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记》中孔子言论选辑疏

2015-03-29衷尔钜

东方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礼记君子孔子

摘 要:《礼记》中称引孔子言论计有260则,杂芜真伪难辨。本文选辑《论语》及他籍未载而对研究先秦后期儒家学说发展史有研究价值 41则。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5)02-0097-11

收稿日期:2015-01-03

作者简介:衷尔钜(1928-),男,江西南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离退休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礼记》与《周礼》《仪礼》同属儒家经典“三礼”。《周礼》是通过记叙三百多种职官的职务而设想未来社会政治制度,《仪礼》是记冠、婚、丧、祭、饮、射、聘、觐的具体仪式;《礼记》是对“经”的诠释学,侧重阐明各种礼的作用和意义,是儒家学说的论文杂编。《礼记》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初,今传世本是西汉时戴圣在其叔戴德编定的八十五篇的基础上选定四十六篇,后汉马融又增《月令》《明堂位》《乐记》共四十九篇。《礼记》作者非出于一人一时,后世唐孔颖达认为其中《中庸》是孔伋作、《缁衣》是公孙尼子作,东汉郑康成认为《月令》是吕不韦所修,卢植认为《王制》是汉文帝时博士所录,宋朱熹认为《大学》是曾参所作,均可备一说。《礼记》全书芜杂而丰富,如《礼运》《学记》《大学》《中庸》等,宋时将后二篇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礼记》在历史起过重要作用,当代学者王文锦先生说,它“仅次于《论语》,比肩《孟子》,而远远超过《荀子》”。书中多数文章是记述各种礼节具体仪式和解释《仪礼》的篇章,记录孔子言论多的有《檀弓》《曾子问》《坊记》《表记》《缁衣》《仲尼燕居》《仲尼闲居》《哀公问》《儒行》等篇,其中有儒家后学伪讬孔子之言者,作为孔子之言则有待考辨,但为儒家后学之作则无疑,可为研究先秦后期儒家学说重要参考文献 。《礼记》中有孔子言论计260则,杂乱繁芜,兹选辑41则以饗读者。

一、《礼记》中孔子言论选辑

1.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檀弓》上)

注释:

伯鱼,孔子之子,名鲤,字伯鱼。

伯鱼之母,亓官氏,孔子之妻,宋人,死于鲁哀公十年(前485);是年,孔子67岁。

期,十二个月,古父母,十三个月后禫,十五个月除,逾期而哭,则过甚。

2.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檀弓》上)

注释:

尚右,王夫之《礼 记章句·檀弓上》:“右手掩左曰‘尚右’,凶礼也。左手掩右曰‘尚左’,吉礼也。”

按:这则是说孔子日常生活中动容中礼,举止无违礼。这里说“有姊之丧”,孔子有姊,未见他籍所载;古有以“姊姊”称其母者。

3.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也。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檀弓》上)

注释:

蚤作,早起。

消摇,即逍遥,和适貌。

萎,凋落。

安放,向谁效仿。

夏后氏,指禹受舜禅让建立之夏朝。

殡,停丧。

在阼,如生时之在位。

两楹之间,当室之中。

西阶,宾阶。

畴昔,昨日。

坐奠,坐定于正席。

宗予,尊仰我的学说。

按:《左传·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已丑,孔丘卒。

4.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奚,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了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檀弓》上)

注释:

王夫之《礼记章句·檀弓》上:“堂,屋 。若堂者,方广而卑也。坊,堤也。若坊者,纵长而横狭。屋两出檐曰夏屋。若夏屋,广而中起脊,前后垂也。若斧者,直长而上锐也。斧者事易功约,而与辖圹之形相当,故夫子谓当从之。”

按:从此则所记看,孔子之丧事,由子夏办理。孔子卒时,孔鲤先故,孔伋还年幼。又子夏转述孔子所见封墓有若堂者、若坊者、若夏屋者、若斧者,孔子生前选择了事易功约的若斧者。

5.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也,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不殆于用人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物也。塗车芻灵,自古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芻灵者善,谓为佰者不仁,不殆于用乎哉?(《檀弓》下)

注释:

为,开始制伦。

明器,伴葬之器物。

殆,接近。

刍灵,束草为人形。

塗车,以泥为车。

俑,刻木象人形。

按:孔子对用人殉葬,斥之“不仁”。《孟子·梁惠王》上则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6.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檀弓》下)

