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常法与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

2015-03-24刘世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0期
关键词:医学科呼吸机耐药

朱 英,刘世英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641000)

五常法与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运用

朱 英,刘世英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641000)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重症医学科医院内感染,为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和对策。方法运用五常法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指南设计的“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表”对2013年1~12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症患者进行预防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测,将监测结果与2012年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2012年,在手卫生、床头抬高、呼吸机外置回路的处置、选择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部位、使用隔离标识、戴口罩和手套、穿隔离衣、听诊器专人专用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201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五常法与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相结合进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能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依从性。

交叉感染; 五常法; 综合预防; 依从性; 监测; 重症医学科; 管理; 运用

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持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品质技术,近年来不少国内医院逐步开展五常法来改善医院环境品质,提高工作效率[1]。重症医学科是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护理人员多、操作多、医疗仪器多,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免疫力低下、并发症多、接受侵入性监护及操作多,医护人员皮肤及口咽部定植菌多,是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高度集中的场所[2],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防止交叉感染,本科在总结2012年预防医院内感染基础上运用五常法和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相结的方法进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重症医学科共监测患者1 351例,发生医院内感染85例,感染率为6.29%,中心静脉插管总天数3 900 d,中心静脉插管使用率为83.44%,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0,使用呼吸机总天数2 686 d,呼吸机使用率为57.47%,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22.34‰。

1.1.2 病原样本来源分布 2013年送检2 293件,主要来自痰标本及血液标本,分别占84.91%、12.21%,见表1。

表1 标本来源分布情况

1.1.3 标本病原体检出情况 送检的2 293件临床标本中分离出78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38株,占病原菌总数的94.37%,革兰阳性菌29株,占病原菌总数的3.71%,真菌15株,占病原菌总数的1.92%,见表2。

1.1.4 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临床分离出782株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674株,占分离病原菌的86.19%,多重耐药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占多重耐药菌的53.41%(360/674),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占多重耐药菌的19.29%(130/674),嗜麦芽假单胞菌占多重耐药菌的9.94%(67/674)。

表2 2013年病原体检出分布

1.2 方法 运用五常法将重症医学科床单元设施定置管理[1],统一编号包括:监护仪、听诊器、电筒、体温表、静脉微量泵、床旁安全隔离标示、床旁书写桌、免洗手凝胶等,保证一床一用一消毒,吸痰管、手套、心电电极片、定位放置,保证一次性用物一用一丢弃,实行护士长、专业护士和责任护士三级管理及督导。运用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表包括:“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依从性监测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依从性监测表、预防多重耐药菌依从性监测表”等来指导督促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由医院内感染管理科督导、护士长及科室感染质控组长监管,责任护士执行,并将监测结果与2012年同期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012年与2013年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与2012年比较,在发生医院内感染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4 3,P>0.05),而VAP率明显低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02 9,P<0.01)。见表3。

表3 2012年与2013年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2.2 2012年与2013年预防VAP依从性监测结果比较

通过采用五常法和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表来指导督促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后,在手卫生、床头抬高、呼吸机外置回路的处置依从性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呼吸机过滤网的处置方面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5)。见表4。

2.3 2012年与2013年预防CRBSI依从性监测结果比较 在预防CRBSI依从性监测中,按规定插管、手卫生、每天评估的执行率为100%,三通接头及辅料有血迹及时更换方面与20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1741,P>0.05),在置管的部位选择上2013年选择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部位的依从性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4 2012年与2013年预防VAP依从性监测结果比较(n)

表5 2012年与2013年预防CRBSI依从性监测结果比较(n)

表6 2012年与2013年多重耐药菌依从性监测结果比较(n)

2.4 2012年与2013年多重耐药菌依从性监测结果比较 在预防多重耐药菌依从性监测方面,使用隔离标识、戴口罩和手套、穿隔离衣、手卫生、听诊器专人专用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201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6。

