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的“学习单”运用探索

2015-03-24陈红芬

课外语文·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习单略读课文以学定教

陈红芬

【摘要】我们的教学主张“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课堂必须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略读课文就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的语言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在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各类“学习单”:“课前巧用预习导学单”“课中妙用学习理解单”“课后善用阅读拓展单”,让不同类型的学习单轮番助阵,呈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彩课堂。

【关键词】学习单;略读课文;以学定教;生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略读课文,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以及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和精读课文想比,略读课文更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课堂时机。然而在我们的略读教学中,常常出现两个极端:一个倾向于“略”,蜻蜓点水般略过全文,学生还茫茫然,课就结束了;另一个则倾向于“学”,教师把略读课上成精读课,细细讲解,仔细分析,课结束时,学生依然没有提高阅读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巧用“学习单”,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不同学习时机,有效运用不同类型的学习单,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提升了略读教学的价值。

一、课前巧用“预习导学单”:任务驱动,网罗阅读资料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如何让这个预习环节有效?这就需要“学习单”的提点。这时“学习单”的合理运用,达到任务驱动,学生在预习时,知道要做什么,课前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大量搜集、整理阅读资料。

(一)整合单元学习的内容,寻找相关主题的资料

纵观我们的教材,不难发现,单元课文以主题组合,围绕主题选编课文,围绕主题安排各项学习内容,前后学习活动互相联系,每组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结构体系的封闭、零散和乏味,富有吸引学生参与的魅力。

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编排上,就是紧紧围绕毛主席这一光辉形象展开的,其中的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涵盖了精读课文所未涉及的毛泽东作为一位父亲、一位虽身居高位却不自傲,与乡亲们平等相处的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面对类似的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整合这个单元的内容,课前设计导学预习单:

第八组课文学习预习导学单

同学们,我们将进入第八组的课文学习,这一组课文都是围绕伟人—毛泽东展开的,你想了解毛主席吗?那就让我们在课前去搜集资料吧!

1.收集伟人故事,我们要开展一个故事交流会,说说我眼中的毛主席。

2.收集伟人传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制作出介绍伟人的展板。

3.收集毛泽东的诗歌,感受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像这样内容相似的略读课文,我们就可以利用课前预习导学单,将整组课文整合起来教学,同样让学生收集资料也可以在单元学习前准备。既为精读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略读课上发表各自的见解作好铺垫。

(二)依托单元学习的主题,寻找相关内容的资料

如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两篇略读课文更是将母爱的不同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的慈母心肠,那样的冷漠之爱,无不是母亲内心情感的深刻表露。如果学生在学习这组课文前,先有了同一主题的阅读,相信会对这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将会对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更好地体会爱的深沉与丰厚。

所以在学习前我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预习导学单:

第六单元学习导学单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走进一组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课文,学习本组课文前,请你先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会有专场交流哦。

1.请你找找历史名人中体现父母之爱的事故。

2.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父母之爱”的具体表现。

3.请你阅读现代最让人感动的“父母之爱”的典型事迹吧。

本张导学单,通过历史名人、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最典型事迹等多方位去感受“父母之爱”的主题。阅读生活化,也是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才更加打动学生,使他们乐意去参与各类阅读活动。

(三)整合单元学习的方法,寻找相关方法的资料

如果说,内容和主题都是让学生拓展内容方面的课外资料,那么在方法层面,不同单元主题中的略读课文,它都是本单元学习方法的一种输出。

在教学第九册说明文略读单元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前导学单:

第三单元学习导学单

同学们,我们即将走进一组说明性的课文学习,学习之前,你还能回忆我们之前学过的说明文的学习方法吗?那就请你翻开《妈妈的账单》再去好好感受一下吧。

《妈妈的账单》,它就是通过彼得与妈妈两份账单的鲜明对比来体会文章的情感。为本组的略读课文《松鼠》和《假如没有灰尘》埋下伏笔。温故而知新,将学过的说明文重读,让学生去重温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而为本组课文的学习,留足了交流的空间。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主题,给学生留下的是不同的预习要求,我们的“学习单”一定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阅读的能力之一就是看学生是否具有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大量的预习训练中,根据“学习单”去搜索,我相信,学生在搜索、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将与日俱增。

二、课中妙用“学习理解单”:把握时机,凸显自主学习的精彩

如果说课前的预习为学习课文积蓄了力量,那么课中的“学习单”就是蓄势待发的动力所在。研究略读课的价值,我发现,略读课的价值是实现“内容理解上求略”“重点感悟中求精”“语文实践上求丰”。发现了它的价值,我们就应势利导,巧妙把握“学习单”的运用时机,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性。

(一)导学处运用“学习引入单”,略读课文在理解上求“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在略读课文内容理解上,不能精研细读、面面俱到、求全求深,正所谓“精读得法,略读得益。”要让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教学中所获得的浏览、默读等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把握大意、有所感悟。

因此,我在教学《最好的老师》设计了如下内容:

《最好的老师》学习引入单

1.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怎么样的老师?

