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歌曲的伴奏设计与实例分析

2015-03-31苗凤君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毛驴音型和弦

苗凤君

(大连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儿童歌曲的伴奏设计与实例分析

苗凤君*

(大连教育学院学历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

幼儿教师要根据儿童歌曲的特点进行和声的编配与伴奏音型的选择,可以借鉴《小毛驴》歌曲的和声编配与伴奏音型的选择。

儿童歌曲;伴奏设计;实例

幼儿参加音乐活是为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幼儿教师要帮助幼儿把握儿童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使之能够独立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同时表达出歌曲不同的情绪。幼儿教师应该拓宽思路,将儿歌伴奏设计好,掌握良好的儿歌伴奏设计步骤,通过适当形式的儿童歌曲伴奏音型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一、儿童歌曲伴奏和声的编配与伴奏音型的选择

儿歌一般篇幅不大,结构简练,音域较窄,旋律起伏不大,节奏也比较规律,情绪上大多是比较活泼的。儿童歌曲的音乐结构大多数为一段体或二段体。一段体歌曲结构短小,音乐形象单一,情绪表达起伏不大,儿童歌曲整体上的声音效果简明、统一。

1.儿童歌曲伴奏的和声编配

为儿童歌曲配和声时,整体上要简明、统一,和声不宜起伏过大,不宜有强烈的对比。篇幅相对较大的二段体歌曲适合对比比较明显的和声,通常第一乐段的和声选择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形式,比较平稳,第二乐段在和声上通过加入下属和弦做一点小小的变化即可。少部分儿歌存在三段体结构,这样的歌曲通常在第二乐段对比发展后,第三乐段再现第一乐段的主题,同时通过在结束前一小节加上属七和弦做少量的发展变化即可。

为儿童歌曲编配和声时,应该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声变化不要太多,不能一味突出和声的丰富多彩,一般来说,编配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歌曲的和声编配宜简不宜繁,不宜出现大跳或者色彩差异大的和弦,基本上以正三和弦为主。

(2)在儿童对歌曲的曲调把握不是特别精准时,宜采用有旋律弹奏,尽量用右手完整弹奏歌曲的旋律,以便幼儿准确学唱歌曲的曲调,左手也尽量以八度音程为主,配合右手的旋律性,避免因加入变化太多的和声引起跑掉的现象。

(3)在儿童学唱歌曲旋律时,要尽量突出旋律主体,等到能够熟练演唱后,再加入和弦、变化音及经过音等手法来增加歌曲的情绪。

(4)儿童歌曲一般情况下很少用副三和弦,因为副三和弦大都是小三和弦,音色比较暗淡,忧郁,不符合儿歌的特点。

(5)伴奏和弦根据和声的选择及连接基本采用转位和弦,因为弹奏比较方便,尽量少用原位和弦。

2.儿童歌曲伴奏音型的选择

(1)伴奏音型的选择以简单、恰当为主,不宜选择特别复杂的伴奏织体,基本以柱式和弦、全分解、半分解为主。

(2)三种伴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歌词及段落的需要交替使用,例如儿歌《小树叶》,两段歌词内容完全不同,必须用两种不同的伴奏音型。

(3)当歌曲演唱比较熟练时适当辅以无旋律伴奏,这样更能体现和声的丰富性。较小年龄或学唱初期不适合无旋律伴奏,容易引起跑掉,儿童歌曲无旋律伴奏不能作为主要伴奏手法。

3.教学实践

选择伴奏类型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教学方法和伴奏音型。伴奏音型的选择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歌教学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结合乐曲的特点和幼儿实际,目标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歌曲风格。一次活动的教学方法不要过多,应设计好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预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保证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设计儿歌伴奏音型要围绕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一般歌唱、律动、舞蹈、乐器教学目标,可以选用一种伴奏音型;进行曲、舞蹈、抒情曲可选两种以上的伴奏音型;音乐感受、理解、想象、表达、展示等可以选择多种伴奏音型与目标配合,通过在原有伴奏音型基础上加以调整与变化,表现出不同的音乐色彩,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思考,促进发散思维。

