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教文献中“开通道路”考释

2015-03-29姜守诚

东方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神道路

摘 要:“开通道路”是道门科仪中常见的法事项目之一,其目的是打通前往阴间的道路,从而使亡魂顺利抵达幽冥地府。通过翻检明代《道藏》,我们收集和整理了“开通道路”仪式的相关史料,并对其进行筛选和梳理,进而从章信、符箓、偈文、灯幡等几个方面,对该仪轨的流程及细节予以分析和介绍。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5)02-0019-04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近世道教送瘟仪式研究”(批准号:14FZJ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姜守诚(1975-),男,山东烟台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教文献及道教史研究。

“开通道路”,又称“开通冥路”“开通冥漠”“开通冥道”,是道门科仪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台湾灵宝道派演行拔度科仪时,“开通冥路”仍是其必不可少的节目。有关此仪式的诸多细节,历代道书中所载不多,对其流程的描述也大抵语焉不详。下面,我们分别从章信、符箓、偈文、灯幡等几个方面,对该仪轨的内容及相关问题略作梳理和分析。

一、章信

上章仪是早期天师道十分盛行的道门科仪之一,其中包括“开通道路章”。约六朝道书《赤松子章历》卷一“章信”条谈到演行“开通道路章”仪时所需准备的法信物品:“衣服三事,钱三百六十文,绢巾一丈五尺,衣绵三事,纸一百二十张。” [1](卷一,P178)该书(卷五)则完整保存了“开通道路章”的行文内容及格式 [1](卷五,P215-216),卷六也收录有“新亡迁达开通道路收除土殃断绝复连章” [1](卷六,P228-229)。南宋留用光传授、蒋叔舆编集《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九《章奏门》收录拔度类“章”式共计五通,其中有“开通道路章” [2](卷九,P427-428)。南宋金允中编辑《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三《章词表牍品》也收录有“开通道路章” [3](卷二三,P486-487)。此外,《太上济度章赦》(卷中)、《太上三洞表文》(卷中)亦载有“开通道路章”,行文近似雷同。总的来说,上述“开通道路章”的内容与措辞差异很大,但性质与功用则是相同的,均系旨在为新亡者打通前往冥界的道路,以便让死者魂魄顺利抵达地府阴间。诚如前引金氏《上清灵宝大法》中收录的“开通道路章”文末附云:“谨按酆都拔罪章,并开通道路章,皆以广度为主。虽斋官追荐,专为一人。然普及幽冥,系荐之魂,自然蒙有。兼地狱之多,未易尽述。考掠之具,难以悉闻。” [3](卷二三,P486-487)这就是说,“开通道路章”的文意及内容虽然在形式上是追荐某个亡魂的,推究其本质却是以“广度”——普度地狱中的所有亡魂,为主要宗旨和最终目的。

宋末元初林灵真编辑《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二《修奉节目品》“开度黄箓斋五日节目”条云:“(第一日)进拜破酆都开业道朱章,第二日进拜素车白马朱章,第三日进拜开通道路朱章,第四日进拜摄召亡魂朱章,第五日进拜沐浴全角朱章,第六日进拜普度幽魂朱章,第七日进拜九炼生仙升度亡魂朱章。七章既毕,即自次日为始,肇建斋坛,质明行大禁坛仪,检摄斋坛,内外清净。” [4](卷二,P34)前引“开度黄箓斋五日节目”窗体中,“进拜开通道路朱章”是排在第三天时举行的科仪项目。金允中编《上清灵宝大法》卷二三《章词表牍品》开篇有一段总论:“章乃古式也。世之法书,随时不同。惟有章格,不容以私意更易也。如黄箓齐,则自来用五通章,并朱表也。曰素车白马章,破酆都拔罪章,开通道路章,沐浴炼度章,升度亡魂章。近有更易移动其格者矣。师传旧式,非可移时,故从古式也。” [3](卷二三,P485)由此可知,上述五种章式,是拔度黄箓齐仪中最重要的内容,并且是按照严格的顺序次第演行的,而“开通冥道路章”则是排在“破酆都拔罪章”之后、“沐浴炼度章”之前。

