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林散叶 (七十三)

2015-03-24俞剑明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无字碑乾陵武则天

■俞剑明/文

史林散叶 (七十三)

■俞剑明/文

武则天的《如意娘》

在武则天留给后世的诗作中,有一首《如意娘》颇有影响。

这首诗写于感业寺。唐太宗驾崩时,留下遗诏,让她去感业寺为尼。按说,她是亡帝的遗孀、佛门女弟子,永无出头之日了。可武则天这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学养高深,才貌出众,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要与命运抗争,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攀上唐高宗李治。幸好,在给太宗当才人时,她就和太子李治打得火热。现在,她只能以旧情打动这位如今的皇上,自己才有出世的机会。于是,她给李治写下了这首表达思念的情诗《如意娘》:看珠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思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很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明朗又委婉,绚丽又清新,堪称上乘之作。

李治原来就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此时看到这首《如意娘》见武则天对自己牵肠挂肚,倾诉衷情,便马上将她召回宫中,立为妃子,大加宠爱。

武则天的这首诗,情意绵绵,但感情到底是真是假?应该说,还是假的成分居多!也许,一代女强人也曾有过这样一小会儿女儿情怀,有过一时被情所困的哀伤,作为一个女人,心底深处也难免会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但作为武则天这样深谋远虑的女强人,那不过是一时的过眼烟云罢了。

六年后,唐高宗患病,委托武则天处理朝政。于是她渐渐独揽了大权。为了保住权力,她废掉了太子李弘、李贤。高宗死后,她又废掉了唐中宗李显,立年幼的睿宗李旦,其目的是自己能继续控制国家大权。未得势前,给你写上《如意娘》,无尽的爱恋和娇媚尽现诗中,可是,当她自己坐上那把最高的椅子,便把这些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

先是宠幸薛怀义,让他入侍陪寝,这个街头卖膏药的家伙,后来竟被封为左威卫大将军。而后又宠幸御医沈南缪和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张氏兄弟毫无才能,只因相貌俊美,取悦于武则天。后来武则天还为张易之设立控鹤府,聚集一些青年男子供她淫乐。

“看珠成碧思纷纷,支离憔悴为思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不知此时的武则天,是否还会想起唐高宗李治,是否还记得当年写给他的那首《如意娘》?

武则天的年号情结

武则天以女王登基,控引大邦,年号的择字用词不仅体现她的执政风格,也颇能反映武周的兴亡波折。

宏道元年唐高宗李治崩于东都洛阳,皇太子李显即位,依即位改元制,改年号为“嗣圣”,意谓承续圣人、皇统正纯。然而,嗣圣皇帝终究敌不过集权天后,登基未满两月即被废黜。李旦被指定即位,改元“文明”。几个月后,武则天颁布《改元光宅诏》,改元“光宅”。历代史家皆将“光宅”作为则天临朝的第一个年号。若干年后则天曾吟《曳鼎歌》一首,有云“天下光宅,海内雍熙”,可见取用“光宅”背后,寓含着君临天下的野心。

岌岌可危的李唐正朔,已被一个妇人逼到了墙脚,宗室旧臣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出来。诏书颁发不久,已故司空李绩之孙李敬业即在扬州起兵,楚州司马李崇福也以三县响应。虽然这次“叛乱”很快被平定了。但终究向武则天传递了某种信号,使她不得不收敛一些。改元“垂拱”,便是最好的体现。“垂拱”典出《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这表示武则天有意抑制不逞之心,改为一仍前规、无为而治的平和心态。在武则天执政的二十一年中,一共采用了十八个年号,而持续时间最长的即为“垂拱”。

然而,武则天还是忍不住以皇太后的身份指点江山。垂拱四年,武承嗣伪造瑞石,上有刻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此举或出武后授意,武则天随即于“皇太后”名号上自加尊称“圣母神皇”,并改年号为“永昌”以符神瑞。此时万事俱备,武则天最终完成了从“神皇”到“皇帝”的过渡,“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此后武则天又使用了“如意”、“长寿”、“延载”三个年号,武周统治已渐入轨道。虽然边事不断,但女皇帝的感觉仍然好到了极点,竟然自封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并改元“证圣”,超迈亘古、浑然圣人,仿佛与神只有一步之遥了。

