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5-03-24刘志清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性溃疡

刘志清

(桃源县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700)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

刘志清

(桃源县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700)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导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因服用NSAIDs引起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发病未服用NSAIDS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29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幽门螺杆菌(Hp)及消化性溃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构成及Hp阳性率方面与对照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溃疡发生特点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AIDs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者多以黑便、呕血为首发症状,胃部Hp感染不会增加NSAIDs致溃疡出血的风险性,胃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十二指肠溃疡,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重视,注意防治。

消化性溃疡出血/药物疗法; 非甾体类抗炎药; 回顾性研究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因具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解热镇痛及抗肿瘤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年化,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目前使用NSAIDs的老年人明显增多,由此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特别突出[1]。因此,重视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本院2010年 1月至 2013年 6月经内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72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NSAIDs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NSAIDs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在发病前10 d内明确服用NSAIDs,且为常规用药剂量,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发病前未服用NSAIDs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29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内镜检查,排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综合征、食管癌、胃癌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史及临床表现。Hp检测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所有患者的胃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黑便和呕血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Hp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72例患者中Hp阳性28例(38.89%)。对照组298例患者中Hp阳性127例(42.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48 h行胃镜检查,观察组以胃溃疡病变多见,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少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阿司匹林于1898年作为第一个NSAIDs问世以来,NSAIDs已有100多年历史。其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断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发挥抗炎、镇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肿瘤及脑损伤等作用。NSAIDs的不良反应,尤其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NSAIDs对消化道的损伤机制为:(1)通过抑制COX,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转化,从而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导致胃肠道黏膜分泌黏液和重碳酸减少,破坏胃酸环境,降低其防御功能。(2)胃肠黏膜的损伤、胃肠黏膜屏障的破坏,使得胃肠道内的酸、消化酶、胆汁等内容物进入黏膜,引起细胞损伤及坏死。(3)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黏附于细胞内皮,导致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胃肠道黏膜损伤。(4)抑制胃黏膜屏障作用和自我修复能力,延迟溃疡的愈合,降低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2-4]。

本研究表明,服用NSAIDs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有以下特点:(1)起病隐匿,出血前胃灼热、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常不明显,常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4]。两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呕血及黑便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SAIDs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可能与某些环节相关,并非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病的危险因子。这与吴玉波等[5]的研究一致。(2)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往往被认为与Hp感染密切相关[6-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p感染不增加NSAIDs相关性上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风险性,这与卢美全[8]的报道一致。此外,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在溃疡部位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以胃溃疡居多(51.39%),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71.14%)发生率明显高于胃溃疡(17.79%),二者复合型溃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相符合[1,9],提示NSAIDs在消化道损害方面,主要以对胃部的微环境破坏为主。吴松兵等[10]报道,NSAIDs还可干扰生长因子的形成,减少溃疡边缘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发育,减少溃疡床内毛细血管的形成,进而可以影响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延迟溃疡的愈合。本研究表明,NSAIDs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引起腹痛症状少见,胃部Hp感染不会增加,NSAIDs相关性溃疡并出血的风险性,且引发胃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十二指肠溃疡。

总之,随着NSAID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预防工作相对不足。要减少其发生率,必须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严格把握NSAIDs适应证,加强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积极预防。

[1]陈小良,李建忠,杨逸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临床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6):764-767.

[2]Ng SC,Chan FK.NSAID-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and cardiovascular injury[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10,26(6):611-617.

[3]Scheiman JM.Balancing risks and benefits of cyclooxygenase-2 selectiv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J].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2009,38(2):305-314.

[4]Pilotto A,Franceschi M,Vitale DF,et al.Uppe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therapies in elderly out-patients,users of non-selective NSAIDs or coxib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5,22(2):147-155.

[5]吴玉波,彭火亮.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出血临床特点[J].广东医学,2007,28(2):285-286.

[6]Weck MN,Gao L,Brenner H.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associations according to severity of disease[J].Epidemiology,2009,20(4):569-574.

[7]陈小良,李建忠,杨逸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临床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6):764-767.

[8]卢美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9(5):80-81.

[9]孙光裕,林伟琦.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8,14(4):383-386

[10]吴松兵,李松长,黄永华,等.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9):116-11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0.041

:B

:1009-5519(2015)10-1543-02

2014-11-17

2014-12-02)

刘志清(1971-),男,湖南桃源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医疗消化专业工作;E-mail:13973641575@163.com。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性溃疡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重症脑出血病人血清HSP70、HSP90水平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胃铋镁预防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溃疡丸内服合溃疡散外敷治疗麻风病营养性溃疡56例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