注释:

汪踦,《左传》作汪锜。

按:孔子肯定童子汪踦为保卫社稷作战而牺牲,可不按不殇礼而按官礼葬。此则参见本书《左传中孔子言论辑》注释。

7.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而有重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檀弓》下)

按:王夫之曰:孔子“戒弟子者,欲其当官则怜民”(《礼记章句·檀弓》下》)。

8.仲尼之蓄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檀弓》下)

按:孔子自道贫,连埋狗的敝盖都没有,只好予之以席。

9.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褅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昔者齐桓公亟举兵,作伪主以行,及反,藏诸祖庙。庙有二主,自桓公始也。丧之二孤,则昔者卫灵公适鲁,遭季桓子之丧。卫君请吊,哀公辞不得命。公为主,客入吊。康子立于门右,北面,公揖让升自东阶,西乡。客升自西阶吊,公拜兴哭,康子拜稽颡于位,有司弗辩也。今之二孤,季康子之过也。”(《曾子问》)

注释:

孤,侯王自称。

土,指国土之内。

褅、郊、社,分别为祭名,褅,五岁一褅;郊,天子祭天;社,祭后土。

齐桓公,即姜小白(前685—前643),齐国第九位君主,在位43年。

卫灵公,卫君,名元,在位42年,夫人南子淫佚;卫灵公曾向孔子问军旅战争事,孔子曾指斥其治国无道。

季桓子,即季孙斯(?—前492),鲁大夫,临终嘱子季康子“相鲁,必召仲尼”。

辩,辩驳。

季康子,即季孙肥(?—前468),多次问政于孔子,但终不能用。王夫之《礼记章句·曾子问》说:“哀公二年夏卫侯元卒,三年秋季孙斯卒,故郑氏疑其误,是也。然抑以为出公辄则又不审,时出公方据国以,未尝适鲁,盖记者口授传讹,无容强为之说也。”

按:孔子精于“礼”且极尊“礼”,并从尊礼中得出“天无二日,土无二主”这一具有鲜明政治观的结论。

10.曾子问曰:“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干巷党,及堩,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柩就道右,止哭以听变。’既明反而后行,曰:‘礼也。’反葬而丘问之曰:‘夫柩不可以反者也,日有食之,不知其已之迟数,则岂如行哉 ?’老聃曰:‘诸侯朝天子,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奠。大夫使,见日而行,逮日而舍。夫柩不蚤出,不莫宿。见星而行者,唯罪人与奔父母之丧者乎!日有食之,安知其不见星也?且君子行礼,不以人之亲痁患。’吾闻诸老聃云。”(《曾子问》)

注释:

堩,柩所行之道路。

巷党,里巷;周制五百家为一党,王夫之解巷党为周畿内六乡地;《论语·子罕》中有达巷党。

迟数,迟速、快慢。

痁,与阽同,近意。

按:此则中孔子转述老子的话,直呼孔子名,似年长者语气。

11.曾子问曰:“下殇土周葬于园,遂舆机而往,涂迩故也。今墓远,则其葬也如之何?”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史佚有子而死,下殇也,墓远。召公谓之曰:何以不棺敛于宫中!史佚曰吾敢乎哉!召公言于周公,周公曰:岂,不可。史佚行之。下殇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曾子问》)

注释:

土周, 烧土为砖,围于棺边代为椁,周初葬殇之礼。

史佚,周初史官,亦作史逸、尹佚。

召公,一作邵公、康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奭,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称召公,曾辅佐武王灭商功封于燕;成王时为太保,其言论载于《尚书·召诰》。

周公,姬旦,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周公,助武王灭商,辅佐成王,平定“三监”叛乱,营建洛邑,建立封建制,制礼作乐,主张“明德慎刑”;言论见于《尚书》中之《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孔子极推崇他。

12.子夏问:“金革之事无辟也者,非与?”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昔者鲁公伯禽有为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曾子问》)

注释:

伯禽,周公之子,代周公受封之鲁,在位四十六年,平定徐戎淮夷,作《费誓》(载《尚书》);《诗经·鲁颂·閟宫》《论语·微子》中均称鲁公,不知何故不见谥。

从其利,逐利。

按:《曾子问》中孔子转述老聃言礼计三则,可证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孔子于何年问礼于老子?只《庄子·天运》中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但这里说的是问天道,而非问礼。《庄子》中讲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显然有学派不同带贬意。又孔子是“南之沛”,而非《史记》所说“适周”。且老子贱礼尚无,所言礼又与《史记》中老子之言毫不相涉。如此等等,历来多有疑。从《曾子问》中孔子言礼,孔子主张的

