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综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0例疗效观察

2015-03-31刘小勇刘哲彰刘哲思唐晓荣

医学信息 2015年5期
关键词:辨证分型寻常型银屑病

刘小勇 刘哲彰 刘哲思 唐晓荣

摘要:目的 通过辩证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药综合的临床治疗,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型辨治,自拟内服克银Ⅰ号、Ⅱ号及Ⅲ号;药浴克银Ⅰ号;外用擦剂克银Ⅰ号及Ⅱ号,对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之。结果 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药综合治疗:辨证分型:自拟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干癣"等名称,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顽症,以青壮年较多,四季均能发生,但大多冬重夏轻,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收治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2~60岁;病程1~20年,按其病程临床可分三期;进行期、稳定期、消退期。

寻常型银屑病分为:①血热症:相当于进行期,其表现为发病急速,皮损鲜红,皮疹不断出现,大都呈滴点状,基底潮红,鳞屑较多,易于剥离,筛状出血点明显,瘙痒明显,常伴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②血燥症:相当于稳定期,其表现缠绵难愈,皮损久不消退或部分消退,新皮疹较少出现,皮疹多为混合状,斑状或环状,颜色红褐或淡红,干燥易裂,上覆或薄或厚银白色干燥鳞屑,不易脱落。剥离后出血点不明显。瘙痒或痒不甚,常伴心烦口干,口干不多饮,大便干,舌质红或淡,少津、苔薄白、脉沉缓或沉细;③血瘀症:相当于消退期,其表现病程较长,皮损较厚,大多融合成斑块,有明显的浸润,色紫暗或暗红,上覆较厚的干燥性鳞屑,不易脱落。尚留有色素沉着斑或色素减退斑,新皮疹极少出现,时有瘙痒,常伴面色晦暗,口唇青紫,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暗红,或见瘀点,苔薄白或黄,脉涩。

1.2方法

1.2.1内治法 血热症: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自拟克银Ⅰ号方加减。方药:土茯苓30g、生槐花15g、赤芍15g、白鲜皮20g、白茅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生地30g、板蓝根20 g、丹参15g、鸡血藤30g、地肤子10g、紫草12g、1剂/d,水煎服,疗程为3个月。

血燥症:治宜养血润肤,滋阴润燥为主,自拟克银Ⅱ号方加减。方药:当归15g、丹参20g、何首乌15g、生地30g、鸡血藤30g、土茯苓20g、白鲜皮20g、麦冬15g、石斛15g、天花粉15g、蜂房15g、赤芍12g,1剂/d,水煎服,疗程为3个月。

血瘀症: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散结为主,自拟克银Ⅲ号方加减。方药:熟地20g、当归15g、赤芍12g、丹参15g、白鲜皮15g、土茯苓20g、桃仁10g、红花10g、白芍15g、乌蛇10g、鸡血藤30g,1剂/d,水煎服,疗程为3个月。

1.2.2外治法

1.2.2.1自拟中药外洗克银汤。基础方药:侧柏叶50g、当归30g、白鲜皮30g、皂角刺30g、夜交藤50g、辨证加减:血热型加:大青叶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马齿苋30g、血燥型加地肤子30g、苦参30g、何首乌30g、生地30g、虎杖30g。血瘀型加牡丹皮30g、桃仁15g、红花15g、白及30g、生艾叶30g。加水适量水煎外洗或熏蒸或药浴,隔日或1次/d,疗程为3个月。

1.2.2.2自拟中药外涂克银Ⅰ号,方药:白鲜皮10g、白头翁10g、苦参10g、蛇床子10g、白芷10g、百部10g、防风10g、冰片10g用75%酒精浸泡7d过滤备用。酌情外涂患处,以愈为度,2次/d;外涂克银Ⅱ号,方法:槐花10g、何首乌10g、蛇床子10g、地肤子10g、生地10g、生甘草10g、当归10g、苦参10g、丹皮10g、生甘草10g、黑芝麻10g、黄精10g、白鲜皮10g,将上药研粉过筛,用白凡士林为基质配成软膏,酌情外涂患处,2次/d。

