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

2015-03-21刘晓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辅导员党员

刘晓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后勤与基建处,江苏 无锡 214153)

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

刘晓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后勤与基建处,江苏 无锡214153)

新时期,随着价值观多元化格局的形成,高校党建工作必须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拓宽教育平台、完善教育内容、改进管理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探索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大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力量。

一、发挥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作用,将管理重心下移

(一)在高年级班级内设立大学生党支部符合新时期大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高年级班级内设立大学生党支部,有利于全方位考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和发展对象在同一班级,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有广泛接触,彼此熟悉、易于沟通,发展党员的程序更具公开性和透明性,为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奠定了基础。在高年级班级内设立大学生党支部,有利于支部组织开展活动。学生党员相对集中,在开展支部活动的时间安排上相对比较方便,而且彼此之间的感情基础也更能增强组织活动的吸引力,思想教育更具针对性。在高年级班级内设立大学生党支部,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在公寓(宿舍)内设立大学生党支部更接地气、更具凝聚力

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基层生活的学生公寓(宿舍)中去,在大学生公寓(宿舍)内设立大学生党支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首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通过延伸高校党建工作触角,不断提升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次,把大学生党员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通过独立思维和自治意识的培养,锻炼工作能力,提高思想素质;最后,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队伍,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弥补高校党建工作队伍数量相对不足的缺陷,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夯实基础。

(三)在学生社团内设立大学生党支部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社团独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实践中贯彻党的思想和教育主张,有利于在社团活动中普及先进意识形态,形成积极的社团文化;其次,可以充分发挥社团覆盖面广、大学生参与度高的特点,通过活动实践,发现或挖掘社团内大学生的特点和特长,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青年学生加入党组织;第三,可以充分发挥社团活动丰富、机动灵活的特点,把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社团活动联系起来,通过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和载体,有利于党建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

二、扩大教育管理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设立新生临时党支部,将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入学教育相结合

高校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机动设立临时党支部的情况较多。如每年新生报到时,高校一般会抽调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新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助理,此时如能在新生班级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可以将党建工作与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入学教育有机衔接起来,让新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党建氛围,增强党员意识。此外,高校每年还会举办各类大型活动,需要大量的志愿团队,这支团队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形象,如能在志愿团队中设立临时党支部,无疑可以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在志愿者中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实践表明,新生临时党支部的成员,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集中学习教育,再经过一到两年的成长,大都能够发展成为班级党支部中的骨干力量[2]。

(二)设立实习生党支部,将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顶岗实习相结合

毕业生实习期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盲区。目前,高校实习生党员组织关系一般都在学校,实际工作却在实习单位,这就容易造成党员教育管理上的脱节。高校与实习单位的双重缺位,导致实习生党员基本上处于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状态,给培养考察和发展转正等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顶岗实习一线设立党支部,既可以为实习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活动和思想交流提供平台,也可以充分发挥党员自我教育和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影响和带动其他实习生共同进步,促进实习优良风气的形成,满足高校党建和企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三)设立毕业生流动党支部,将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与毕业生教育和跟踪调查相结合

当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毕业生往往都去企业,而有相当部分企业的党组织并不是这么的完善,尤其是私企或是外资企业[3]。如果不能对他们加强继续教育和管理,他们的思想会受到多元化价值观格局的影响而发生蜕变,导致理想信念模糊、党性观念淡化。因此,继续跟进对毕业生党员的有效管理和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在毕业生流动党员中设立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就业工作平台,保持与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日常联络,通过建立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让毕业生流动党员时刻能够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有助于把每一位流动党员紧紧凝聚起来,在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创新教育载体,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性

(一)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践载体

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党员的人生经历,还能反向促进大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关心留守儿童、义务家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党员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传递社会正能量;通过开展专业见习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党员更深刻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拓宽就业创业思路,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丰富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网络载体

当前,高校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的功能、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4]。针对大学生党员人员分散、活动时间难以集中等问题,依托网络载体,建立网络党支部,把网络优势融入到学生党支部建设中,有助于实现对大学生党员的动态管理。通过设立专职网络联络员,建立学生党员“飞信群”“QQ群”“微信群”和“官方微博”,可以加强与学生党员的联系与互动,掌握教育主动;综合考虑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确定统一的上网学习时间,通过定时开展虚拟组织生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党员参加网络支部会议、组织生活的参与率,确保教育质量;通过拓宽在线服务功能,开发在线递交入党申请书、在线递交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公示平台、在线审批平台等模块,可以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常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效能。

四、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队伍的建设

做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配齐、建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队伍是关键。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应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领导团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自己,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预见性,确保高校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偏离方向;二是提升领导团队工作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带头人;三是增强领导团队的全局意识,加强对有关政策、法规、措施的钻研,全面了解大局,高效实施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二)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的专职辅导员队伍

从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趋势来看,进一步优化学历结构,建立一支以硕士为主,本科、博士为辅;中级职称为主,高、初级职称为辅的辅导员队伍,有助于更深层次开展工作,也为专家型辅导员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知识,熟悉所在学院的专业知识,涉猎文学、历史等文化知识,有助于辅导员更好的与大学生党员进行交流,也有利于提高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的针对性。进一步优化性别结构,改变当前高校辅导员以女性居多的格局,建立一支辅导员男女比例与学生男女比例相适应的队伍,有助于开展日常管理,形成两性合力。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梯队,形成一支老、中、青比例适中的辅导员队伍,可以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有助于维护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造就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其着力点在于教师配备、教师培训和制度保障。做好教师的配备和选聘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前提。高校应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结合学生人数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合理设定专任教师编制数,同时建立配套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把关,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做好教师培训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切实增强教育效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二是不断强化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共同提高;三是充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立足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做好制度建设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保障,其核心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考评制度,构建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完善专兼职教师奖励制度,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完善资金投入保障制度,维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1]黄燕,苏俊杰,蔡依璐.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中):21-22.

[2]欧洪湛.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21-23.

[3]刘爱英,黄伟芳.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索[J].高教论坛,2012(4):10-12.

[4]张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4):18-22.

(编辑:林钢)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New Era

LIU Xiao-jun
(Logistics and Construction Division,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214153,China)

With the appearance of multi-polarized values in the new era,party construc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ust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long-term mechanism of students party members’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o keep their advanced nature.This can be achieved by innovating the Party organization modes,broadening the scopes of education,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perfecting supervisory procedures,enriching activity media and strengthening team building.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education and management;effective long-term mechanism

G 641

A

1671-4806(2015)05-0062-03

2015-06-08

江苏省学校党建研究课题(2013JYDJZZ-YB04014)

刘晓军(1979— ),男,安徽安庆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辅导员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