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其情感能力的关系

2015-03-27杨秀飞古宇杰李伟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量表儿童情感

杨秀飞 古宇杰 李伟强△

①中国.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 ②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 △通讯作者E-mail:liweiqiang@nbu.edu.cn

根据2011年3月16日任不寐[1]发表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2%。背后的原因在于父母和家庭让他们再也感受不到温暖和依靠,在单亲家庭和父母很少照料孩子的家庭(留守儿童)儿童自杀的比率更高。近些年来,不仅是儿童的自杀问题,其他危险到儿童安全问题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义务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可能在我们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瑕疵,或许就能成为伤害孩子们的大“虎口”,单纯依靠社会力量的努力、来自他人的保障,必然无法做到十全十美,这时候家长的作用就应当显现。在国外,因疏忽导致儿童受伤害有可能构成“疏忽罪”,而我们则习惯了给予受伤害儿童的家庭、家长和孩子同情,却忽视了家长因监护不到位而应该承担的责任[2]。

儿童被忽视是当前世界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国际上系统研究儿童忽视问题已有近30年历史。儿童忽视是指由于疏忽而未履行对儿童由需求的满足,以致危害或损害了儿童的健康或发展,忽视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消极因素[3]。研究表明,儿童忽视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短期或长期的有害影响,尤其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忽视对儿童以后的发育具有更为严重的危害,它可导致从儿童到成人发育过程中不良的社会或情感反应,行为的失常或变态,儿童童年期的忽视对其成人后的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显著影响[4]。被忽视的儿童常表现为反应消极、没有竞争性、缺乏主动性,还有一些被忽视的儿童由于得不到周围环境的回应,而渐渐性格扭曲,易暴躁发怒[5]。21世纪初,各国学者[6-8]努力致力于对儿童忽视评价方法的研究和量表的开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儿童虐待倾向量表(CAPI)、儿童虐待与忽视的综合量表(CCMI)等。近年来国内研究也开始关注儿童被忽视的问题,其中以潘建平[9-11]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进行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儿童忽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调查显示,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我国儿童被忽视率均在28%以上,最高达53.7%。有研究指出,城乡结合处的儿童忽视水平最高[12]。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研究对象上,基本上集中在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他年龄段的关注较少;研究方法上,只是从现象的层面出发,探讨儿童被忽视的现象和被忽视儿童常见的行为反应,无论认识、情感还是行为,都没有从实证的角度研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联。具体说,儿童被忽视影响其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机制在哪里?最后,研究内容上,没有区分儿童忽视的不同类型对其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情感能力又称情绪智力,是指有效地知觉并调节自身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一般包括自我情感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和移情共感能力[13]。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情感能力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儿童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加。整体的趋势是:从对自我情感的意识到对他人情感的觉知,再到社会性情感的形成。而被忽视的儿童容易表现出一些羞怯、焦虑的行为,缺乏同伴之间的亲密感。其中影响儿童情感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支持;情感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的需要,须通过每天日常学习得以加强[14]。

由于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显著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获得。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多儿童经常会在安全方面受到父母的忽视,因而研究被父母忽视的类型对情感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样就可以让父母重视孩子安全方面进行改善,正确的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简单随机抽样,选取安庆市某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共150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共有135人,男生66人,女生69人。年龄分布在11~13岁。

1.2 方法

1.2.1 儿童被忽视量表 采用杨世昌、杜爱玲、张林亚[15]等编制的儿童被忽视量表,量表总的一致性系数为0.85,分半系数为0.81,重测系数为0.90,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采用4点计分。

1.2.2 情感能力自评问卷 采用周蜀溪,郭英,张妍[16]编制的情感能力自评问卷,该问卷由3个分量表组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分半信度为0.87,重测信度为0.83。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

1.2.3 施测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问卷和量表共同完成。主试由安庆师范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担任,事先接受培训,指导语统一为量表本身的指导语,作答后回收问卷。

2 结 果

2.1 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情感能力的相关分析

通过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情感能力的相关分析发现,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情感能力的发展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见表1。

表1 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情感能力

注:*P<0.05,**P<0.01

2.2 以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为自变量,情感能力为因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为自变量,情感能力为因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只有安全忽视一个变量(回归系数显著t=-4.119,P<0.001)。测定系数R2=0.340,即自变量安全忽视可以解释因变量情感能力的34.0%的变异。

以儿童被安全忽视为自变量,情感能力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为:情感能力=116.426-1.286*安全忽视。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16.962,P<0.001,回归方程显著。

表2 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对其情感能力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132)

3 讨 论

3.1 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情感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包括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安全忽视是指由于疏忽孩子生长和生活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儿童有可能发生健康和生命危险,这里的安全忽视有心理安全忽视和生理安全忽视两重含义[1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8],安全的需要是人的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也叫缺失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危及个体的生存。安全的忽视意味着个体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儿童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安全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作为心智的各个方面都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它对自己的认知一方面是没时间考虑,另一方面也没有办法来思考,而更多地是想办法怎么满足被父母忽视的安全,而不是如何来理解感受别人的情绪情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可能是安全忽视与情感能力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的原因所在。

