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8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研究

2015-03-31赵红

关键词:饮食护理临床效果糖尿病

赵红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治疗的38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7.11±0.72)mmol/l,(8.44±1.85)mmol/L,7.32%±0.69%,8.69%±0.25%,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医学界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71亿人为糖尿病,而我国就占2.8%左右,并且这种疾病出现上升趋势。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近年来,饮食护理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本院门诊治疗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来本院诊断、治疗的38例患者入院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将这些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本次调研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在59~84岁,平均年龄为(68.4±1.5)岁。患者均符合2010我国糖尿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患病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具体如下:入院后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实验组则进行饮食护理,具体如下:①降低糖摄入量。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患者在平时饮食过程中要降低脂肪的摄入量,摄入过多的脂肪会造成患者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平时饮食时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②多饮食食用鱼类、谷类、蔬菜。患者饮食结构中多饮食鱼类等能够抑制防治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③加强运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率[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x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s表示。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后症状不明显,患者治疗时需要长期用药。常规药物类型较多,如:磺酰脲类、肠促胰岛素等。这些药物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效果不好。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痛苦,增加患者饮食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饮食结构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它是指患者在平时饮食过程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过程中的比例,由于饮食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其饮食结构也不是一直不变的,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结构能够维持机体营养,能够有效预防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的发生等,使得患者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糖尿病预防过程中通过改善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3]。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4.7%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68.4%);实验组89.5%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饮食结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此外,患者在饮食合理情况下还应该加强自身运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合理的运动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与运动不足患者相比,其发生率明显要低。此外,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患者体内血糖等指标,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等。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吴雯等[4]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根据本人经验:糖尿病患者除了进行饮食护理外,还应该加强患者药物依从性,提高患者自身免疫,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柯,李峰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9):3589-3591.

[2]聂丽娟,薛慧娟,祝捷.社区护理干预对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1,11(3):44-47.

[3]沈琴华,高芷萍,陆晓燕.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A):29-31.

[4]吴雯,赵燕萍,刘军.社区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启示[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48):241.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治疗的38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7.11±0.72)mmol/l,(8.44±1.85)mmol/L,7.32%±0.69%,8.69%±0.25%,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医学界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71亿人为糖尿病,而我国就占2.8%左右,并且这种疾病出现上升趋势。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近年来,饮食护理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本院门诊治疗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来本院诊断、治疗的38例患者入院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将这些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本次调研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在59~84岁,平均年龄为(68.4±1.5)岁。患者均符合2010我国糖尿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患病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具体如下:入院后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实验组则进行饮食护理,具体如下:①降低糖摄入量。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患者在平时饮食过程中要降低脂肪的摄入量,摄入过多的脂肪会造成患者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平时饮食时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②多饮食食用鱼类、谷类、蔬菜。患者饮食结构中多饮食鱼类等能够抑制防治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③加强运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率[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x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s表示。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后症状不明显,患者治疗时需要长期用药。常规药物类型较多,如:磺酰脲类、肠促胰岛素等。这些药物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效果不好。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痛苦,增加患者饮食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饮食结构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它是指患者在平时饮食过程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过程中的比例,由于饮食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其饮食结构也不是一直不变的,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结构能够维持机体营养,能够有效预防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的发生等,使得患者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糖尿病预防过程中通过改善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3]。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4.7%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68.4%);实验组89.5%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饮食结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此外,患者在饮食合理情况下还应该加强自身运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合理的运动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与运动不足患者相比,其发生率明显要低。此外,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患者体内血糖等指标,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等。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吴雯等[4]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根据本人经验:糖尿病患者除了进行饮食护理外,还应该加强患者药物依从性,提高患者自身免疫,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柯,李峰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9):3589-3591.

[2]聂丽娟,薛慧娟,祝捷.社区护理干预对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1,11(3):44-47.

[3]沈琴华,高芷萍,陆晓燕.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A):29-31.

[4]吴雯,赵燕萍,刘军.社区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启示[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48):241.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治疗的38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P<0.05);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7.11±0.72)mmol/l,(8.44±1.85)mmol/L,7.32%±0.69%,8.69%±0.25%,P<0.05)。结论糖尿病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医学界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有1.71亿人为糖尿病,而我国就占2.8%左右,并且这种疾病出现上升趋势。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近年来,饮食护理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饮食护理的临床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本院门诊治疗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来本院诊断、治疗的38例患者入院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将这些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本次调研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在59~84岁,平均年龄为(68.4±1.5)岁。患者均符合2010我国糖尿病诊断标准,两组患者患病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具体如下:入院后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实验组则进行饮食护理,具体如下:①降低糖摄入量。为了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患者在平时饮食过程中要降低脂肪的摄入量,摄入过多的脂肪会造成患者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平时饮食时要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率。②多饮食食用鱼类、谷类、蔬菜。患者饮食结构中多饮食鱼类等能够抑制防治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病率。③加强运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率[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x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s表示。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94.7%,68.4%);实验组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9.5%,63.2%,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后症状不明显,患者治疗时需要长期用药。常规药物类型较多,如:磺酰脲类、肠促胰岛素等。这些药物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效果不好。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痛苦,增加患者饮食护理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饮食结构在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它是指患者在平时饮食过程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过程中的比例,由于饮食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其饮食结构也不是一直不变的,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结构能够维持机体营养,能够有效预防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的发生等,使得患者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糖尿病预防过程中通过改善患者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3]。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4.7%护理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68.4%);实验组89.5%对本院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12.8±6.7)d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由此看出:饮食结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此外,患者在饮食合理情况下还应该加强自身运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合理的运动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生率。与运动不足患者相比,其发生率明显要低。此外,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够降低患者体内血糖等指标,改善患者血糖指标等。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吴雯等[4]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根据本人经验:糖尿病患者除了进行饮食护理外,还应该加强患者药物依从性,提高患者自身免疫,从而降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糖尿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加强常规护理并联合饮食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许柯,李峰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9):3589-3591.

[2]聂丽娟,薛慧娟,祝捷.社区护理干预对减少家庭注射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1,11(3):44-47.

[3]沈琴华,高芷萍,陆晓燕.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A):29-31.

[4]吴雯,赵燕萍,刘军.社区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启示[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48):241.

猜你喜欢

饮食护理临床效果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