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60例

2015-03-22蔡文栋

陕西中医 2015年7期
关键词:轴索弥漫性综合性

杨 洁 蔡文栋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廊坊 065000)

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60例

杨 洁 蔡文栋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廊坊 06500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120例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其中1个疗程为7d,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6%(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脑干功能,降低细胞代谢率,减少患者机体炎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属于较为特殊的颅脑损伤疾病。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DAI具有良好的疗效,减少患者的残疾率与死亡率[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实施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

临床资料 本院选择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1990年5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老年痴呆病诊断标准》[3]。治疗组患者为60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为(43±21)岁,病程7~34h,平均病程(24.3±2.1)h;对照组患者为60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为(38±25)岁,病程8~32h,平均病程(41.9±1.6)h。治疗组中有33例为交通事故伤,27例为跌打伤;对照组中有38例为交通事故伤,22例为跌打伤。所有DAI患者均获得知情权,并签署了本院制定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均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2个疗程即14d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即24h动态监护、吸氧、脱水、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证内环境稳定。

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针灸治疗。选择患者的印堂、劳宫、大陵、攒竹、百会、涌泉以及十宣等,每天进行30min针刺,1次/d。

疗效标准 所有患者连续接受2个疗程(14d)的治疗后,其判定疗效参照《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4]。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神志清醒,生活自理,回答问题正确,能够正常社交活动。有效:治疗后患者精神症状减弱,生活基本自理,但反应迟钝。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

治疗结果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接受2个疗程(14d)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50例),显效为58.3%(35例),有效为31.7%(19例),无效为10.0%(6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6%(43例),显效为46.6%(28例),有效为25.0%(15例),无效为28.4%(17例),两组相比具有较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3,P⟨0.05)。

两组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指标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功能综合评定(FCA)量表的评分存在较大差异性,如表1。

表1 两组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生活活动能力指标变化对比表

注: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

讨 论 弥漫性脑轴索损伤DAI是由于患者头部受到旋转暴力时造成神经轴索损伤,脑内神经轴索会发生肿胀、断裂等变化[4]。中医认为弥漫性脑轴索损伤属于淤积阻脑证,其发病机制为气虚血瘀。颅脑损伤兼有伤气和伤血,气伤痛,形伤肿。临床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采用益气、活血、化瘀等方法,消除阻滞脑脉瘀血,使脑髓气血流畅。DAI患者的认知、运动以及神经等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出来愚笨、善忘、神机失用等神志异常现象。针灸通过辨证取穴,疏通患肢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建立正常运动模式[5]。针灸拥有整体性与双向性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粘稠状态,改善大脑智能。临床中大部分研究证实了,针灸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可以改善肢体的痉挛状态。患者通过坐位、步行等选择性主动运动与速度式驯良方式,有效控制肌肉痉挛[6]。临床治疗中将针灸与康复训练相联合,能够激发脏腑经气,改善大脑皮质功能。经过运动经反射对大脑皮质功能重组起到促进作用,恢复肢体功能[7]。涌泉穴居于足心,滋肾生髓。针刺足底的涌泉穴,患肢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屈曲反应,可以有效减少伸肌的痉挛,兴奋下肢屈肌,改善患者肢体痉挛。针刺印堂、劳宫、大陵、攒竹、百会、涌泉、十宣,可以养肾精、通脑窍、祛邪毒、化浊气,有益智清神的作用。还可以有效改善脑血流,影响患者神经元凋亡、海马线粒体酶活性与脑淀粉样蛋白表达。康复训练通过床上抗痉挛体位,变更体位,鼓励患者使用健肢运行桥式、夹腿运动等锻炼。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患者的NDS、ADL、FCA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弥漫性脑轴索损伤疾病应实施针灸结合临床康复综合性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灸康复优化技术治疗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病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力,值得临床应用。

[1] 徐冬花.综合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1,20(21):78-96

[2] Li XY,Li J,Feng DF. Diffuse axonal injury induced by simultaneous moderate linear and angular head accelerations in rats[J].Neuroscience,2010,(01):357-369

[3] 李雪元,李建奇,冯东福.等.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后脑代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03):57-61

[4] 孙骇浪,鲁中原,张 建.等.32例儿童弥散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11):159-163

[5] Wang HC,Ma YB. Experimental models of traumatic axonnl injury[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0,(02):157-162.

[6] 周广滨,王鹏宇.奥拉西坦辅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48例[J].中国药业,2013,22(15):125-131

[7] 冯东福.弥漫性轴索损伤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04(09):258-263.

(收稿2015-03-02;修回2015-03-25)

弥漫性轴索损伤/针刺疗法 穴,印堂 穴,劳宫 穴,大陵

R651.15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7.080

猜你喜欢

轴索弥漫性综合性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32 例的临床分析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支气管镜技术在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Bc1-2与Bcl-6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脱髓鞘型和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及电生理研究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