不久,祭典圣地明堂突然夜里失火,大火一直烧到天明,宏宇尽烬,尺木未遗。武则天甚是惶恐,视之为神谴,手诏自责,自去“慈氏越古”称号,改元“天册万岁”,表明皇位乃上天册封,不敢再行僣越。不久,武则天亲上嵩山登封祭天,改年号为“万岁登封”。几个月后又改元“万岁通天”。为向上天献媚,武则天还改年号为“神功”、“圣历”等。

虽然武则天精力过人,但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使得她日益困乏,加之年事已高,可谓精疲力竭,日薄西山,故其渴望青春、祈冀长寿的欲望越发强烈。此时便有自称百岁仙人的道士出现了,“自进药于三阳宫,则天服之,以为神妙,望与彭祖同寿,改元久视元年。”又据《朝野佥载》佚文:“则天好祯祥……司刑寺囚三百余人……乃于圈狱外罗墙角边作圣人迹,长五尺。至夜半,三百人一时大叫。内史推问,云‘昨夜有圣人见,身长三丈,面作金色,云汝等皆冤枉,不须怕惧。天子万年,即有恩赦放汝。’把火照之,见有巨迹。即大赦天下,改为大足元年。”

则天改元“久视”、“大足”的实际原因,不一定如两则传说所言,但说其反映了当时情况,则大体不误。此后,则天又改元“长安”,意态与此前迥然不同,完全是一副老妇人祈求平平安安的景象。这实际上是武则天执政的最后一个年号。长安五年,张易之等见武则天日渐昏聩,武周可危,遂密谋叛乱,皇太子李显在张柬之等人的敦促副翼下尽歼叛党,并徙武则天于上阳宫,改元为“神龙”,翌日唐中宗李显即位,李唐光复。

无字碑变有字碑

你听说过武则天的无字碑忽然变成有字碑的故事吗?

无字碑在陕西乾县的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地的御道东侧,碑高6.3米,宽2.1米,厚1.49米,碑头刻八条螭首下垂两侧,碑身的东、西两侧刻云纹和龙纹,底座则仅见南侧刻有狮马图。此碑建成后,未刻一字,故称无字碑。

为什么立了碑而不刻字?史学家众说纷纭。有人以为武则天自认“功高莫名”,文字不足以表达对她的赞颂之意,因此索性不着一字。也有人以为武则天临终遗言:“已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碑上无字。也有人以为此碑只是一种装饰物,故无须刻字。到底是何缘由?至今尚无定论。

皇帝的陵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整个唐代,无字碑一直以无字的姿态傲视一世。但是到了宋代,皇帝的姓改了,京都也由长安迁往汴京,于是,离长安百余里之遥的乾陵也失去了早先的显赫与神圣。有些两手闲不住而又大胆的游人,看到这块无字碑认为大可利用,便居然在上面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使无字碑忽然变成了有字碑。

前些年有人专门作过统计,替无字碑平添文字的,居然达四十七段之多,其中大都是某人到此一游的无赖行径,然而也有些可窥破官僚们的无耻。请看下面这一段刻在无字碑上的女真文和它的汉文翻译(女真文从略):

大金皇帝都统经略郎君响臣,疆场无事,猎于梁山之阳,至唐乾陵,殿庑颓然,一无所睹。爰命有司,鸠工修饰。今复谒陵下,绘像一新,回廊四起,不胜欣悦。与礼阳太守酣饮而归。时天会十二年岁次甲寅仲冬十一月四日。尚书职方郎中黄应期、宥州刺吏王圭从行,奉命题。右译前言。

“天会”是金国第二代皇帝完颜晟的年号,天会十二年即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都统经略”是总揽一方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的称号,“响臣”是其名字。此人在北宋灭亡后,镇守长安,曾修缮了乾陵的地上殿堂,也算难得。然而他却为了表功,居然在武则天的无字碑上写上自己的功绩,平白把一件珍贵文物破坏了,实在是个自以为是的蠢货。

猜你喜欢

无字碑乾陵武则天
新编历史剧《无字碑》创作杂记
MYTH AND MECHAS
辽代显陵、乾陵考古发现述略
武则天的遗嘱
乾陵云集盛唐珍宝却保存完好
无字碑
无字碑随想
哑炮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
武则天与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