二、符箓

据道书记载可知,大型斋醮科仪中的“开通冥路”通常会施用“宝箓”。宋元之际郑所南(郑思肖)编集《太极祭炼内法议略》(卷中)如此谈道:“若大斋醮,凡两次用宝箓:初‘开通冥路’,后‘颁赦’时。先以破地狱作用,书宝箓告下冥官主者,放释罪囚,而狱囚皆仰拜,宝箓宣传为赦书当用‘冥官主者’四字。其宝箓亦多各别,亦有独作用。勅字者,有以‘唵吽咤唎’四字叠书、倒自上直拂下出者,皆破地狱作用,不当用于超升幽魂生天宝箓也。若夫超升生天宝箓,则幽魂既离冥府、跻我道域,已不属于冥官主者所司。况享祭受炼,听受三皈九戒,一一俱毕,方宣给宝箓付幽魂,执此上生天界,于此时实与冥官主者了无干涉。其放赦宝箓则是放罪囚之诏,语其超升,宝箓则是引导幽魂生天之造化,此吾之超升幽魂生天宝箓,所以不当用‘冥官主者’四字,亦不当用破地狱作用及天压地仰之类。同此一说,放赦宝箓其作用当下而愈下,直破地狱之下,庶可出幽魂于地下也;超升宝箓,其作用当上而愈上,直透天堂之上,然后拔幽魂而见太上也。二者固不同,皆升降水火也。我之破地狱作用,惟于深定中,密运我造化,亲奉慈尊大放百千道大光明,直透地轮之下,尽化地狱为大清净光明之境,以是不赘用放赦宝箓。” [5](卷中,P452)这段经文是说:凡遇大型斋醮仪式,须施用二次宝箓:一道用于“开通冥路”,又称“放赦宝箓”,其功用乃系直破地狱、拔幽魂出离冥府;另一道用于“颁赦”,又称“生天宝箓”,意在超升幽魂、直透天堂。

此外,焚化“开通道路符”也是“行破暗开通道路法”的必备步骤之一。南宋蒋叔舆编集《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二九《科仪门》“上清五府摄召幽魂全角升度还神复性仪”条开篇即小字注曰“先望鬼门,排列香案。次法事法师,行破暗开通道路法”云云,随后又云:“执开通道路符,密呪曰: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倾光回驾,监真度生。诸天丞相,南昌上宫。韩司主录,监生大神。执箓把籍,齐到帝前。随所应度,严校诸天。普告三界,无极神乡。泉曲之府,北都罗酆。三官九署,十二河源。上解祖考,亿劫种亲。疾除罪簿,落灭恶根。不得拘留、逼合鬼群。元始符命,时刻升迁。急急如长生大帝律令。” [2](卷二九,P549-550)前引咒文末尾又附小字注曰:“三遍,取天门炁一口,吹符上。弹诀再掐诀,烧开通道路符于鬼门上。” [2](卷二九,P550)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手执开通道路符,默念咒语三遍,然后取天门炁一口、吹入符上。弹诀、掐诀之后,在鬼门方位上(艮位、东北)焚化开通道路符。

南宋初路时中编《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六《济度幽冥品》不仅保存“赤明三光开通冥路真符”图案,还抄录了文书格式及内容:“右符告下,泰山沿路山界、水界、空界神祇主者,疾速开通冥路,启迪幽程,迎导亡过某人形魂,速随符光所照,善达坛庭。勿阻勿遏,魂识安宁。有违律令,罚及无停。一如告命,风火驿传。太岁年月日吉时告下。” [6](卷一六,P50)并附文对其质地和规格予以解说:“师曰:此开通冥路符命法,用青纸朱书,折角封印,就坛于未召摄之先。师导亡魂,得此,则幽路善达无阻矣。” [6](卷一六,P50)这就是说,“开通冥路符命”是用朱笔书写在青色张纸上,然后将边角折叠后加盖封印,在未行召摄亡魂之前就拿到坛场中来。若能依此法演行,则可使幽冥之路通达无阻。

翻检明代《道藏》中的各类经书,我们共计发现三种“开通道路符”实例:其一、前引《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六《济度幽冥品》收录的“赤明三光开通冥路真符”;其二、《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四二《符命门》收录的“玉清开通道路符” [2](卷四二,P621);其三、约出元明时《灵宝玉鉴》卷三三《召摄幽灵门》收录的“开通道路符”。这三信道符的笔划、结构和形制,均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但就功用而言,它们又是大抵相同的,可谓是殊途同归。

值得注意的是,《灵宝玉鉴》所收“开通道路符”之后亦附有咒语,其内容与前引《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二九《科仪门》中的咒语完全相同。 [7](卷三三,P367)这段咒语也是配合“开通道路符”施用的,具体的操作步骤见如下程序:“右符焚,存灰于手中,合玉诀,念前呪,吹灰于坛之座下。存大行梵炁,周回十方,遍满坛场,内外洞明,并无遮碍。左手艮文,右手剑诀,面鬼户丁罡三步,以剑诀虚书‘摄召长夜府’五字。” [7](卷三三,P367)这就是说,先行焚化“开通道路符”(聚形),将灰烬暂存手掌内,然后诵念上述咒语,完毕后吹灰烬于坛座下。其实,无论是“开通道路符”抑或前述咒语,均是要打通冥界、以便让亡魂出离地府。