周初所制定的礼。

13.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了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之谓小康。(《礼运》)

注释:

蜡宾,周历十二月,民俗祭鬼神,有众宾参与行饮酒之礼。

观、阙,指在门外所筑、可作远观之楼的二台;周礼规定,只天子有权如此,鲁僭为之,引起孔子兴叹。

三代,夏商周。

谋闭,倾诈之术塞绝。

大同,社会上下同于礼。

刑仁,型仁,仁为表则、守则。在埶者,身居要津高位掌握权势者。小康,小安,民不能安只治民者安。14.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云:‘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礼运》)

注释:

承,顺受、接续。

引诗,出自《诗经·鄘·相鼠》。

殽,效。

列,参耦、三两。

示之,教化民众。

按:孔子在此把礼与天道流行,人情和顺联系起来,礼找到了本原,比起《论语》中的礼更具深邃的哲理性。《论语》中,“礼”是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贵贱亲疏和等级名分的规范,还未上升至天道。

15.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牗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礼运》)

注释:

极言,至论,论及根本。

之杞,去到杞。杞,古国名,周初分封诸侯国,姒姓,传开国君主是夏禹后裔东楼公,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缘陵,杞文公迁淳于(今山东安丘东北);留有夏朝文献。

之宋,去到宋国。宋,古国名,子姓,开国君主为微子启,都商丘;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殷旧都周围地区和人众封给宋,留有殷文献。

《坤》 《乾》,《易经》中有此二卦,此处是否所指,待探究;或谓殷易《归藏》首《坤》次《乾》二卦。

《夏时》,即夏历,后世所传《夏小正》乃战国时人所作,非孔子所看到的旧文。

橧巢,层累架木仿鸟筑巢以居。

范金,为型模以铸金属工具如斧刀之类。

合土,用土筑墙制瓮等噐皿。

醴酪,甜酸之浆液。

朔,初。

按:这一段文字,文意和字句,与《易·系辞下》中释益、夬等卦极相近似。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皐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殽,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醆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羮,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礼运》)

注释:

皐,号呼声。

饭腥苴孰,往死者口中实生米,包裹熟牲体置于圹中。

燔黍,在石上烧烤黍稷。

捭豚,撕裂豚肉。

汙尊,坎地蓄水。

抔饮,手掬水而饮。

蒉捊,陶土为槌、鼓。

醴醆,酒爵。

粢醍,祭食和红色酒。

澄酒,沉渣之酒。

祝嘏,祝福辞。

越席,翦蒲席。

幂,覆盖。

澣帛,染帛为祭服。

交献,君初献,夫人次献。

合莫,合于在冲淡虚无中先祖之神灵。

鉶,小鼎。

按:此则记孔子备言三代繁文缛节之礼。孔子对古礼极留恋。王夫之认为,礼应“因时”,存其“精义”,“与时偕行”,“斟酌损益之”(《礼记章句·礼运》)。

16.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也。”“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发扬蹈厉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武》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

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

亦若子之言。是也。”

注释:

宾牟贾,孔子弟子,姓宾牟,名贾。

备戒,作乐之初,击鼓警众。

病,忧。

咏叹,歌声长引。

淫液,音若歆羡然。

发扬蹈厉,手迅猛。

宪左,左足迅速轩起貌。

声淫,馀音。

商,杀伐之音。

志荒,逞志黩武。

《武》,周武王之乐章,又名《大武》,传为周公所作,以歌颂武王伐纣之事功。

苌弘,周贤大夫,明于天文、音乐。

按:周礼,王者功定治成,作乐以庆,内容有乐、音曲、舞容。孔子亟赞《武》艺术尽美而评其不完善,如《论语·八佾》载,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诗经·周颂》中有《武》词。宾牟贾起,免席而之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子曰:“居,吾语女。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而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蚤济也;冕而总干,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

注释:

迟之迟又久,每奏又不遽舞缀良久。

象成,合乐之终始以观其精意。

总干,持盾。

山立,嶷立。

大公,即太公,指姜孒牙吕尚。

周、召,周公姬旦和召公奭。

始,第一成(奏)。

北出,纣都河北,周自雒北渡伐之。

而南 ,灭商后南返。

南国,指江、汉、汝、墳之侯国。

疆,理。

周左召右,周公、召公分治陕之西东。

复缀,回到乐章开始时之舞位。

崇天子,尊奉武王。

夹振,复振铎。

驷,同四。

分夹而进,舞者分进,象牧野之战。

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後于蓟,封帝尧之後于祝,封帝舜之後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後于杞,投殷之後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

济河而西,马散之华山阳而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

散军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敬。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醤而馈,执爵而酳,所以教诸侯之弟也。五者,天子之大教也。若此,则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武》之迟久,不亦宜乎?”(《乐记》)

注释:

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周武王于武王十一年,即公元前1014年(或作前1046年),会八百诸侯战于牧野,败商纣,灭商。

殷,商之都,在今之河南安阳。

反商,返商之政。

蓟,今河北蓟县。

祝,今山东禹城县。

陈,今河南淮阳。

杞,今河南杞县。

投,迁徙。

宋,今河南商丘。

比干,商纣王之叔父,曾任少师,屡谏暴虐纣王,被剖心死。

箕子,商纣王之诸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北),劝谏纣王被囚;释后义不臣周,武王允许他仍服商衣冠,行商礼。《尚书·洪范》为后人拟他答武王问。

弛政,放松徭役。

马、牛,驾兵车的马,驾辎重的牛。

桃林,今河南灵宝县。

建櫜,建,同键;櫜,兵甲囊袋。言锁而藏之。

郊射,将郊祀之射。

貍首,诸侯射节。

驺虞,天子射节。

贯革,军中之射。

裨冕,衣次等衮服。

虎贲,勇猛之士。

明堂,天子大庙内之堂。

三老五更,年高有德者。三老:工老、商老、农老;五更:崇文、敦孝、劝忠、崇敬、尚悌。

大教,化民成俗。

17.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杂记》下)

注释:

蜡,周代十二月祭万物节,传始于伊耆氏(神农或帝尧),民间于祭时有近于戏的活动。

百日,指春耕之劳时间。

泽,惠,朝廷恤民之勤苦允许民众期间畅情戏乐。

文、武,周文王、周武王。

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成为后世政治要领。

18.仲尼尝,奉荐而进其亲也慤,其行也趋趋以数。已祭,子赣问曰:“子之言祭济济漆漆然,今子之祭无济济漆漆,何也?”子曰:“济济者,容也,远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远,若容以自反也,夫何神明之及交?夫何济济漆漆之有乎?反馈乐成,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君子致其济济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祭义》)

注释:

尝,秋祭。

奉荐,手持椹板。

慤,朴实敦厚状貌。

趋整,行步慢狭。

数,举步频。

济济,容貌庄敬。

漆漆,容貌饰整。

自反,自矜。

反馈,馈食正礼终。

乐成,庆祭典顺利完成。

慌惚,仿彿。

按:孔子于此讲“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最有价值,承认认识有多角度、多方面之差异,谁都不能垄断真理,尊重别人不同的观点。

19.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骨肉斃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注释:

焄蒿,香味发散,焄同熏。

悽怆,悲伤。

按:孔子在此首言气与神,又言及魂、魄,即形体与精神,认为有生必有死,死则骨肉化为土,神、气离形躯而返于空旷。这是一段简明形神关系论述,对后世形神论有着重大影响。

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之则,万众以畏,万民以服。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二端既立,报以二礼。建设朝事,燔燎羶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此教众反始也。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甒,加以鬱鬯,以报魄也,教民相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是故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为醴酪齐盛,于是乎取之,敬之至也。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齐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君召牛,纳而视之,择其毛而卜之吉,然后养之。君皮弁素积,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

注释:

明命,正名。

黔首,秦时规定,民众称黔首。王夫之认为,“秦谓民曰黔首,汉初仍之,此盖记者传述而用当时之语录之饰之耳,不可以此而疑其非夫子之言也。”

宗祧,祖庙。

二端,气魄、鬼神分殊,详见《礼记章句·祭义》。

燔燎羶芗,烧炙腥羶肉类和香蔬黍。

甒,古陶质酒器。

鬱鬯,古祭祀所用之酒,以黑黍酿成,加以鬱金草。

先古,祖考。

牺牲,毛纯曰牺,体完曰牷。

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岁既单矣,世副袆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古之献繭者,其率用此与?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祭义》)

