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的逐梦人

2015-03-26李序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办学校长学校

李序

采访晁明芳校长并不顺利。

初次联系,电话打过去,无人应答。我随即发了条短信,告知我的身份及意图。之后,是漫长的等待,直到当晚10点半才收到她的回复——原来,她一直在教育局开会,之后又匆匆赶到医院照料生病的父亲,刚刚腾出空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多次打电话给她,依然无法确定有相对宽裕的采访时间。晁校长的繁忙超出了我的想象:学校临近期末,各项事务千头万绪,多种考核应接不暇,加上她还要准备省级名师的答辩……每每听到话筒那边略显疲惫的声音和言辞恳切的道歉,我反而因自己三番五次的叨扰而心存内疚。

但不管怎样,信息还是在不断地显现、聚拢。她对我谈起她的理想、她的情怀,还有她的种种酸甜苦辣,语气温婉而坚定,娓娓道来。她的教育梦想与教育人生也在我的眼前渐渐地清晰起来。

晁明芳,现任鹤壁市湘江小学的党支部书记及校长。17岁师范毕业初登讲台,至今已26年。她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科室主任、教导处主任、副校长、校长。她的专业成长原点毫无疑问是教学与课堂,这也正是当今中国校长基本的成长路径。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她深谙教育的真谛与规律,而三代为师的家庭背景,更让她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拥有了一份坚定的信仰。

湘江小学创办于2008年5月。这也是晁明芳校长生涯的起点。短短6年时间,这所名不见经传、生源一度紧缺的新校,一跃成为鹤壁教育的名片:

在校学生从当初的308人激增至3200多人,办学规模从8个班扩张到48个班;在全市率先成立校园艺术团——太阳花艺术团,并成功登上央视舞台;成立了泥猴张少儿艺术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书香校园” “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而晁明芳也因此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教改先进个人、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级名师等诸多殊荣。

著名教育家冯恩洪说过:“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校长的眼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高度。”学校管理,说到底是对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的落实,而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的厘清和确立,则取决于校长的眼界与思路。探求湘江小学一路攀升的原因,解读晁明芳的职业生涯,自然不可能忽略这些要素。我们之间的对话很自然地就此展开。

记者:新建学校到底应该从哪里起步,恐怕首要的问题还是要先完成学校文化与价值问题的顶层设计,为学校的现实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寻找坐标和路径。当初你是如何完成这些的?

晁明芳:学校快速的成长得益于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我们确立的办学思路。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位师生获得幸福。具体地说,就是要以优美的校园文化让师生感到愉悦幸福;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增强师生的幸福感;用完善的管理、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互动,保障师生的权利和幸福;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身心快乐、健康成长,教师身心愉悦、勤奋工作的幸福氛围!就学校教育而言,要让学生经由自我实现获得幸福,就需要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张扬其生命的美丽与精彩。这是我们最根本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记者:以体育艺术作为办学的突破口,有序推进学校特色建设,长年坚持并取得成效。这是当初你摹画的发展蓝图。实践证明,这最终形成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晁明芳: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泥塑文化和豫剧文化,由此促进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比如跳绳、自编健身儿童操、呼啦圈、抖空竹等活动,让校园充满了生命活力。泥猴张少儿艺术学院的泥塑、泥陶的创作和小七品芝麻官豫剧社的豫剧表演,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和开发。最终,这些都演化成最美丽的校园表情: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这里快乐无忧地生活,蓬勃舒展地成长。

记者:据我了解,你特别注重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互动。学校的大多数孩子你都能叫出名字来?

晁明芳:“走进学生,走进课堂”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几乎每天早上,我都会站在校门口,拉拉低年级孩子的小手,摸摸中年级学生的脑袋,拍拍高年级学生的肩膀,回应他们的问候,称赞他们的优点,让每个孩子都有好心情。早读时,我会挨个儿到每个班级看看,给走神的学生一个善意的提醒,给认真学习的孩子一个鼓励的笑容。让每个学生感到我在随时关注他们。每天课间操后,我还要站在国旗下面,对全体学生做5分钟的德育演讲。正因为天天巡视,经常听课、检查作业,学校3000多名学生,我能叫出至少一半以上孩子的名字。每当叫出学生的名字,夸奖或鼓励他们时,我都能感受到这些学生的惊讶、自豪与幸福。而此时,我也会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

记者:“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这应该是你乃至很多校长的教育理想与追求。那么,作为校长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晁明芳:每天看着学生灿烂的笑脸,听着学生一声声“校长好”的稚嫩声音,听着孩子们课堂上精彩的发言及舞台上美妙的歌声,看着他们曼妙的舞姿和幽默的小品,孩子们呈现出来的巨大潜力让我感到欣慰和幸福。特别是收到毕业学生的信或者他们回母校来看望我们时,我更感到幸福。

记者:当下,校长职业化、专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一个校长,不仅要用社会活动家的眼界,努力协调好校外方方面面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服务;更要用教育家的眼界,全身心地调动整合学校每个部门、每一个人的力量,做好学校的内部管理。对此,你是否感到压力很大?

晁明芳:这正是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原因。目前,学校离我的教育理想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论是校园文化的深度解读、管理体制的进一步规范,还是管理者的思路创新与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还有不少短板。作为校长,我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亟须充电,去储备更多的能量。最近,我研读了很多提升校长能力与水平的书,如《官德》《校长最需要什么》《做一名书生校长》《高绩效领导力》等,很受启发。

记者:这几天,通过多次沟通,我对你这种全天候、超负荷的运转状态,深有感触。这是你的常态吗?家人是否能理解?

晁明芳:说实话,这么多年我很少在晚上9点之前回家。丈夫工作也很忙,经常会加班加点。儿子刚上高一,我很少有时间给他做顿饭。倒是他在买盒饭时,总不忘给我带上一盒。我父母原来都是教师,自然能体谅我的不易。平时如有空闲,我会去市里的女子合唱团练歌,或者参加“鹤之声朗诵沙龙”,调剂一下心情。这些年,亲人们给了我充分的理解与支撑,倒是我欠他们太多了。希望以后能有所改变吧。

记者:对未来,你还有哪些人生规划?

晁明芳:具体地说,第一,让湘江小学所有的师生员工都能充满激情活力、身心健康、视野开阔,做到快乐地学习、智慧地工作、优雅地生活。第二,写一本教育故事《初当校长这几年》。第三,希望儿子健康快乐地上完高中,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今年暑假,一定陪孩子去想去的地方玩玩。

后记:

富有激情、睿智、坚定果敢,理想主义,充满正能量……走近晁明芳的人,几乎都会如此评价她。她的这种特有的精神气质也影响着学校文化与生态的基本底色。自然在她的身边,汇聚了一批如她一样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勇于突破的逐梦人。他们正在这里创建着一所师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发展的乐园,也给自己的人生和心灵搭建着一个完成教育使命的平台。他们一起在教育的“麦田”里守望,一起在改革的路上努力而幸福地行走,分享着职业的尊严与荣耀。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办学校长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