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奶牛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21左瑞雨茹宝瑞吴胜耀

河南畜牧兽医 2015年20期
关键词:产犊奶牛场粗饲料

左瑞雨,茹宝瑞,吴胜耀

(1.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省郑州种畜场)

规模奶牛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左瑞雨1,茹宝瑞1,吴胜耀2

(1.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 郑州450008;2.河南省郑州种畜场)

近年来,河南省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提升。通过精细化饲养管理,生鲜乳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但部分奶牛养殖场在选种育种、饲料调配、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当市场行情下滑时的直接结果就是利润率较低,导致养殖场生产无法维持。笔者在对河南部分地区规模奶牛场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对奶牛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对奶牛养殖场提高养殖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1.1选种选配无计划

对于奶牛养殖场来说,培育自己的基础母牛核心群是提升养殖效益、促进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而产奶量和乳品质的提升又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制定繁育计划,强化选种选配对于规模奶牛场的重要性。但从走访的情况来看,部分奶牛场育种无规划,即使参与了DHI测定,选择与配公牛时也仅考虑提升产奶量,而对乳脂率、乳蛋白、产犊难易、泌乳速度、性情指数、乳房炎发病率等关注较少。各项记录中除配种和产犊记录较完备之外,后代的性能测定,如初生重、断奶重、初情期、体尺体重、产奶高峰维持期等记录缺失严重,导致选种、选育无依据,直接影响牛群质量和养殖效益提升。此外,还存在配种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发情监测不到位、情期判断不准确、配种时机不适宜、冻精贮存不当致使活力低下等问题,导致奶牛繁殖率低下。

1.2饲料调配不重视

主要表现在:一是精料用量不合理,精粗比例失调。以当前奶牛养殖场的平均水平,奶牛305 d的产奶量不超过7 t,但养殖场为了更多地催奶,经常将精、粗饲料比例提高到60∶40,甚至更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产奶量提升有限,而饲养成本增加较多,此外,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二是青粗饲料搭配不科学,部分养殖户对奶牛的饲养管理较为粗放,不是根据奶牛的营养需要来配制日粮,而是有啥喂啥。饲草采购大多根据当地的饲草资源,综合考虑市场价格确定当年的饲草采购内容。三是犊牛采食粗饲料过晚,而过早饲喂青贮饲料,使犊牛消化器官得不到锻炼而降低犊牛的培育质量,导致成年后消化器官容积小、采食量少、消化能力差,产奶量低下。四是青贮质量差,青贮饲料发霉变质后仍用于饲喂奶牛,主要表现在制作青贮玉米时收获时间太晚,秸秆叶黄、营养少;此外还存在青贮饲料取用时开口过大、取量少、霉变严重等问题。

1.3疫病防控不关注

从现场走访的情况来看,养殖场大多能及时对牛群进行布鲁氏杆菌和结核病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乳房炎、肢蹄病、子宫炎、卵巢类繁殖疾病等发病率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乳房炎、肢体病的发生多由运动场、卧床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及时以及修蹄、干奶期乳房维护不当等诱发;调查中发现许多牛场有较多存在繁殖障碍的奶牛,一般来说,子宫炎症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卵巢疾病主要是由于营养上的问题造成的。

1.4饲养管理较粗放

从走访的奶牛场来看,除了设置卧床、采用机械清粪的养殖场的运动场、奶牛体表较干净之外,其他奶牛场普遍存在清粪不及时、粪便随意堆积、奶牛体表污浊的情况。部分养殖场的运动场设计不当、维护不及时,导致奶牛不愿躺卧。运动场水槽设置不当,具体表现在卫生状况较差、无加温设备等。奶牛对高温较敏感,夏季极易出现高温应激。针对高温,绝大多数奶牛场配备了诸如喷淋、风扇和水冷空调等设施,但在设置位置、密度、开启时间上关注较少,未实地进行测量,直接影响降温效果。冬季为保持牛舍温度,通风换气不及时,导致牛舍内有害气体蓄积。上述原因均是导致奶牛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因。除此之外,青年牛营养水平较低,导致初情期延迟;后备牛、干奶期牛营养水平较低引起产后泌乳高峰期来临较晚、维持期短;泌乳母牛未依据产奶量进行合理地分群导致饲料成本上升,甚至部分牛只出现营养代谢性疾病等。

2 对策

2.1制定育种计划

首先,认真做好生产性能测定、乳成分分析、配种、产犊等各项记录,这是制定育种计划、确定与配公牛的依据;其次,根据母牛的具体情况,选择与配公牛,使其后代的各项指标有所提升;再次,合理安排全年产犊计划,保证全年均衡产犊;最后,提高配种人员的技术水平,采用计步器、尾根喷漆、直肠检查等方法加强发情监测,准确判定奶牛情期和配种时机,提高受胎率。此外,选择质量稳定、信誉良好的冻精厂家,进行冻精质量检测,提高繁殖率。针对屡配不孕的母牛,要查清病因,及时对症治疗,疗效不明显的坚决予以淘汰。

2.2优化饲料配制

一是精粗饲料比例要合理。奶牛日粮中玉米和豆粕的饲喂量不能太大,否则会使泌乳母牛发生瘤胃酸中毒而降低奶产量。以目前的产奶水平,建议奶牛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不少于60%。二是选用优质粗饲料。优质的饲草,如苜蓿等粗蛋白含量高,可以适当减少精饲料中价格较高的蛋白质饲料,降低饲喂成本,同时优质牧草还可起到健全瘤胃功能、降低饲料成本的作用。三是提高青贮质量,坚决不用发霉变质的青贮饲料。青贮饲料制作的关键是适时收获,制作原料时要铡短、压实、密封。如果进行全株玉米青贮效果更好。四是采用TMR全混合日粮技术,根据DHI测定结果对不同产奶量、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进行合理分群,同时精细调制草料,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需要注意的是,犊牛出生后7 d就要开始采食高质量的牧草,以促进瘤胃发育。

2.3强化疫病防控

每年定期对牛群进行健康检查,结合实际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定期对牛舍、奶具、用具及牛体进行消毒。特别是对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配种用具、助产用具、挤奶设备和贮奶器具等,在使用前后均要彻底消毒和清洗。规模奶牛场应将兽医巡视列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兽医人员和饲养员每天至少2次对牛群进行巡视,观察牛群采食、反刍、粪尿、眼神、步态、精神等情况,尤其是吃草、饮水和排队挤奶途中更要细致观察,发现病情尽早治疗。建议规模化奶牛场的兽医技术人员针对本场常发病种类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季节发病规律,在及时进行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基本的治疗模式,进而有效地提高疾病治愈率。

2.4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从完善技术人员配备,强化人员培训上入手,根据养殖场实际,针对奶牛不同年龄、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饲养管理规范并具体落实到饲养管理的各个环节。实施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奶牛精细化饲养管理,如TMR监控、DHI测定、饲喂监控、繁殖管理系统等,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改善基础设施,配备卧床、犊牛岛、恒温饮水槽等设施,加强运动场维护,提高奶牛的舒适度。

猜你喜欢

产犊奶牛场粗饲料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及缩短措施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中国荷斯坦牛青年初产年龄和成年母牛产犊间隔遗传参数估计
非遗传因素对西门塔尔母牛繁殖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