注释:

公桑,公家桑田。

大昕,早晨初明。

三宫,古诸侯可有三宫。

世妇,古后宫女官,天子嫔妃中长者、贵者。

风戾,风干凉晒。

岁单,尽三月,一年蚕事完成。

按:此则详述祭祀鬼神礼仪程序。

20.(乐正子春曰:)“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亐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祭义》)注释:

乐正子春,曾子弟子,《传》言:年九十,使孙乐正克从学孟子。

无人为大,没有比人更大(全)。

按:此处论孝,包含不亏体、不辱身。

21.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经解》)

注释:

温柔敦厚,言人们性情和易朴实。

疏通知远,言人们明于事理。

广博易良,言人们胸怀广博坦荡。

絜静精微,言人们察性理明吉凶。

恭俭庄敬,言人们生活俭约不懈怠。

属辞比事,言人们言谈和理解事物。

按:此则孔子从社会风尚看人们受六经教化水平,涉及教育学、社会学,也是对六经的作用的论述。记者继孔子之论后说:《诗》 失,则愚; 《书》失,则诬; 《乐》失,则奢; 《易》失,则贼; 《礼》失,则烦; 《春秋》失,则乱。

22.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

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处,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万民同利。昔之君子行礼者如此。公曰:‘今之君子胡莫能行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放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哀公问》)

注释:

小人,此处指无位之人,非通常所指斥无德之人。

节事,处理适宜。疏数,往来交谊。会,指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交接之谊。

节有成事,按步骤进行。雕镂,刻饰器皿。

文章黼黻,美饰衣裳。

嗣其顺,继成事增美安人心。

丧算,丧服之粗细以疏近差等定。

豕,包括大牢、少牢和特牢。

腊,干麇兔肉。

序宗族,排列昭穆。

丑,恶。

雕几:雕饰边际。

淫德,沉湎淫乐。

午,同忤。

当欲,满足其贪欲求。

用民者,指居上治民者。

按:此则孔子长论奢俭,指责今之在上位者贪欲无厌,此观则在《论语·八佾》答林放问礼之本时主张朴实俭约一致,也是后世儒家理欲论、政治理论之根据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然作色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辞而对。人道政为大。”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政,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 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栉必之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迊,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公日:“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寡人欲问,不得其辞,请少进。”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理,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物耻物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孔子遂言曰:昔者三代明王之政,从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始此则国家顺矣。”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卜”公曰:“敢问何谓成亲?”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孔子遂言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

不能安上。不能安上,不能乐天。不能乐天,

不能成其身。

注释:

政,此处指教令。

大昏,天子诸侯之婚礼。

亲之者亲之也,亲自迎之示敬爱。

固,陋。

直言,不明何义,疑为朝廷二字。

物耻,行事过失而产生羞耻感。

敬,此处意为行动必合于礼。

忾,同暨,遍及意。

作辞,口实。

作则,仿效。

安土,随遇而处之有道。

乐天,顺自然之理。

成身,尽人道。

按:孔子在此讲政、礼、敬、爱人、乐天、成身等,可与《论语》中所论参读。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公曰:“寡人憃愚冥烦,子志之心也。”孔子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子成身。”

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孔子对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哀公问》)

注释:

不已,运行不停息。

不闭,久不关闭。

已成而明,作成万物,功用昭著。

按:孔子在此明确把他所讲的人之道与天道联结在一起,使人道有了天道根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天道,完全没有主宰意志,是自然的天。

23.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从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子夏曰:“五至既得即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日:“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基命有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何如?”孔子曰:“无声之乐,志气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无声之乐,志气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 施于孙子。”(《孔子闲居》)

注释:

“凯弟君子,民之父母”,诗句出自《诗经·大雅·泂酌》;凯弟,又作愷悌。

有败,颓丧、毁坏,相当今之谓疾苦。

“夙夜基命宥有密”,诗句出自《诗经·大雅·昊天有成命》。

“威仪逮逮,不可选也”,诗句出自《诗经·邶·柏舟》。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诗句出自《诗经·邶·谷风》。

