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猪场疾病治疗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2015-03-21李海峰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0期
关键词:猪只猪场兽医

李海峰

(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河南林州456550)

浅析猪场疾病治疗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李海峰

(林州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河南林州456550)

我国生猪养殖量虽然很大,但是养殖水平却比较落后。造成养殖水平落后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疾病治疗的不规范。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猪场在治疗疾病中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 发病初期,不进行诊断或者没有兽医知识,随便用药

很多猪场,特别是小型猪场,没有请技术员,完全是根据固有的经验来治疗猪病,出现了随便用药的现象。如个别猪场,规模不小,每当猪场有猪发生了咳嗽、喘气的问题,刚开始就使用青霉素、清开灵等产品进行治疗,当效果不明显,后期开始出现发热的情况时,再换头孢和安乃近配合使用,这时病猪体温下降,吃食有所恢复,但是喘气仍然没有得到控制,仍在猪场延续。这样的猪场,前期对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的使用基本没有概念,对疾病的分类和针对性的药物没有了解。猪场在发生疾病后,需要及时让兽医等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后再用药,这样才能做到诊断准确,治疗方法得当,不浪费时间和金钱。

2 对药物的剂量、疗程、使用方法等不了解

随意加大或者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是疾病治疗中的又一大问题。例如,在猪场的诊疗过程中,使用头孢噻呋钠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标明是每50 kg体质量用1瓶,但却1瓶注射了5个保育猪,致使每头猪得到的药物剂量明显减少,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反,有的猪场随意加大药物使用量,也很容易引起病猪药物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猪场在选择药物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有信誉的厂家生产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在药物的含量、纯度、辅料的使用上虽然都有很高的要求,对猪只疾病的控制效果可能慢一点,但是对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却是很有效的;其次要了解药物的含量、使用剂量、疗程以及其配伍禁忌。

3 只重治疗,不重预防,更不注重保健

当猪价不理想时,很多猪场为了节约成本,在药物、疫苗、饲料的选择上能省则省,甚至不考虑猪只的需要。猪只达不到基本的营养需求,疾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了。

4 在疾病发生后只知道治疗,不关注管理的改变

兽医在进行现场诊断的时候,不仅仅只是给出一个药物治疗方案,很多时候还给出了一系列的猪场改善措施。但是实际上很多猪场仅仅使用了药物,而对列出的其他改善措施视而不见,使得猪场的疾病只减少发病率,不能回归正常。例如,有一个存栏150头母猪的猪场,该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时,兽医不但给出了药物使用方案,同时要求猪场对保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对其他的保育猪进行清群。但猪场老板只按药物方案进行治疗,找各种理由推脱,并且改善措施没有办法做到位,使得该场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后来在该场做了试验,将一批断奶猪关到另外的猪舍,条件比保育舍差,但是此病发病率却大大降低。这个时候猪场老板才信服,立即着手对保育舍进行空栏和严格的消毒。

猪场疾病的发生和温度、湿度、空气质量、饮水质量、饲料质量、卫生条件、交叉感染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在猪病的治疗和预防上,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任何时候都要给予猪只最舒适的环境,才能降低猪只疾病的发生率。

5 等到猪有非常明显的症状时才进行治疗

很多猪场都是在猪不吃料时才进行治疗,等到发病猪出现死亡时才想起来全场投药。其实很多时候,只要饲养员细心观察,就能及时发现疾病。因为疾病的发生是有过程的,如眼睑肿胀、皮毛松乱、呼吸急促、泪斑等等都是疾病发生的初期症状,如果此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很高;可如果猪不吃料了,有喘气、发热、消瘦等症状出现的时候,再去治疗,不仅需要的治疗时间长,而且很难治愈。所以,猪场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要随时注意猪只的变化,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传染性疾病才能群防群治,才能将疾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养猪场(户)在养猪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上述问题,要避免这些常见的问题发生。养猪场(户)要不断改善猪场的养殖环境,注重猪群的保健和预防,重视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猪只的变化,准确地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减少猪场的成本投入,减少疫情发生,减少猪场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猪只猪场兽医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我是兽医志愿者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