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5-03-24洪慧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肠炎服药个性化

洪慧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温岭 317500)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洪慧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温岭 31750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于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者64例,男女比例为36:28,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再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的疗效,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中,利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对于小儿肠炎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小儿肠炎;个性化护理;治疗依从性

小儿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其发生时间多为夏秋两季,患儿的临床症状有发烧、腹泻以及呕吐等,患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儿童自身消化和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在受到外界细菌病毒或其他因素干扰后引起肠内环境变化[1]。小儿肠炎经常会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造成患儿出现休克症状,严重者会死亡。因此,提高对小儿肠炎的治疗效果就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者64例,其中男童,36例,女童28例,年龄在3个月至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1±1.13)岁,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其中观察组男童18例,女童14例,平均年龄为(3.21±1.14)岁,对照组男童18例,女童14例,平均年龄为(3.21±1.12)岁。在64例患者中,有40例患儿出现轻度脱水,20例患儿表现出中度脱水,还有4例患儿是重度脱水。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儿均为急性肠炎;(2)表现有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3)病程在5-10天之间。排除标准:(1)慢性肠炎患儿;(2)病程小于5天或超过10天患儿。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基本的针对性常规治疗,服用抗感染和消炎药物,并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1.2.1.1 皮肤护理护理人员要做好患儿日常皮肤清理工作,如果患儿行动不便时,需要定期对患儿进行翻身,并将其及时处理排除的大便,勤换尿布,使患儿皮肤保持干燥清洁;如果患儿有局部皮肤发红时,需用温水清洗,然后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同时,在患儿大便后,利用温水清洗患儿臀部,并用干净尿布吸收皮肤上的剩余水分,以保证患儿臀部的皮肤的清洁;如果患儿的臀部皮肤出现破溃,利用烤灯烤30分钟,距离控制在1-1.5尺,同时用棉签吸干渗出液,最后用鱼肝油涂抹破溃部位,频率为2次/天。

1.2.1.2 呼吸道护理让患儿平卧在病床上,且其头偏向一侧,以利于患儿呕吐物的顺利排出;如果患儿受痰、呕吐物等影响出现呼吸困难时,要及时吸痰和清除呕吐物,保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在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对其供氧,防止患儿出现窒息休克[2]。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1.2.2.1 环境护理干预病毒细菌感染是小儿肠炎发作的主要病因,所以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对于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环境护理干预中,首先要经常给患儿病房通风和消毒,确保患儿所处环境的清洁;其次,还需要合理地调整病房的空气湿润度和温度,给患儿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患儿心情愉快,来促进患儿自身机能的良好运转。

1.2.2.2 饮食护理干预当患儿表现出严重的下痢症状时,需要对患儿进行禁食,时间约为6-8h,时间不宜过长;待患儿肠道休息恢复后,下痢症状减轻,再服用流质易消化失误,比如脱脂奶粉和米粥等,同时注意维他命等元素的补充。但是患儿如果是处于哺乳期时,由于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帮助患儿提高其免疫能力,所以无须对患儿禁食。在此期间,家长与护理人员要做好患儿补水工作,以保证患儿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1.2.2.3 药物护理干预在小儿肠炎治疗过程中,药物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患儿群体的特殊性,其极容易出现对医护人员的排斥和恐惧心理,当医护人员给其用药时,产生躲避或抵制现象,给按时服药造成阻碍,使得药物治疗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施护措施来进行干预,提高用药效果。(1)在给患儿服药时,护理人员可以同时给患儿讲故事或玩游戏等方式,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服药流程。(2)护理人员要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工作,利用患儿对家长的依赖和信任心理,让家长通过鼓励或奖赏等方式帮助完成给患儿服药的工作。(3)儿童大多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护理人员可以利用此点,选择能够配合其顺利完成服药工作的患儿,在患儿间做打针服药的示范,消除其他患儿的害怕、抵触心理,让其产生模仿、依从意识,进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3]。

1.2.2.4 心理护理干预患儿还不具备完整成熟的思维能力,在患病后会加深对父母的依赖程度,父母的表现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父母的工作,消除患儿父母紧张情绪和精神状态。护理人员需向患儿父母介绍患儿发病情况、原因和治疗措施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解除对其担心,让其充分掌握患儿的整体病情,积极与护理人员配合做好各项治疗工作,并稳定患儿的情绪,使患儿愉快地接受相应的治疗。

2.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比较在观察组32例患儿中,有30例患儿能够主动服药,只有2例还需要强制服药,所有患儿家长对于护理工作评价都为满意。而对照组中,只有21例患儿能够主动服药,剩余的11例还需要强制治疗,且大多患儿家长对于小儿肠炎相关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对此病的预防信心。

2.2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32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平均治疗时间为5天,且没有出现复发病例,治愈率为100%;而对照组32例患者中,虽然也全部治愈出院,但有2例出现了病情反复,治愈率只为93.75%,且其平均治疗时间比观察组多2天。

3.讨论

小儿肠炎多是由于肠道内病毒感染和肠道外感染而引起,会使患儿出现脱水、腹泻等症状,不仅会造成患儿的身体虚弱、健康情况受到影响,还会给患儿造成极大的痛苦[4]。出于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因素,患儿对于病痛的忍耐能力与其他群体有所差距,多会表现出哭闹、烦躁等情绪,躲避甚至是抵制治疗,给其病情恢复造成较大阻碍。因此,有效地提高患儿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对于提高小儿肠炎治愈率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上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方式。由此可知,利用个性化护理的方式,能够使患儿及其家长积极配合治疗,提升小儿肠炎患儿治疗的依从性,也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的疗程,减轻患儿的痛苦。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对于小儿肠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措施。

[1] 蒋梅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7956-7956.

[2] 钱海燕.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综合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4,(17):342-343.

[3] 乔木.小儿肠炎的临床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57.

[4] 王晓克 .蒙药小巴特日-7味丸治疗小儿肠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3):80.

R516.1

B

1009-6019(2015)07-0240-01

猜你喜欢

肠炎服药个性化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服药先分阴阳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