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环四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应用

2015-03-31奚科研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三环导学建构

奚科研

(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辽宁大连116317)

“三环四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应用

奚科研*

(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辽宁大连116317)

“三环四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反馈建构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问引思、互问启思、师问深思、切问成思,实现学生以问促思,以思促学,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模式;内涵;应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把质疑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思考;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批评争论的习惯,交流合作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通过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总结出思想政治课堂上“三环四式”教学模式。

一、“三环四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环四式”教学模式,凸显两个词:三环、四式。三环,指的是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即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和反馈建构。四式,就是通过自问,引发思考;通过互问,启发思维;通过师问,深化思想;通过对问题的诊断和提炼,形成思想观念和思想主张。“三环四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反馈建构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问引思、互问启思、师问深思、切问成思,实现学生以问促思,以思促学,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模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落实教学内容(教什么、学什么)”和“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三环四式”教学模式,力图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会思考、会思辨的有思想的人,从而促进高效学习和健康发展。

二、“三环四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该模式的应用是以教师编写的“导学资料”为载体,通过“学习目标问题化”来培养学生问思能力。“三环四式”教学模式,虽然叫模式,却不模式化。它灵活、机动、开放,可以因课、因生而异,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该模式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学习内容特点和学习阶段特点,针对新授课、时政课、复习课、习题课等不同课型,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新授课《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说明“三环四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自主学习环节

本环节利用导学资料中的导学提纲和拓展性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思考,实现自问引思。《文化创新的途径》的导学提纲就是通过将教材中学习目标问题化,引导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问题包括“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等等。该课的拓展性阅读资料包括教师提供的八则文化创新案例,还包括学生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方式搜集的古今中外文化创新案例。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请任选一则案例,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该事例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开放性阅读资料和开放性问题,既能拓宽学生阅读面,有效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又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以问促思,以思促学。

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自主学习环节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主学习更强调教师的指导和组织。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自主学习不是学生的单边活动。自主学习既是学生阅读、提炼、归纳、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问题,进行问题再设计的过程。三是自主学习要因课而异,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要有不同的自主学习方式,新授课多为通读和提炼,复习课则需要精读和建构。

2.交流合作环节

交流合作环节中,师生就话题形成双向信息流,既有师生交流也有生生交流,实现互问启思和师问深思。如《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的交流合作环节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根据导学资料“《贵妃醉酒》的继承与创新”话题进行交流。教师首先播放“贵妃醉酒”的三种资料,包括梅兰芳版、交响京剧版、李玉刚版的图片和视频,要求学生简要分析它们的异同及创新之处;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三种资料的文字信息,并思考获得哪些信息,《贵妃醉酒》不同版本体现哪些继承与创新。这样设计不仅符合新课标“三贴近”原则,培养学生阅读提炼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还可以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果,为下一步启发、引导学生突破本课重难点问题“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作准备,实现课堂问题的自然生成。二是根据导学资料的第二则话题“我国的文化创造力”进行交流,首先学生阅读中国与美日在文化创造力方面的三则案例,并思考:①你获得哪些信息?②结合材料,请从“文化创新”角度,合理设计问题。在这个“设计问题”环节当中,采用“生问生答”和“师问生答”,这里的“师问”与“生问”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要对“生问”进行角度和层次的拓展与补充。教师可以在“生问”的基础上,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如下三个问题: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保护激活文化创造力,解决我国文化创造力缺失的问题?②你是如何看待材料中的“拿来主义”?③有人认为:我国文化不仅要“走出去”,更应该“走进去”。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这样设计有助于将学生深化思维,实现互问启思和师问深思。

3.反馈建构环节

本环节主要借助跟踪训练和自主建构,对学习中形成的“知识与思想”进行反思沉淀,实现切问成思。如《文化创新的途径》反馈建构环节采用评析解析案例方式设置问题,即 “中国将重新拍摄《花木兰》,对此网友们在采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是摒弃国外表现技术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导学生评析区别“守旧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反馈建构环节还可以采用检测训练方式。检测的问题设计与选择要少而精,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围绕教材的重难点问题和学生的共性问题等;问题要有梯度性和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步调的发展。检测还要关注共性问题的跟踪训练,可以让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自主编题,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借助于“三环四式”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和反馈建构的三个学习环节中,通过引导学生自问引思、互问启思、师问深思、切问成思,可以逐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以问促思,以思促学。

[责任编辑:惠人]

On Conno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Three Steps and Four Approaches”Teaching Mode

XI Ke-yan
(Changxing Island Senior High School,Dalian,China 116317)

“Three steps and four approaches”teaching mode mean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autonomous learning,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feedback construction,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ask themselves questions,ask each other questions,and teachers arouse students to think by asking questions,and teachers ask questions earnestly to help students think,thus realizing that students think by asking,learning by thinking,and cultivating students’question awareness and thinking ability.

teaching mode;connotation;application

G633

A

1008-388X(2015)03-0042-02

2015-07-08

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JG2014337)

奚科研(1981-),女,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三环导学建构
三环填数
银三环(千里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三环陶瓷小镇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