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

2015-03-29褚有众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大学生

问题意识导向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

褚有众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大学生的实际联系紧密,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广度和高度。然而,教学实践中呈现出重灌输而轻答疑、重记忆而轻质疑、重认可而轻认同等制约课程效果的现象。文章旨在探索以问题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找好切入点、以疑导论、交叉提问、逆向提问等方式并融合心理学技巧,来探究问题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方式和技巧。

关键词:问题意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教学方法

收稿日期:2015-06-02

中图分类号:G64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课开设的成败不仅影响大学生对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更关系到将会培养出何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增强“基础”课针对性、实效性和趣味性是当下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广大学者对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探索,问题意识引导下的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了教学实践的印证,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对传统“基础”课教学的反思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思潮多元化、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下,“基础”课的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线教师普遍感受到现如今大学生信仰的弱化、“基础”课教学的边缘化以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淡漠与抗拒[1]。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

1.1重灌输而轻答疑

“基础”课担负着向大学生传递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法规等重要任务,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结论性的内容比较多,容易形成居高临下的宣讲与说教。为了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加之课时的限制,教师比较青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基本没有留下答疑的空间。

1.2重记忆而轻质疑

“基础”课中知识点比较碎、比较多,因为这门课在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占有一定比重,因此,为了符合应试的要求,教学中大多要求学生侧重记忆而不关注学生是否有质疑。另外,“基础”课中很多内容专业性不强,学生们平日里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中经常接触到,加之与中学政治课有一定的重复,学生不愿意主动去思考问题。

1.3重认可而轻认同

90后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在选择学习内容时更加注重实际,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热情。对于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尤其是被他们认为是不实用的大道理,往往表面上是认可的,但是却往往表现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我就不那样做”这种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矛盾。

2“基础”课教学中引入问题意识的原因

2.1是由“基础”课的课程定位所决定的

课程的教学研究首先要把握课程的教育教学定位。那么,“基础”课应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应由其课程定位来决定。从课程性质上来分析,“基础”课是紧贴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提高明是非、辨善恶、知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

因此,“基础”课的教育指向不是以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标的,在本质上是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成长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以促进学生按社会要求成长与发展的课程。所以,本门课程就应以解决问题为宗旨、以解决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本质,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教学方法是必然的选择[2]。

2.2是提高“基础”课实效性的要求

高校开设的课程分为两种,一种是“使之成为人的课程”, 另一种是“使之成为何种人的课程”。“基础”课应当属于后者的范畴,其所讲授的知识没有客观的、标准的答案,也不是学生单纯通过简单地从记忆到复述就能掌握的知识。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育养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起能够指导自己行为的知识体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积累惰性知识,而不会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及处理现实的问题,实效性较差,因此受到诸多的诟病。而问题式教学法最突出特点就在于以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增加了“基础”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3]。

3问题意识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现行“基础”课教材是2013年修订的,除了绪论和结束语,共有7章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知识,要让教师在54学时内把这么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的知识点都讲到、讲好,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事实上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那么,在“基础”课教学中以问题为索引,辅以专题教学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克服学科广、内容多、课时短的矛盾。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实现“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而行之”的良性循环状态[4]。

问题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解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关键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具有课堂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步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找好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串联知识点,调动兴趣

教师转换教学模式,由把问题作为教学起点来代替传统的上来就讲定义、概念。例如,按照“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和内容来看,该课一般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根据“绪论——适应人生新阶段”的教学安排,新生入学就要开设这门课。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来说,肯定对大学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同时,“大学到底是什么?真正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会萦绕在他们心间。因此,第一节课抛出“大学是什么”的话题,势必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结合亲身感受和自身对大学的认知,探讨大学的精神、功能、特点,以及自身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教师再适时地加以归纳和阐释,使学生对大学、大学的学习、生活等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紧扣第一个问题,接着发出“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该学什么?”等相关疑问。这3个问题情景的设置,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且逻辑紧密,既契合了新生的关切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可以把绪论和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还可以补充第七章关于大学生择业与创业的部分内容,还可以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融入本校的元素,贴近学生实际。通过3个问题的设定,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及早适应新环境,明确自己的成才目标,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三个自信”。