交流忽视反映由于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导致监护人与儿童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父母不能与孩子很好的交流沟通会对孩子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交流的忽视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不重视自己,不关心自己从而不能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评价;交流忽视也会让孩子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从而也不可能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很好理解为什么交流忽视会与小学儿童情感能力的发展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

躯体忽视是指忽略了对孩子身体的照护(如衣着、食物、住所、环境、卫生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是人的最低级需要,是一切需要得以产生发展和满足的基础,它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对孩子躯体忽视导致他们最基本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也就不会有归属和爱、自我实现等之类的高级需要了,这也就合理地解释了躯体忽视对小学儿童情感能力的发展呈现负相关的原因。

情感忽视是指没有给予儿童应有的爱,忽略了对儿童心理、精神、感情的关心和交流,缺少对儿童情感需求的满足。情感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一种高级需要,它最容易被儿童感觉到,人都是感情细腻敏感的高级动物,所以情感的忽视,必然会被孩子发现,也容易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情感忽视对孩子是虐待,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做什么都不是对的,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怎么做,所以孩子对自己也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对别人做不到移情共感。

3.2 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中的安全忽视对其情感能力的发展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安全忽视对小学儿童的情感能力的发展有显著预测作用,安全忽视对小学儿童情感能力的发展贡献了34%的解释。原因分析如下:情感能力是指个体成功完成情感活动时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19],情感能力包括情感识别能力、情感体验能力、情感评价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家庭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场所,而父母作为儿童的主要抚养者,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儿童的忽视与父母所持有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20]。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情感品质和能力形成的时期,因此,也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小学生而言,主要是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情感。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它养育者,这种依恋是在婴儿与父母或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儿童要求的不仅是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更要求父母为孩子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当儿童探索外部世界时,依恋会使他有一种安全感。当儿童的依恋对象存在时,儿童通常可以不理会父母同陌生人玩。但当他感受到危险时,则会立刻向父母或其它依恋对象求助,父母应对儿童的哭、笑、发声等信号敏感,并做出恰当的、积极的反应;要指导儿童的时候用热情的语气和温和的要求;在适当的时候用肯定的语气支持儿童的行为,这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长期的效应。当他们感受到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出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在以后的生活中父母得首先想办法满足或者弥补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级的需要才能产生;其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社会化的发展,每天父母要留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最后,父母要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想法,多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4 结 论

本研究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马斯洛的基本需要理论。在小学儿童生理满足基本得到满足的今天,安全需要被忽视后,会给小学儿童的成长带来极大的情绪调节控制能力。

研究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对情感能力的影响,首先有助于了解儿童存在的被父母无形或者有形的忽视,从而给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开辟新的路径;其次,还有助于了解儿童情感能力的发展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也充实了对情绪智力的研究。研究不足在于只是初步探索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中的安全忽视对其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被试选择尚缺乏代表性,这为以后的研究也指明出路:探索儿童忽视和行为表现之间各种中介或调节条件。

(论文贡献者:舒敏,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1]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01281.html

[2]雷张慎佳.忽视儿童也可以致命[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0-12

[3]潘建平.中国儿童忽视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61-164

[4]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39-1241

[5]陈晶琦.我国儿童忽视问题的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10

[6]Tanner K,Turney D.What do we know about child neglect: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cial work practice[J].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2003,8(1): 25-34

[7]Hildyard K,Wolfe D.Cognitiv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child neglect[J].Child Abuse Negl,2007,31(8): 895-907

[8]Golden M H,Samuels M P,Southall D P.Ho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neglect and deprivational abuse[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03,88:105-107

[9]潘建平,杨子尼,任旭红,等.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的研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33-36

[10]潘建平,张松杰,王维清,等.中国农村3~6岁儿童忽视量表的编制及常模制订[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16-21

[11]潘建平,曹春红,张华,等.中国城市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2010,21(4):397-401

[12]李小光,周守珍.流动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409-1411

[13]竺培梁,卢家楣,张萍,等.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6):1329-1333

[14]卢家楣,刘伟,贺雯,等.我国当代青少年情感素质现状调查[J].心理学报,2009,41(12),1152-1164

[15]杨世昌,杜爱玲,张亚林,等.儿童被忽视量表在湘潭地区871名儿童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2):819-821

[16]周蜀溪,郭英,张妍.小学生情感能力结构模型的建构及其问卷编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9(9):82-86

[17]刘婷.幼儿心理安全需要及其满足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08,22(11):132-134

[18]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22

[19]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2005,28(5):1246-1249

[20]肖长根,唐秋萍,邓云龙,等.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00-202

猜你喜欢

量表儿童情感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