3 讨 论

3.1 感染率 众多医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的聚集,使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高达26%[3]。五常法是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的方法,其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控制了医院内感染[4],从表3中可以看出,通过采用五常法和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表来指导、督促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后,2012年与2013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4 3,P>0.05),VAP发生率明显低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7.102 9,P<0.01),说明采用2种方法结合对重症医学科VAP的控制和预防有较好的效果。

3.2 VAP依从性监测结果 医务人员诊疗操作中洗手缺乏依从性和规范性,医疗设备特别是呼吸机清洁消毒不彻底是患者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严格隔离患者,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医疗设备彻底清洁消毒可预防医院内感染暴发流行;重症医学科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居多,口腔处于开放状态,唾液量和唾液中IgA的改变,使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5],分解糖产生酸的作用增强,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产生口臭,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发生[6],洗必泰(氯苯双胍己烷)对口腔细菌有杀灭、清除作用,使用0.12%洗必泰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做口腔护理能消除口腔异味,降低VAP的发生率[7]。本科通过采用五常法和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表来指导督促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后,VAP率从2012年的29.63%下降到2013年的1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2年未采用洗必泰行口腔护理,在手卫生、床头抬高、呼吸机外置回路的处置的依从性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呼吸机过滤网的处置方面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5)。护理人员应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重视呼吸机过滤网的处置,加强手卫生、床头抬高的执行率,降低VAP的发生率。VAP是一个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问题,医务人员是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主力军[8],提高预防VAP依从性是预防VAP的关键。

3.3 预防CRBSI依从性监测结果 由表5可见,在预防CRBSI依从性监测中按规定插管、手卫生、每天评估的执行率为100%,三通接头及敷料有血迹及时更换方面与2012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4 1,P>0.05),在置管的部位选择上2013年选择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部位的依从性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8 7,P<0.01)。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重点部门[9],CRBSI是一种重要的感染类型,而手的清洁和消毒是降低ICU CRBSI最基本、最简单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颈外静脉置管固定较困难,股静脉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血栓,锁骨下静脉置管易固定,监测中心静脉压准,但易形成气胸、心律失常并发症,具有一定风险[10]。本科低年资医生多,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相对较差,为了规避风险往往愿意选择股静脉置管,这样既增加了CRBSI感染的风险,又使得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依从性降低,通过采用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大大地提高了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依从性。由表5可见,三通接头及敷料有血迹及时更换的执行率有待加强;置管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仍然没有改善,护理人员必须在这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其依从性,从而减少CRBSI的发生。

3.4 多重耐药菌依从性监测结果 运用五常法和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相结的方法进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在预防多重耐药菌依从性监测中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对床单元设施编号和定置管理,保证了一床一用一消毒,一次性用物一用一丢弃,降低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由表6可见,在使用隔离标识、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手卫生、听诊器专人专用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总之,重症医学科是医院内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医务人员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依从性,运用五常法与预防医院内感染依从性监测相结合进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能有效地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医务人员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依从性。

[1]黄惠根.护理五常法手册[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1:7.

[2]王力红,马文晖,张京利,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与防控策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5):610-613.

[3]Erbay H,Yalcin AN,Serin S,et al.Nosocomial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e in a Turkish university hospitai,a 2.year survey[J].Inntensive Care Med,2003,29(9):1482-1488

[4]许惠琴.五常法在供应室管理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59-3460.

[5]邓洁,郑修霞,宫玉花,等.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23-625.

[6]刘正.口腔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4-135.

[7]刘雪,徐仲璇,李丽.洗必泰在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3):74.

[8]田维涛,彭颖,赵德军,等.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控制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29-330.

[9]赵洪峰,任淑华,董小勤,等.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14):63-64.

[10]李红英,秦广平.中心静脉置管术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4):15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0.063

:B

:1009-5519(2015)10-1591-04

2014-10-25

2014-11-28)

朱英(1973-),女,四川资中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mail:zhuying.826@163.com。

猜你喜欢

医学科呼吸机耐药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