翻译,实现了科技信息翻译的交际目的,融语言、文化、交际三维于一体,达到生态翻译中多维因素的适应性选择,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农业文化间的交流。鉴于24节气在我国农业科技中的作用,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梁实秋1977),将二十四节气英译及相应开始时间列表1如下,以供参考。

此外,政治形势也是农业科技文献翻译不可忽略文化因素,其翻译原则是翻译应服从政治,也要内外有别(方梦之,范武邱,2008: 33)。

9)中国面临外患的同时,又因人口大增和耕地不足,引发社会动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次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次历史上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3000万人为之付出生命。

While facing foreign pressures, China was also weakened by social unrest which resulted from a great increase in population and inadequate farmland. This led to peasants uprisings. The most serious one was the Tianping Rebelling, led by Hong Xiuquan. The rebellion wa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unrest in history, taking as many as 30 million lives.

译文对我国农民起义运用了不同内涵的词,概述时用中性词uprisings,特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则用了贬义词rebelling(叛乱,造反),及修饰词 serious(严重的), destructive(破坏性的),由此可看出译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是否定的,而这正符合我国普遍持有的政治观点。另外,中国“面临外患”不是直译为facing foreign aggressions,而是委婉翻译facing foreign pressures,从而避免了对我国的国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可见,农业文献的翻译不可忽略文化元素的影响,正如Nida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门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四、结语

综上,农业文献翻译应从语言、交际、文化三维符合翻译生态环境并做出适应性的选择。为此,农业文献的译者应具备以下素养,第一,语言素养,通晓运用科技文献中汉英两种语言、翻译技能、理论;第二,专业素养,拥有必备的农业专业知识及农业科技发展的敏感;第三,文化素养,具备较高的文化底蕴与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及对政治背景的准确判断。但根据生态翻译学“译者中心”论,农业文献的译者还应注重培养认真负责、考据求证、严谨科学的译风。只有这样,农业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或翻译者,在农业文献生态翻译的整体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中心、主体性作用,与“多维”元素和谐共存。

[1]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Hu, Gengshen Translattology [J]. Perspective: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4.

[3]陈世勇.农业科技英语汉译过程的逻辑分析与形象思维[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6,(6).

[4]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中国翻译 1998,(6).

[5]胡庚申.例示“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3).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2 .

[7]胡庚申.翻译生态 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上海翻译,2010,(4).

[8]黄建玲.国际学术交流会议ppt演示稿的语用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2,(4).

[9]黄建玲.经济原则视域下的科技论文的语言特色与写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2,(3).

[10]方梦之,范武邱.科技翻译教程[M].2008: 34.

[10]梁实秋.远东英汉大字典[M].1977.

[11]田玉丰.农业科技汉译英指南[ 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1993,2008.

[12]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18.

[13]汉典.http://www.zdic.net/appendix/f2.htm.

2014-08-29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DYY12015)。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黄建玲(1963- ),女,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

H059

A

1008-8091(2015)01-0107-06

猜你喜欢

译者译文交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情景交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交际羊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