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首次参加环太平洋军演

2015-03-25马尧

世界博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海权军演太平洋

马尧

自从韩国“天安舰”事件爆发以来,亚太地区的海洋开始成为世界媒体的关注焦点。俄日南千岛群岛争端、日韩独岛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及钓鱼岛之争、美国“重返亚太”并调整海军兵力部署……太平洋及其周边海域已经成为大国角逐的舞台,成功地一次又一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进入今年7月以来,这里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2014年度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在此进行,中国与文莱首次派舰参演。

演习时间地点大有玄机

这次中国海军参加2014年度环太平洋军演,无论是时机,还是地点都值得玩味。就时机而言,冷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目标以及军事战略等多方面的原因,中美在海洋这个连接双方的地理空间的矛盾有增无减。

2012年9月,日本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后,美国很快宣布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不持立场,并敦促双方和平解决争端;当年11月,美国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立场,并毫无理由地指责中国采取攻击性行为;2014年4月,美日首脑会晤时,美国再次重申了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适用对象的立场,引起中国强烈不满。针对钓鱼岛危机引发的地区紧张局势,美日两国的军事合作力度不断增强。

双方除频繁举行针对中国的联合军演外,美国还通过在日本部署F-22战斗机、无人侦察机以及X波段雷达等手段提升其对地区事务的干预能力,以制约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权发展。在中国极为愤慨的日本解禁自卫权问题上,美国采取了纵容的态度。在南海问题上,美国通过军事、法律和外交等手段不断对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举动进行干扰,甚至是干预。

在军事上,美国仅在2011年6月和7月就与多国举行了四场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分别是6月14日的美国与东盟六国联合军演,28日的美菲军演,7月9日的美日澳联合军演和15日的美越军演。在法律上,不断对中国“九段线”的合法性及正当性提出质疑,并频频抛出所谓的航行自由权问题,污蔑中国违反相关国际法。在刚刚结束的南海“981平台”事件中,美国偏袒越南,要求中国撤出平台。

中国这个时候高调参演,确实令人感到意外。在地点上,此次中国参加军演的地点是太平洋。二战以后,太平洋地区的迅速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舆论普遍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太平洋沿岸国家,尤其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地缘经济、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轴心正由往历了500年的大西洋地区逐渐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组成太平洋共同体的国家将替代欧美轴心,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至高无上的中心,因此谁控制了太平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这一新的地缘政治观点,已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太平洋又是连接中美两国的唯一地理媒介,在中国加入在此举行的多国联合海上军演,其意味深远。

海洋治理成为国际政治重要议题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选择这样一个时机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平洋军演反映了海洋战略地位的上升,反映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更反映了当代中美海权关系的实质。具体而言,此次军演主要说明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上升。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0.8%,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海洋是世界贸易的主体,80%的货物运输依赖于海洋。当今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危机是困扰人类发展的三大难题,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向海洋发展成为世界大趋势,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可以预见,海洋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海道的利用价值,势必成为各国激烈争夺的重要场所。谁优先开发海洋,谁在海洋的研究和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谁将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强国,而开发与利用海洋成为滨海国家增强国力的重要条件。

海洋的重要性在不久的未来与其说是下降不如说是呈上升趋势。资源的价值正如人口增长一样增长,作为运输的手段,海洋将保持凡事都依靠海洋的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地位。作为一个物理及人文环境,海洋将帮助塑造未来的世界。海洋是全球商业和文化的良好媒介,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海洋也成为全球性问题的发源地之一,诸如海上恐怖主义海洋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治理、海上犯罪问题等等。如何对海洋进行治理是摆在全世界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面前的一道难题。海洋治理正日益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

2014年环太平洋军演共有20多个国家参演,规模空前,亚太地区的大国除俄罗斯外悉数派舰参与,且演练科目涵盖传统安全(防空、反潜、反舰、登陆、扫雷)以及非传统安全(反海盗、反恐、护航)领域。这充分反映出各国对海洋战略地位提高的认识。

