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效果探究

2015-03-24赵娜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脐部脐带新生儿

赵娜

(阿城区人民医院儿一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新生儿的脐带在母体内的时候,是母子物质交换的桥梁,但随着新生儿的诞生,作为个体存在的新生儿获取能量、营养等就不再依赖于脐带,此时的脐带就失去了意义,就应被剪去。但剪掉脐带时,留下的创面使得病原体、微生物等更易侵染新生儿。所以关于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是新生儿日常护理的重要部分,如果在新生儿出生后,对其脐带的护理方法不当,则会导致新生儿的脐带发生炎症,严重的话将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2015年的新生儿作为研究,且每个月的新生儿数不少于50名,即总数不少于六百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新生儿数分为两组进行探究,且要求每组的新生儿在各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分娩的方式、体重多少、是否患病等,排出了这些干扰因素后,才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对于两组新生儿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将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的几分钟内,擦干皮肤并用碘液进行脐带部及其周围的消毒作用。并在脐根部进行结扎,在距离结扎部大约一公分处进行脐带的剪断处理。在挤出残留血液之后,用脐带贴加压包扎脐带。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即每天沐浴后及下午用2%碘酊和70%酒精消毒脐部,依次为脐带根部、脐带、周围皮肤的顺序擦拭,直到脐带自然脱落,切勿用棉花灰、滑石粉之类涂敷,以免发生感染。此外的第二组为实验组,前面步骤都一样,但是在洗澡后采用暴露法即不用纱布覆盖脐部及不包扎脐带,以利于其干燥。出生后两到三天消毒脐根部及其周围,消毒范围约为十公分。并用钝头剪刀从不同方向沿着脐根部呈浅圆锥型修剪残留的脐带,且勿一刀剪平脐带,消毒后用脐带包包扎,每天观察并更换脐带包。[1]

1.3 观察指标

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脐部的卫生,要观察清洁干燥、脐窝渗液、渗血、脐周皮肤破损、脐带自然脱落时间、脐炎发生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的新生儿的脐部在创面渗血、潮红、以及粘液的分泌物的发生率都要大于观察组。这样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来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对于新生儿的脐部来说,在母体内是母体与子体之间的物质交换的通道,但是在分娩之后,剪断脐带所造成的创面就会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对象,新生儿脐部断端是开放性的创口,而且新生儿的脐部断端内蕴含丰富的血管,但是它的防御功能较差,是细菌容易滋生的部分,这样极其容易发生局部感染,导致新生儿脐部发炎,有的感染严重者可能会发生败血症,进而继发腹膜炎,甚至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关于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于护理来说,都需要医务工作者的细心呵护,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不注意都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灭顶之灾,而新生儿的护理就应该比其他护理更加小心仔细,作为临床产科护理的重要工作,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目标就是要保证新生儿的低感染率和高的自然脱落率。只有在这样的目标保证下,才能使得新生儿健康茁壮地成长。脐带脱落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端在血液供应停止一到两天之内脐带干枯后逐渐脱落,保持脐残端清洁干燥与脐部护理有密切关系。而脐带部位在愈合的时候,有个最主要的感染时期,就是脐带部位的潮湿期。对照组在使用护脐贴包扎脐部时,会导致脐部局部的不透气情况、容易出现渗液等加深脐部潮湿的情况,这些都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新生儿脐部的感染。所以,在脐带部位愈合的潮湿期之内,加强关于潮湿期的护理才是关键。正所谓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在新生儿脐带部位愈合的潮湿期内控制住病变情况,这样一来就在源头上解决了问题。同时,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也是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以及相应并发症的关键。对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所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在实际临床上所达到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采取脐带包扎法以及暴露脐带法虽然说在护理方案上都可以作为护理的手段,但两者相权取其益,将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在结果上,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明显大于常规护理法的对照组。下面笔者来浅谈下两者护理方法具体的差异性,作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来说,护脐贴包扎即脐带包扎法不利于对于脐部局部情况的观察,脐部被遮挡的时候,由于看不清脐部的具体情况,一旦家长的处理不当,这样一来如若不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而会耽误脐部愈合的情况。而实验组采取了暴露法即护脐贴不包扎法,这样的方法,对于预防脐部的感染具有深刻的意义。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持了脐部与外界之间的通气;有利于减少脐部的潮湿,降低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炎症的几率;会使得结痂的速度变快,从而加快新生儿脐部的愈合速度;有利于脐带的自然脱落。所以,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的脐带护理最有效、最快速的就是采取脐带包扎法即暴露脐带法,这样有效的脐部护理,可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感染及病死率。采用此种方法之后,对于医院来说也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节约成本;对于新生儿家长来说也更加满意,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2]

结语:

新生儿的到来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但我们在庆幸新生儿诞生的同时,也要注意关爱、保护好新生儿的健康安全。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对于脐带不再具有依赖性,因此新生儿出生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断脐带,在脐带剪断之后,就要格外注意新生儿脐带的脱落护理,一旦护理不当就会导致新生儿感染炎症,严重的话甚至威胁生命,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对于脐带部位的护理不可小觑。最后从本文可以得知,采取暴露法是目前进行脐带的护理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叶爱彬,罗淑媚,范杏娇等.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0):112-113.

[2] 王芝兰,郭庆玲.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09-110.

猜你喜欢

脐部脐带新生儿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