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

2015-03-24张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社区规划社区化农村土地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

在美国,社区是指“一群居住相近,具有共同利益并能够相互帮助的人”。在社区发展中,邻里(Neighborhood)通常是最基本的社区单位,美国的社区发展都是在这样的社会单位中进行的,社区组织也建立在这样的社区之中。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单位,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的建设与成熟,正深刻影响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进程。

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数以千万的流动人口要求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完善社区规划,但是从城市规划体系看,社区规划尚未纳入法定规划体系,有专家建议上海2040总体规划完善社区规划,强调居民参与,在现有控制性详规的基础上,整合社区产业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环境规划等内容,并加入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在广大的中西部,加快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一脉相承,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利用,改变传统村庄布局散、环境差、功能弱的弊端。但一些地方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简单将其理解为撤村并居,搞大拆大建;有的强迫农民集中上楼居住,借机调整土地规划,导致部分良田非农化。社区建设,尤其是农村社区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期。

首先,应加强立法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中央层面出台的首个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文件,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是该文件的亮点之一。从2012年开始,浙江率先在地方法规中单列出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为特征的农村新社区,其基本做法是:以一个村或几个村组成一个新型社区,提供社区化的管理与服务,社区内建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管委会,工作经费均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社区干部主要从村“两委”干部中选聘、社会招聘及乡镇(街道)委派。

其次,保证公众参与。深化村民自治,以农民自愿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与立足点。严格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不提倡、不鼓励在城镇规划区外拆并村庄、建设大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等规定,及时调整不切实际的新型农村社区化规划,严格限制乃至暂时停止欠发达农村的新型社区化建设。积极破解农村社区的“同村不同权”问题,促进农村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和谐相处,实现涵盖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需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十八大以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德清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用益物权、集体资产股权等“三权”确权,深化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林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村土地(林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工商登记,完善法人治理,规范股权分配模式、土地(林地)流转入股方式,充分保障集体经济收益权。并积极搭建县、乡镇(开发区)、村(社区)和农户终端“四级联动”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促进产权流转,盘活农村资产。

猜你喜欢

社区规划社区化农村土地
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社区规划设计分析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区规划工作以广州市大塘社区规划为例
试论农村村组职能社区化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微信群:民族村落的“再社区化”——基于一个彝族村的微信群观察
基于“四全一特”理念的城市既有社区规划改造提升方法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国外社区规划近十五年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