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66例效果分析

2015-03-22冒亚利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如皋226500

陕西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帕酮普罗窦性心

冒亚利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如皋 226500)

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66例效果分析

冒亚利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如皋 226500)

目的:探讨急性房颤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房颤患者11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6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实验组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比较两组心房颤动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改善率为90.9%,对照组为70.0%。不良反应:实验组食欲下降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传导阻滞1例;对照组食欲下降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轻度头昏2例。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心房颤动是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之一,随着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的提高,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心房颤动患病率的增长与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多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急性房颤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有必要为其应用安全有效的临床药物。本文探讨急性房颤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的实际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急性房颤患者116例,均符合《现代心脏内科学》中的急性房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按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成实验组66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30例,女33例;年龄58~70岁,平均年龄62.21±2.54岁;病程3~8年,平均5.21±2.54年;48例冠心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肺心病。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58~73岁,平均62.32±2.44岁;病程3~8年,平均5.23±2.57年;28例冠心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肺心病。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病,严重脏器衰竭者。两组性别、年龄、房颤原因,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 实验组:稳心颗粒(国药准字:Z10950026)9g/次,3次/d,口服,1周为1疗程,坚持用药4周;盐酸普罗帕酮(国药准字:H3202407050)100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用法同实验组。两组均1周为1疗程,用药4周。

疗效标准 心房颤动改善:参照美国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显效: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10个/h,心早搏发生次数减少>75%,心电图检查未显示房性心律失常;有效:以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动态心电图、心早搏次数、心电图结果均无改善[3]。比较两组心房颤动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下降、窦性心动过缓、轻度头昏、传导阻滞。

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18.0统计两组急性房颤患者相关的数据,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心房颤动改善情况对比 实验组则在各项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总改善率为90.9%,对照组为7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心房颤动改善情况对比[n(%)]

组 别n显效有效无效实验组6633(50.0)27(40.9)6(9.1)对照组5515(30.0)20(40.0)15(30.0)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组 别n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实验组6666.55±5.5265.62±8.5570.52±3.6555.65±6.3277.65±6.2170.65±6.6580.55±11.6374.51±3.65对照组5555.62±6.5241.65±10.6560.54±4.5650.64±4.2163.65±3.6556.44±9.5675.65±6.5466.21±4.85t值8.65416.5958.3246.3529.6549.6656.5218.86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存在食欲下降、窦性心动过缓、轻度头昏、传导阻滞,治疗结束后均缓解,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详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组 别实验组对照组χ2值食欲下降1(1.5)3(6.0)1.719窦性心动过缓2(3.0)1(2.0)0.120轻度头昏02(4.0)2.686传导阻滞1(1.5)00.764

讨 论 眩晕、失眠、胸闷、气短是心房颤动的主要临床表现。研究指出,心房中产生细小折返或心房中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大是房颤的电生理基础[4]。大量研究证实,稳心颗粒、普罗帕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陶渊观察了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房颤疗效,治疗结束后,普罗帕酮组的总有效率为71.40%,联合组为92.9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5]。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急性房颤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急性房颤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9%,同陶渊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稳心颗粒合并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患者,可抗缺氧、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功能[6,7]。此外,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盐酸普罗帕酮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膜,通过共轭和羟化的形式在肝内代谢,可减少心肌的自发兴奋性,提高心肌细胞阈电位,分次口服可获得较满意的血浆浓度,进而达到转复心房颤动的目的。稳心颗粒主要包括琥珀、甘松、三七、黄精、党参,方中琥珀可宁心复脉、利水消肿,甘松和三七可醒脾、理气、通络、消肿、止痛、强心,黄精和党参可益气养阴、健脾、益气强心、活血化瘀,诸药联合,使稳心颗粒具备活血健脾、防治惊悸、益气养阴、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可产生较佳的协同作用,减少早搏发生次数,缓解心律失常,提高疗效、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精力等生存质量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稳心颗粒联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急性房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 徐红娟,郭 燕.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治疗早搏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10):304-307.

[2] 赵 森.小剂量普罗帕酮与稳心颗粒治疗频发房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J].河南医学研究,2013,2(10):223-224.

[3] 张伟娜.稳心颗粒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3(10):853-854.

[4] 陶 渊.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房颤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7(10):54-55.

[5] 陶 渊.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3,13(10):33-34.

[6] 张立忠.稳心颗粒普罗帕酮治疗快速房颤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9(10):140-141.

[7] 徐淑光, 王宗香.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3): 175-176.

(收稿2014-08-16,修回2014-09-08)

心房颤动/中西医结合疗法 @稳心颗粒 普罗帕酮

R54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2.003

猜你喜欢

帕酮普罗窦性心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口服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转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临床疗效观察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