海军外交成为重要外交形式

其二,世界海洋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慢慢发生变化。按照地缘政治学家的划分标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三类:海权国家、陆权国家和陆海复合型国家。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分别是这三类国家的代表。以往的世界海洋地缘政治格局中,是美国一家独大,海洋,特别是太平洋在冷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美国的内湖。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快速成长,“海洋强国”的战略步伐日益加快,美国的实力相对衰落,并且双方在海洋治理,特别是提供海上公共安全产品方面有共同利益,具体而言,美国开始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这种承认反映在海洋领域就是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平洋军演。可以说,当今的世界海洋地缘政治格局中,太平洋是轴心地带,中美是两个最主要的棋手。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三,海军外交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外交形式。海军外交是一个相当新的名词,是指一个国家用来影响另一个国家行为的一系列措施中危险性较小的海上活动。在冷战结束后,武力手段适用范围日益缩小且海洋战略地位日益上升的背景下,海军外交显得越来越重要。endprint

海军作为一个国际性军种,在实施海军外交行动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海军用于外交,能够以不侵犯别国领土、领空主权为前提,而陆军则无法随意跨越国际边界。空军虽有战略机动能力,但其留空时间不可能长期持续,因而也受到极大限制。海军不仅能够对危机迅速做出反应,而且往往可以在不引起国际纠纷的情况下调整反应的力度和方式。正因为海军具有上述优势,所以被很多国家广泛运用于国家外交。

海军外交的形式包括海军援助、海军舰艇访问、海上军事演习、海军领导人互访、其他海军人员交往等。此次环太平洋军演即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海军演习。参演国包括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其中中美是竞争与合作关系;中日有历史积怨且关系正处于严重对立阶段;美日是军事同盟关系;中澳是贸易伙伴关系……这么多国家亲疏不同,关系不一,但都同时选择了以海军作为外交工具,把太平洋作为外交舞台,显示出海军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新型大国海权关系

其四,中美海权关系是史无前例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尽管中美在海权领域有着种种矛盾与摩擦,但是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美之间不再像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围绕夺取海洋的控制权而爆发“湿冷战”。经济领域的相互依赖以及核武器的相互威慑使得双方在处理问题时留有余地;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兴起和共同提供海洋领域的公共安全产品的需要使得中美在海权领域有了合作的必要。

就中国发展远洋海军而言,美国可能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拥有巨大的远洋能力,但是在无法阻挠中国发展的前提下,美国可能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中国在它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内进行发展,因为这不仅会使美国对局势拥有最大程度的掌控权,而且也将向美国表明中国进行外向型发展的决心,而后者同样也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决心。

就建设“蓝水海军”战略而言,中国作为大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自然需要对其海上交通线和邻海与近岸海洋国土加以保护。如果说,美国因中国建立“蓝水海军”而对中国缺乏战略互信,那么一个正在迅速崛起而又没有“蓝水海军”的中国,对于作为全球超级大国而又在太平洋地区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将同样本能式地缺乏战略信任。

理想的境界是:作为大国的中美两国,都拥有“蓝水海军”,但又保持基本的战略互信。客观地看,也许只有中美双方均拥有“蓝水海军”,中美的军事互信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而这次中国海军参加美国主导的环太军演正是这种趋势的反映,也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的开端。

2014年度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已经缓缓拉上帷幕。尽管主基调让人振奋,其中依然有些不太和谐的音符,比如联合防空演习、联合登陆演习、反舰演习等主要的传统安全科目就是由美日澳等西方国家进行而不让其它国家参与,让人隐隐看到美苏争霸海洋时“湿冷战”的幽灵若隐若现。如何让海洋真正成为人类共同的资源宝库、沟通纽带和财富通道,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展望未来,太平洋名符其实的一天终将到来,热爱和平的人们总是会希望那一天来得不太晚。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权军演太平洋
冬季军演
俄部队军演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决胜太平洋
军演的秘密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军演那些事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