二、儿童歌曲伴奏设计的实例分析

教唱一首新歌,要先对歌曲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再设计伴奏。具体设计可以遵循以下步骤:首先确定调式变化,就是检查整个乐曲是大调还是小调,是否有转调、离调,以及转调、离调的具体调性;然后找出该调的主和弦;最后根据每小节的旋律音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和弦连接。

《小毛驴》是深受小朋友喜爱,形象生动活泼的一首儿歌。其旋律流畅,易于上口,结构方整,节奏平稳。全曲由两个乐句组成,每句由两小节组成。以《小毛驴》为例,具体阐述儿童歌曲的伴奏设计及教学过程。

1.确定调性。一般情况下歌曲前有标注,如没有标注基本上看结束音,此首歌以do为结尾,故判断是C大调,如果结束音在fa上就判断为F大调,以此类推(个别民族歌曲除外)。

2.确定和弦。确定C大调后,就要找出该大调的主三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

3.选择每小节的和弦。选择和弦就是看每小节的主干音,如果以do、mi、so为主干音就选择主和弦,如果以so、xi、ra为主干音就选择用属和弦,如果是以fa、la、do为主干音就选择下属和弦,然后再根据Ⅰ—Ⅳ—Ⅴ—Ⅰ连接规律选择连接。

4.教学目标。(1)欣赏不同伴奏音型的乐曲(主要以柱式、半分解、全分解为主),表达对音乐的理解。(2)根据音乐变化,自主编配动作,开展活动。(3)体验活动的乐趣。

5.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对音乐的反映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因为音乐本身就是听觉艺术,因此在教学中大部分运用的是欣赏法、探究法和练习法。

(1)欣赏法:分别用半分解、低音与柱式、全分解伴奏音型演奏《小毛驴》,让幼儿先听、想小毛驴在干什么;然后说出不同伴奏音型下小毛驴在干什么,最后达到一致的理解。

(2)探究法:让幼儿为三种伴奏音型设计动作,每个人的动作可以不同,但动作表达的意思要经过其他幼儿的认可。

(3)练习法:按照老师伴奏的顺序将三种动作连接起来(个人表演自己设计的动作)。在熟练了三种动作和一种连接顺序后,开始游戏,老师改变伴奏音型的排序,让幼儿改变动作的连接,看谁连接的顺畅,同时体验活动的乐趣。

6.确定伴奏音型。不同的伴奏音型会给幼儿以不同的启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

(1)半分解伴奏音型:采用变化丰富的半分解伴奏音型,表现小毛驴的活泼、欢快,与主人嬉戏的场景。如在左手上加入短促的弹奏,可以使小毛驴活泼、欢快、嬉戏打闹的场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2)低音与柱式伴奏音型:采用低音与柱式相结合的伴奏音型,表现小毛驴的倔强、生气,同时将弹奏中的速度放慢,并引导幼儿低声歌唱,便可表现出小毛驴沉重的脚步拖着主人在路上行走的场景。

(3)全分解伴奏音型:采用全分解的伴奏音型,表现小毛驴温顺地与主人游戏、玩耍的场景。

[责任编辑:知然]

On Accompaniment Design and Case Analysis of Children’s Songs

MIAO Feng-jun
(Diploma Education Center,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China 116021)

Preschool teachers should compose harmony and choose accompaniment sound type in the light of features of children’s songs.They can use the harmonic composition and accompaniment sound type of the work“a little donkey”.

Children’s songs;accompaniment design;teaching practice

G613.5

A

1008-388X(2015)03-0072-02

2015-08-10

苗凤君(1963-),女,辽宁大连人,教授。

猜你喜欢

小毛驴音型和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骄傲的小毛驴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小毛驴找微笑
小毛驴驮大米
小毛驴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