1.3疗效标准 根据全国银屑病科研协作组近期疗效试行标准(1987)痊愈为皮疹消退>90%;显效为皮疹消退60%~90%;有效为皮疹消退30%~60%;无效为皮疹消退不足30%或无变化。

2 结果

经治50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陈某某,女,35岁,2011年10月7日就诊全身泛发红色皮疹,奇痒20余天,20余天前患者感冒后出现皮疹,当时未注意,误以为过敏,后来逐渐增多,经治无效来诊。症见:头发内,四肢,躯干部位大小不等的红色皮疹,表面附有较薄之银白色鳞屑,剥落后底面可见筛状出血点,鳞屑周围明显红晕,基底呈红色浸润,咽红,舌苔薄白,舌质微红,脉数,辨证为风盛血热型,方用内服克银1号方加减,药用:土茯苓30g、生槐花15g、赤芍15g、白鲜皮20g、白茅根30g、白花蛇舌草20g、生地30g、板蓝根20g、鸡血藤30g、地肤子10g、紫草12g,上方服7剂皮疹消失大半,瘙痒基本解除。白茅根减为15g、加当归15g、丹参15g、续服20剂,红斑、鳞屑全部消退。上述服药期间未给外用药。但配合外洗克银汤加减:方药:侧柏叶50g、当归30g、白鲜皮30g、皂角刺30g、夜交藤50g、蒲公英30g、大青叶30g、牙齿苋30g,煎水外洗,1次/d,共13次。

例2,患者,焦某某,男,60岁,2013年11月3日就诊双手臂,臀部,胫前非对称性红斑,脱白色鳞屑20年。患者20年前发现胫前几片红斑,瘙痒、脱屑,自行买膏剂外涂消退,次年春季原部位皮疹复发,肥厚,随之四肢、躯干臀部也出现类似斑片,经多方治疗稍有好转,但总体不理想,后服药期间又有胃痛,中断治疗。症见:双手臂、臀部、双胫前片状红斑,肥厚浸润,附白色鳞屑,成片脱落,抓痕明显,皮损增殖变硬,皮肤干燥无弹性。面色晦暗,舌质暗边有瘀点,脉涩,辨证为血瘀型,方用内服克银Ⅲ方加减。药用:熟地20g、当归15g、赤芍12g、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30g、土茯苓15g、白芍15g、白鲜皮15、鸟蛇10g、丹参15g,上方连服20剂,瘙痒好转,皮损无大明显变化,上方加三棱10g、莪术10g、白术10g后续服20剂,皮损变薄,舌边瘀点减少,再续服20剂,手臂、臀部红斑消退,胫前部仍有核桃样几片,上方加牛膝15g、僵蚕10g续服20剂,皮疹全部消退,上方去三棱、莪术,改桃仁9g、红花5g、加黄芪15g,续服10剂。上述服药期间配合外洗克银汤加减。药用:侧柏叶50g、当归30g、白鲜皮30g、皂角刺30g、夜交藤50g、牡丹皮30g、桃仁15g、红花15g、白及30g、生艾叶30g,煎水先熏后浴,隔日1次,共40次,同时配合外涂克银Ⅰ及Ⅱ号在皮损处交替外涂,各2次/d。

4 讨论与展望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表皮增殖,无传染,可遗传,临床以红斑、丘疹、鳞屑为主要特征,擦去鳞屑有点状出血的皮肤病,属于世界性疑难杂症,病程长,易反复,缠绵难愈,难于根治。寻常型银屑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银屑病,初始阶段因其发病原因复杂,病理机制不甚明了[1]。且控制不好容易泛发全身,诱发脓胞型银屑病,关节炎型银屑病。中医药认为此病外因"风热毒邪",内因"血热""血虚""血燥"为本病的基本病因,临床使用内服外治方法,通过中医辨证用药,内服、外洗、药熏、药浴、外涂药物等以减轻局部皮肤损害,达到改善临床目的。

由于银屑病的病因至今不明,这使得该病的治疗不可能单纯用一种或两种方法就能解决,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方法众多,方药丰富,给药途径灵活多样,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标本兼治,延长复发时间,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特点和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辨证分型寻常型银屑病
凉血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文献研究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肺癌辨证分型与病理标本色象相关性研究
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