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学检测法对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监测研究

2015-03-21王锟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0期
关键词:耳病猪群猪瘟

王锟

(平顶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血清学检测法对规模化猪场的免疫监测研究

王锟

(平顶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平顶山467000)

蓝耳病、猪瘟是危害猪场的两大主要疫病。蓝耳病抗体水平稳定、猪瘟抗体水平高是一个猪场稳定生产的前提。笔者文中所提到猪场是母猪存栏为5 000头单点生产猪场。所采用的免疫程序为:猪瘟疫苗30 d、60 d、130 d免疫;蓝耳病疫苗采取免疫后备猪群及经产母猪的春、秋两季免疫。笔者通过对该场8月份血清学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生产提供监测预警及免疫用药指导;同时也为猪场同行进行血清学检测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IDEXX公司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公司HerdChek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美国Thermo Labsystems Multiskan Mk3 96孔酶标仪、德国Eppendorf移液枪、枪头、量筒等。

血清制备:来源于本场待检猪群。

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按照试剂盒操作要求进行操作,检测数据结果运用EXCEL软件及数据分析软件(SPASS),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平均值、S/P比值、变异系数等。变异系数(CV值)=标准差/抗体的平均值100%,反映了猪群抗体的离散度。变异系数越大,猪群的抗体水平分布越不均匀。

2 结果与分析

2.1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该场送检6.5月龄后备猪血样63份,整体蓝耳抗体阳性率为94%,平均S/P值为0.86,CV值为38%,整体S/P值较低且离散度较小,其中没有S/P值大于2.5的猪群。这说明该后备猪群进行疫苗的驯化接种较为成功,达到血清转阳并且蓝耳病病毒稳定猪群,可以满足后续流程生产稳定的需求。生产母猪群蓝耳病抗体的阳性率从妊娠前期的69%,到分娩2~3周一直持续下降到31%,说明该病毒在种猪群体中较为稳定;到2~3周虽然阳性率很低,平均值也较低,但是离散度增大说明抗体变化增大,预示该群体后续生产存在风险。

从断奶到保育前期,猪群蓝耳病病毒抗体几乎维持阴性状态,这时期虽然能够获得很好的生产成绩,但是一定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因为一旦有外界蓝耳病野毒引入,将使猪场产生较大损失。从整个检测采样结果来看,在育肥猪猪群中存在蓝耳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而且13周、23周均有较高S/P值出现,S/P值2.5以上猪群的阳性率分别为7%、21%。预示着猪群中蓝耳病病毒循环感染严重,很有可能产生临床症状及损失。

2.2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由于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等于50%才具有保护性,所以对种猪群体要求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等于50%才算免疫合格。从检测结果来看,后备猪及生产母猪的猪瘟抗体水平都非常好,免疫后都能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要求对猪瘟抗体阻断率低于50%的分娩2~3周猪进行加强免疫一次,免疫后20 d采血跟踪检测,猪瘟抗体阻断率高于50%后方可参与配种,反之则要求淘汰。

3周左右的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较高,能够很好地保护仔猪不被外界野毒感染,但是由于弱毒疫苗容易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所以猪瘟疫苗的免疫一定要放在4周以后为好。该场采取30 d首免猪瘟是非常合理的。由于猪瘟抗体的二免时间为60 d,理论上猪瘟疫苗在90~100 d能够产生较为理想的抗体。13周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等于40%的阳性率为93%,产生了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到15周左右,阳性率只有73%,猪瘟抗体下降很快,维持高抗体时间较短。到了18周,加强免疫一次猪瘟疫苗,猪瘟抗体又能很快地上升,满足育肥猪群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等于40%为合格的要求。

S852·5+3

B

1004-5090201510-0049-01

2015-09-28)

猜你喜欢

耳病猪群猪瘟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