三、偈文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十一《赞颂应用品(开度祈禳通用)》收录“开通道路偈”云:“天尊降旨下瑶台,童子传言地狱开。业海爱河皆息浪,镬汤炉炭变寒灰。真符告下罗酆去,阴府迎将净魄来。观听法音消罪戾,永离苦海出轮回。” [4](卷十一,P99)

有趣的是,笔者在南台湾地区从事道教科仪的田野调查时发现,今台南灵宝派道士敷演二朝~五朝规格的拔度斋仪之“开通冥路”科仪时,会在相应节次处宣诵“冥路五方符命”。待每道符命宣读完毕后、焚化时,高功会分别率众吟唱与方位相配应的“开通冥路偈”:

东方:灵符一道召亡魂,召来坛前听经文。东方童子来接引,三魂七魄永长存。

南方:灵符一道似飞龙,三魂七魄在其中。南方童子来接引,接引魂兮上玉京。

西方:灵符一道空中摇,五朵莲花座座桥。西方童子来接引,亡魂腾腾过金桥。

北方:灵符一道空中摇,三魂七魄付灵堂。北方童子来接引,接引亡魂上南宫。

中央:灵符一道投慈尊,超度亡魂出苦轮。中央童子来接引,开通冥途度亡魂。

四、灯旛

在“开通道路”仪式的坛场陈设中,最为特别者就是“五路灯旛”。南宋王契真编纂《上清灵宝大法》卷三三《斋法坛图门》“五路灯旛”条云:“凡关开通五路灯,以黄素造旛五首、并书开通道路天尊,插于五方。” [8](卷三三,P951)据此可知,道士举行开通五路灯仪时,需以黄色缯帛制成旗旛五个,旛布上书写“开通道路天尊”六字,并将灯旛分别插于坛场的五个方位。该书卷三四《斋法坛图门》“开通五路灯图”条则给予更详细解说:“凡建大斋,当先开通道路,释放亡魂。法以泥座五个、插白旛五首,按五方安:东方飞道大神,南方横道大神,西方直道大神,北方遏道大神,中央都道大神。” [8](卷三四,P5)引文谈到灯旛为白色,而非之前所言“黄素”质地。而且灯旛是插在泥质旛座中,分别摆放在五个方位,藉此召请东方飞道大神、南方横道大神、西方直道大神、北方遏道大神、中央都道大神等五位开通道路神祇。此外,该书卷五四《斋法宗旨门》“开通五路”条亦云:“法以泥座五个,插白旛五首,以竹枝挂插泥座上,旛身书开通道路天尊,按五方灯坛内安。” [8](卷五四,P207)显然,这里又补充了一点细节:五首白旛是以“竹枝挂插泥座上”,且旛身亦书“开通道路天尊”六字。

关于“开通五路”的科仪流程及操作程序,南宋王契真编纂《上清灵宝大法》卷五四《斋法宗旨门》在文末予以介绍说:“《宗旨》曰:兆面天门三礼,点开通道路灯,逐方持旛吟偈,以策杖或剑划开五路。先自东起,面东丁立,想太一使者、五帝直符,布生炁入东门,以策杖划开东方路。次南、西、北、中,皆如此。(此是开通道路释放亡魂。)” [8](卷五四,P207)事实上,点燃神灯、执幡吟偈等节次和动作,在今天台南灵宝道派敷演的开通冥路科仪中仍旧可以看到。

五、结论

“开通道路”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词汇。据《礼记·月令》记载:季春三月,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 [9](卷一五,P484)类似说法,亦见于甘肃悬泉置遗址发现的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泥墙墨书题记《使者中和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 [10](P50)上述文献中所见“开通道路”均是指保持道路的畅通无阻,清除一切障碍和堵塞。这也是该词最本初的含义,而后世道教则将所指对象由现实世界中通往各地的“真实”道路,替换为联通幽冥阴府的“虚拟”道路而已。

此外,我们也颇怀疑:道教拔度科仪中“开通冥路”节目,当与汉唐时人丧葬礼俗中的冥界“过所”观念有很深的渊源关系,而后者又是移植当时官府推行的通关传信制度而来的。道门中人继承了古代关津通行凭证及丧葬礼俗观念,不断地将其宗教化、神格化和仪式化,并藉此衍生出一套完整的科仪文献、文检、道符、法器和科介表演。道士们试图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仪式流程,让生者(孝眷)相信:经由该项科仪之敷演,前往冥界的道路已被打通,亡魂可以无阻碍地抵达阴间,从而保证亡者能够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途。

猜你喜欢

大神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Savage Country
SAVAGE COUNTRY
保你成为识鳄大神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A Soc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Digitally Born Non-Professional Subtitling in China
中国道路
给大神跪了,那些年的神最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