3.2以疑导论,制造矛盾,激发求知热情

问题设置以后,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疑问的引导下去思考和探索。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习过程的管控、情境的创设上,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解答问题。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在情境创设上,可以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处于相互矛盾的位置,此时,学生普遍会产生困惑和不解,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将会随之异常活跃。

比如,在大学生恋爱的问题设置上,以“大学生恋爱的利弊之辩”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通过适时引入“如何对待异性间的友情和爱情”“如何看待公共场所情侣间的不文明行为”“如何对待失恋”“如何看待网恋”相关问题等,制造矛盾,结合教材知识点,引导学生思想的碰撞,最终让学生正确对待恋爱问题。

3.3运用师生交叉提问、反问的方式递进知识结构

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利,学生也可提出问题,甚至师生在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相互发出反问。在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中,不但有助于教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正面引导;同时促进知识点越辩越明晰,知识结构更加丰富,逻辑性更加紧密,使学生容易在提问——回答——反问——回答的循环中构建清晰的知识构架。

比如,在第二章“爱国主义”内容设置上,可以提前给学生分组布置资料收集任务,带上事先设置好的问题“什么是爱国主义”“新时期需不需要爱国主义”“你如何来爱国”,由小组内预先形成初步意见,课堂上再一起讨论。在这种方式中,教师的作用并不因由学生主导提问而有所降低,从学生认知上来说,反而意义更大。因为,此时教师主要是掌控好讨论的节奏和主题,在某些纠缠的问题上恰当提醒,而对一些错误的认识更要及时纠偏矫正。经过讨论,学生对爱国的定义和表述以及自身的爱国情怀上能够达成共识,但在联系实际提出具体问题时,则会反映出大家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有的同学会提问:“若你出国留学,学成后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报效祖国?”这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有的回答留在国外与自己爱国并无关系。接着就有同学追问:“那怎么表示你爱国呢?”也有同学会反问:“我在国外做出成绩,贡献世界,不也是爱国吗?”这样的讨论将会非常激烈。而老师在学生主导提问的过程中,也可以交叉提问:“爱国除了要有心之外,是否要有行动呢?”“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是否有祖国呢?”“近些年来的海外撤侨又说明了什么呢?”通过学生主导提问、教师参与讨论和回答、师生交叉提问或反问,将知识点融入讨论过程,促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内涵更加明晰,增强了教学效果。

3.4问题设计上也可以突破常规的逻辑思维

在确定问题的内容时并非一定要严格按照教材的逻辑思路,也可采用逆向思维来设置问题[5]。这种模式既可以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突破陈规,提高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第三章“人生观”教育中,按照传统的逻辑结构设置问题的话将是:人是什么——生命、人生是什么——人生目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如何对待人生,这样思路清晰,但感觉老套,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提出“人不是什么、死亡是什么、人生不应该是什么、人生目的不该是什么、不该怎样对待人生”等问题,这样对学生来说可能更有吸引力。对于“不是什么”的回答,答案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往往提供的是一种错误的、偏激的甚至是失败的人生观警示。对于做或不做的后果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生观的认知。将逆向思考转化为正向引导,既起到了警示作用,也弘扬了正能量。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教学模式还应该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比如,心理学技巧中的倾听、注入爱与关怀、自我对话以及尊重、信任和欣赏,因为问题意识的导向是一种对话的教学模式,对话涵盖了知识认知和情感交融的过程。所以,合理运用心理学技巧,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另外,在问题的讨论和回答过程中,还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分析问题,尝试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总之,问题意识下的“基础”课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更有利于教师理顺教学体系,有机融合教材知识点,提升教师全面素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把“基础”课建设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杨文忠)

参考文献:

[1]钟晴伟.以问题为中心的“原理”课教学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4(18):42-43.

[2]季淑惠,刘春霞.基于问题式教学法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38-40.

[3]陈晓芳.基于问题的学习——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教学法的适用[J].学理论,2015(2):184-185.

[4]曾红宇,郑洁.“以问题为线索专题教学”法设计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162-166.

[5]赵继伟.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建设思维路径的转换[J].江汉论坛,2008(1):39-43.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大学生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