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贺诗审美特征及影响

2015-03-31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李贺意象色彩

刘 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李贺诗审美特征及影响

刘 艺*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李贺诗意象奇诡、用字色彩鲜明,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李贺;意象;色彩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擅长运用奇幻的想象勾勒出奇丽的意境,人称为“小李白”,在其27年的短暂岁月里,创造了240余篇诗作。李贺诗歌作品构思新颖,想象丰富,善于铺陈设色,尤其以冷艳的笔调写景状物,以“红”“绿”“黑”等色彩鲜明的词语表现其幽冷凄怨的人生经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境界,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一、独特的审美特征

1.奇诡的意象

意象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1]意象是创作主体通过想象创造性的产物。诗人为了更生动形象表达自己的感受,会选取相近的独特的意象进行寄托。李贺诗歌的意象,包括“马”“露”“兰”等自然意象和“冷”“鬼”“哭”“啼”“泣”等感觉意象。例如《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全诗营造了幽然凄清的意境,以“老兔”“寒蟾”的泪水为意象比喻月光,玉轮似的月亮在水面上碾过,想象虚幻奇诡。接着又与仙女相遇谈话问话,以“马”为意象说明人世间的时间变化之快,沧海桑田的时间转换,构思奇妙,比喻新颖,以生动奇特的想象构造一幅生动盎然的遨游月宫仙境之景,体现了变幻诡谲的诗歌特色,开辟了中国古代诗歌前所未有的角度与意象。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以“芙蓉”“香兰”写箜篌的声音,嘈嘈杂杂,却又优美动听;带露的芙蓉,盛开的兰花都是优美而欢快的化身,诗人以一系列的意象来表达内心对于音乐的欣赏和自己的情思,仿佛自己与芙蓉香兰融为一体,也引导读者走进自然优美的境界之中,这种喻无尽之情于有限意象,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乐曲曲折而又明朗的特点。例如《苏小小墓》:

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冷翠烛”指鬼火,“冷”字写出诗人内心的感受。鬼气森森,凄风冷雨,把景与人融为一体,绮丽秾艳而又空灵飘渺。李贺诗比喻曲折,如《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云与水皆为流动之物,云如水流,亦如水之流而有声矣。李贺亦好用“啼”“泣”等字,如《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以眼睛入手,以带露的兰花象征,而“幽”字又在美中展现些微冷意,形神兼备,描绘出苏小小这一鬼魂的形象,又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2.用字色彩鲜明

李贺诗中,绿、白、红、紫,色彩浓烈,随处可见,完全不同于唐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特点。例如《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金色、胭脂紫、红色等鲜明浓艳,和黑色、秋色等交相辉映,各种新奇的色彩与形象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把战斗场景描绘得生动而逼真,展现了战斗场面的惨烈。又如《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首诗描写歌舞宴请场面,有声有色,以“红”“皓”等色彩鲜明的词语展现宴会中的极尽奢华,花瓣般如雨飘落,令人神晕目眩。再如《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全诗八句,叠用金、粉、琥珀、青等浓重鲜明的色彩表现暮春时节的春色,垂杨、残丝等各自以其被赋予的色彩,生动展现了一幅暮春之景。正可谓姜夔说:“意中有景,景中有意”,诗乃摹写情景,内在融情,外在显景,李贺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融情于景,展现奇崛含蓄的诗歌特色。

二、深远的影响

李贺作诗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旨在修辞设色,而诗的立意谋篇却居第二位。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人们对李贺诗的评价众说纷纭,清人毛先舒《诗辩坻》中云:“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唯李贺一人。设色秾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3]而李东阳在其《怀麓堂诗话》中指出李贺诗“有山节藻棁,而无梁栋”[4]117,认为李贺诗如同房子没有支柱,只注重在短柱上细致雕绘。黎二樵评点《昌谷集》,亦谓其“于章法不大理会”[4]117。乔鹤侪

《萝摩亭札记》卷四斥昌谷:“饾饤成文,其篇题宜著议论者,即无一句可采,才当在温岐之下。温犹能以意驭文藻,昌谷不能。”[4]117这些人都认为李贺诗注重辞藻而轻视章法结构。钱钟书先生评价较为客观,认为李贺诗只是在谋篇布局上不太讲究,和黎二樵的观点一致。即便如此,李贺诗独特的审美特征对后世诗歌创作却具有积极意义和较大影响。在后世佳作中,受李贺影响较大的要数李商隐,其所作《河内》《射鱼》《烧香》等篇,使用许多奇异谲诡的意象,使诗歌笼罩一层神奇的色彩,而像“水精眠梦”“青龙白虎”“十番红桐”“绿鸭回塘”“兽焰云母”“金虎含秋”等意象又渲染得色彩艳丽,营造出华丽奇幻的美妙世界,这与李贺诗具有相似的审美特征。除了诗歌,后世的魔幻小说中的意境塑造、人物形象虚拟,都与李贺诗的奇诡怪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3.

[2]李贺.李贺诗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1.

[3]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49.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责任编辑:惠人]

On Aesthetic Features and Influence of Poems by LI He

Liu Yi
(Literature Schoo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China 116021)

Li He’s poems are characteristic of strange images and vivid words,which have unique aesthetic features and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later poets.

Li He;image;color

I222.7

A

1008-388X(2015)03-0074-02

2015-07-08

刘艺(1995-),女,辽宁营口人。

猜你喜欢

李贺意象色彩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意象、形神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