五起,于五个方面发而见于用。

迟迟,从容自得。

内恕孔悲,内心悲甚。

翼翼,盛大貌。

畜,驯养。

日就月将,日成月进。

纯德孔明,天下皆明晓其恻怛之德。

施于孙子,谓慈惠之政垂及后世。

24.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者以劳天下,此之即谓三无私。其在《诗》曰: ‘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 昭假迟迟,上帝是衹。帝命武于九围。’是汤 之德也。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地 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 教也。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耆欲将至,有开 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 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 申及甫,为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 文、武之德也。三代王也,从先其令闻。《诗》云: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己德也;‘弛其文 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孔子闲居》)

注释: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夏禹、商汤、周文王。

参,交互。

劳,慰勉。王夫之解作安集。

“帝命不违”七句,出自《诗经·大雅·长发》。

汤齐,商汤齐备。

“嵩高维岳”八句,出自《诗经·大雅.·崧高》。

“弛其文徳,协此四国”,出自《诗经·大雅·江汉》。原文“矢其文徳,洽此四国”。

25.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坊记》)按:孔子从尊礼中得出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家无二上的结论。26.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坊记》)

注释:

贵人,尊重他人。

贱己,自谦自逊。

先后,指获取位禄而言。

27.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注释:

怨,民众怨恨。

按:此则提到“则民不争”,似有老子的痕迹,《老子》中有“不尚贤,使民不争”。

28.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坊记》)29.子云:“善叫称君,过叫称己,则民作

忠。”(《坊记》)

注释:

作,兴起。下同。

按:此则之忠,有明确忠君之义。

30.子云:“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坊记》)。

31.《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坊记》)

按:此则原文见于《论语》中的《学而》和《里仁》,文句全同。此篇记述者称引自《论语》。在先秦典籍中,《论语》作为书名,此为首见。

32.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

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坊记》)

注释:

淫,逾越、过份。

33.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表记》)

注释:

表,物望而归。

制,裁。

利,相劝勉为善。

报,报施。

34.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表记》)

注释:

文质,文指华饰、文采;质,质朴、形质。

按:《论语·雍也》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可见孔子主张文质两相称。

35.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

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

(《表记》)

注释:

以辞尽人,据其言谈而待之。

枝叶,旁出、有馀

36.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其及身。”(《表记》)

注释:

口惠,空话许人。

37.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

(《缁衣》)

注释:

先人,人人争先(为仁)。

38.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

则义不壹,行无类也。”(《缁衣》)

注释:

身不正,行为不正当。

壹,专。

无类,没有朋友。

39.子曰:“言有物行有格也,是以生不可

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缁衣》)

注释:

言有物,不说空假话。

格,正、式。

40.孔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三年问》)按:三年之怀与三年之丧,同为天性之慈孝,非相报。

41.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左石右民,民下日。下同)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聘义》)

注释:

碈,同珉、玫,石之美者。栗,坚实。

廉,稜。

刿,割。

队,坠。

诎然,无馀音。

孚尹,光彩外发。

旁达,表里一致。

二、浅识

《礼记》中孔子言论丰繁而杂芜,其中有些言论随着时代远去而成为迂腐陈言,或只可作历史陈迹研究。然其中也不乏珠玑,上选辑41则,敝见以为最少有如下数点:其一,大量详述关于行礼的行为规范,可为研究《周礼》《仪礼》及礼学思想及周朝政治制度有价值资料;其二,《论语》中看不到孔子与道家关系,《礼记》中记述了孔子问礼于老聃,这是出于儒家后学所记,有较高的可信性;其三,表述了孔子的人道观,《论语》中未载孔子对俑的论述,对始作俑的论述首见于《孟子》的转述,《礼记》中引述孔子斥之“不仁”等;其四,孔子自言家贫。《史记·孔子世家》等著作中,记了孔子任过乘田、委吏等下级职务,但未见言家贫,《礼记》中孔子葬畜狗直言家贫,这是指中年之后时期。其五,政治思想方面,既从礼中得出“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观点,又合理地解释了其时之“民之父母”之义;其六,论《武》中详述了孔子音乐思想及美学思想;其七,在《礼记》中,初把作为人道的仁及伦理道德与天道联系在一起,使人道有了天道根据。其他还有伦理道德及历史典章制度、人物评述,等等,弥足珍贵。

2013年8月24日初稿

2014年10月 6日修定

(下转第113页)

猜你喜欢

礼记君子孔子
SOUNDS OF THE VILLAGE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君子无所争
文明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