2.怀特森老师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

3.怀特先生是不是最好的老师?

4.你喜欢这位老师吗?

让学生围绕这四个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主要问题通过自主阅读、划划写写、讨论交流、简要复述等方法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生本课堂,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环节,对于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读懂文章大意即可。

又如《最后一分钟》在导读时,设计这样的“学习单”帮助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学习方法。

《最后一分钟》导读学习单

1.请你读读全文,说说课文的最后一分钟是指 年 月 日 时 分至 年 月 日 时 分。

2.用①②标出阅读提示中的学习任务,用“—”画出学习方法。

3.读完文章,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四人小组可先交流。

像这张学习单,不仅让学生了解学习的任务,还教给了学习的方法,除了学习提示中说的还可以进行四人小组的交流学习。这样的略读教学,才是真正隐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留足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二)重点处运用“学习感悟单”,略读课文在感悟上求“精”

略读课文不能上成精读课,但也不能走马观花,只停留在初读的层面上草草了事。在课文的精彩、重点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否则就成了“泛读”。在略读教学中,字词不作为重点,但是在《最好的老师》一课中“侃侃而谈”却是理解的难点;“出人意料”虽然不难理解,却“牵一发而动全身”;“迷信”虽然耳熟能详,却容易产生歧义。

因此,笔者又设计了如下学习单帮助学生理解:

《最好的老师》重点感悟“学习单”

1.“侃侃而谈”我能给它换个词 。

2.“出人意料”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你能结合课文来说说吗?

3.“迷信”这个词常出现在生活中,但课文中的“迷信”指的是什么意思?

4.实话实说:请你根据“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通过“举象”、结合语境、词语替换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不仅难读,而且表达方式特别,于是,我择难练读,并设置“实话实说”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个性表达,反复品味。本课的重点就在这样的“学习单”的引领下,学生们顺利突破。

(三)迁移练习中运用“学习迁移单”, 略读课文在实践中求“丰”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所以略读教学“略”的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应该做到“教略而学丰”。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书写感受、讨论交流等方法读懂文本,真正让略读课文是“自主、实践、探索”的学习实践场。这就需要我们在迁移练习中运用“学习迁移单”。

(1)迁移练习在内容延伸处。

如要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带领学生品读了三个“我的母亲”,让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后,设计如下学习单:

《慈母情深》迁移练习学习单

同学们,请把此刻你最想对母亲说的话写下来吧,可以写你的伤感,可以写你的内疚,可以写你的幸福、决心。但是有个要求,在你的话中,母亲词语必须出现3次以上。

(2)迁移练习在表达精妙处。

如在教学《刷子李》时,学习完了刻画人物(刷子李)中最主要的手法是细节描写,该让学生操练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学习单:

《刷子李》学习迁移单

同学们,现在刷子李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那么请你学习课文中“抓住细节描写”的手法,来写一写你身边的同学,认真描写他的特点,不要写姓名,让大家来猜一猜吧。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抓住细节描写,把同学刻画得很生动,所以这也成了课堂中的一个高潮,一个亮点,也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交流环节。一次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三、课后善用“阅读推荐单”:自主选择,延伸阅读兴趣

略读课文在课堂上实现了略中有精,精中有悟,语言内化,实践丰富。当然也不能小看了课后的拓展阅读。很多略读课,结束时老师都会布置去课外阅读推荐的文章或书籍,相信推荐得好,一定能为课外阅读增添力量。

推荐同作者作品:

在此,我们还是请“阅读推荐单”帮忙,延伸这份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刷子李》后,我们可以设计学习单:

阅读推荐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刷子李吗?冯骥才爷爷还为我们描写了很多这样的人呢,有《泥人张》《快手刘》等,他们都被收藏在《俗世奇人》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奇人怪事,那就赶快读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吧。

像这样的带有激发性的语言,再加上课堂上精彩的学习,我相信学生就有了阅读期待,自然阅读的兴趣就深厚,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会去阅读这本书。

推荐同类主题作品:

有时,我们还可以推荐同一主题的几本书,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去挑选,真正做到自主选择,读自己喜欢的书,读整本的书。

“学习单”在第三学段略读课文中的有效运用,提高了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略读教学的价值,形成了阅读课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单”是“以学定教”教学理念下有效的学习辅助单,为学生的发展,课堂的提升,展示了其应有的魅力与价值,期待开发它更多、更广泛的运用价值。

(编辑:董 娇)

猜你喜欢

学习单略读课文以学定教
“学习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