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访视在产后延续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2015-03-24孙美霞魏琳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产褥期母乳喂养母婴

孙美霞,魏琳娜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400014)

家庭访视在产后延续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孙美霞,魏琳娜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400014)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服务在产妇出院后延续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阴道分娩产妇6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产褥期接受3次护士的家庭访视服务,对照组仅接受3次电话随访,比较两组产妇在母乳喂养、自护能力、产褥期精神状态、大小便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两组新生儿在喂养方面、脐部及皮肤护理、黄疸监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发现,观察组产妇发生乳房肿胀19例(6.33%)、乳头皲裂2例(0.67%)、产后焦虑抑郁3例(1.00%)、产后便秘3例(1.00%),对照组产妇发生乳房肿胀45例(15.00%)、乳头皲裂24例(8.00%)、产后焦虑抑郁13例(4.33%)、产后便秘12例(4.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方面,观察组出现皮肤湿疹2例(0.67%)、尿布疹4例(1.33%),未出现脐部问题及皮肤红斑,对照组出现皮肤湿疹10例(3.33%)、尿布疹14例(4.67%),出现脐部问题5例(1.67%)、皮肤红斑8例(2.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家庭访视能有效提高产妇及家庭成员对新生儿健康问题的处理能力,并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提高产妇自护能力,有效预防产褥感染,降低产后焦虑及抑郁的发生,是一项值得长期推广应用的产科延续服务。

产后保健; 家庭访视; 延续服务

21世纪随着健康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母婴保健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产褥期母婴属脆弱人群,存在着大量的健康问题[1]。如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后抑郁、产褥感染、新生儿脐部感染、新生儿尿布疹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产妇健康及婴儿喂养,不利于家庭和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又由于产科床位短缺,为了提高床位的周转率,本院产妇平均住院时间有所下降,因此,护理支持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实施。又由于产妇及家属缺乏科学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经验及知识,所以更需要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产后家庭访视服务,本文拟采用产后家庭访视与电话随访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2月接受3次家庭访视的产妇300例、新生儿300例作为观察组,将接受电话访视的产妇300例、新生儿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平均年龄(26.63±3.85)岁;平均分娩孕周(39.33±1.38)周;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339.93±437.56)g;两组产妇在分娩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访视人员 由取得护师以上职称、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护士及助产士担任产后家庭访视的指导员。

1.2.2 访视时间 产妇出院后3 d或1周内为第1次访视时间,出院后2、4周分别为第2次和第3次访视时间。

1.2.3 产后家庭访视护理指导内容 护理指导员采用“看、问、听、查、指导”的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护理指导,每次访视时对前次访视中存在的健康问题及进行的护理指导进行效果分析,第3次访视时评估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具体方法:看新生儿和产妇一般情况;生活环境、饮食、睡眠、大小便及有无异常情况;听产妇与家属提出的问题并耐心解答;了解新生儿体温、体质量、脐带、臀部及全身皮肤等情况;检查产妇体温、脉搏、血压、乳房、子宫、会阴伤口、恶露等情况;指导产妇产褥期护理(包括营养、卫生、避孕等);指导新生儿护理(包括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及新生儿喂养等相关知识与技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次访视后两组产妇产褥期健康问题比较 观察组乳房肿胀、乳头皲裂、产后焦虑抑郁、产后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乳汁不足、小便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褥期健康问题比较[n(%)]

2.2 3次访视后两组新生儿健康问题比较 观察组脐部问题、皮肤湿疹、尿布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红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健康问题比较[n(%)]

3 讨 论

3.1 产后家庭访视能发现和解决母婴健康问题 产后访视护理指导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能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医疗途径解决,还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2]。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3次上门访视产妇乳房肿胀、乳头皲裂、便秘者明显减少,新生儿出现脐部问题、皮肤湿疹、尿布疹、新生儿黄疸、皮肤红斑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因此,产后家庭访视对母婴疾病具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干预作用,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纠正影响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错误护理,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了母婴健康[3]。因此产后访视也是是产科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4]。

3.2 产后家庭访视能促进产妇及家属家庭角色的适应,避免产后焦虑、抑郁的发生 由于产妇大多数为初产妇,缺乏科学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经验及知识,加之剖宫产率增高、产妇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支持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提供,因此护理人员在产后访视时的护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5]。又由于初为人母的年轻母亲要适应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其往往缺乏必要的准备,更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更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关爱;尤其是产妇在哺乳期所承担的责任较大,因而极易产生焦虑、烦躁、委屈等不良情绪[6]。据调查15%~30%的产妇会发生产后抑郁,通常可在产后3~6个月自行恢复,然而部分较为严重的患者其抑郁症状则可持续1~2年[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焦虑和抑郁明显少于对照组。因此,作者认为分娩后大多产妇存在焦虑、压抑心理,但经过访视人员3次家庭访视进行护理指导、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后,能有效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境,提高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从而减少产妇焦虑、抑郁发生。

3.3 产后家庭访视能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访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技术好、服务态度好、责任心强,善于交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提供健康的卫生咨询服务,有较高的整体护理水平及丰富的专科护理知识,对访视中母婴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确保母婴安全,还要以真诚的服务感动产妇及家属,使其满意[8]。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护理人员对产妇实行家庭访视服务,比常规的电话访视更具体、更生动,使产妇及家属更容易接受。同时访视人员通过上门访视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促进了母婴安康及母乳喂养成功[9],赢得了产妇及家属的普遍好评,同时也符合了现代护理向社区转变的要求[10],是一项值得普遍延伸推广的产科护理服务

[1]杨力实.纯母乳喂养大于等于半年能使婴儿终身受益[N].中国医学坛报,2010-8-13.

[2]朱秀,陆洪.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0):1478-1481.

[3]曾果花.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36-37.

[4]朱玉莲.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植入21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9):3613.

[5]刘翠珍,郑洁如,赵玲杰,等.产后访视资料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174-2175.

[6]商田歌,刘海波,孟鹤玲,等.护理督导在社区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6):872-874.

[7]欧召容.产后访视前对产妇产褥期知识的知晓度调查[J].现代医院,2013,13(11):153-156.

[8]陈余金,刘茂芳,曾俞霖.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在母婴保健中的优越性[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3):134-136.

[9]梁欣.社区护士在产后访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671-672.

[10]尹亚楠,罗碧如.国内外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5):3081-308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0.050

:B

:1009-5519(2015)10-1561-03

2014-12-05)

孙美霞(1974-),女,重庆人,护师,主要从事产科护理工作;E-mail:smx474324015@163.com。

猜你喜欢

产褥期母乳喂养母婴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