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传统工业生态化策略研究

2015-03-21江西财经大学谢楠

中国商论 2015年13期
关键词:生态策略

江西财经大学 谢楠

浅论传统工业生态化策略研究

江西财经大学 谢楠

摘 要:在循化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传统工业生态化已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为了避免走发达国家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我国就要大力发展循化经济,而发展循化经济的终点就是对传统工业生态化的改造,本文从工业生态化的必要性,问题及对策分析和政策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析,从而进一步推动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工业生态化”的建设。

关键词:传统工业 生态 策略

1 引言

传统工业又称夕阳工业,主要是传统的基础工业,如钢铁、汽车、纺织、建筑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附属工业部门等。

1.1 传统工业的地位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传统工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资料显示:数量上,我国传统工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就业人数上,传统工业职工总人数约占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人数的80%以上;企业产值上,传统工业产值占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0%以上;财政收入上,传统工业税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8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工业不可替代的地位。

1.2 传统工业的劣势

在我国,由于传统工业的粗放型发展,与GDP快速增长相伴的是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和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与此同时,传统工业陷入“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生产低效率,经济低效益”的泥潭,以上原因导致传统工业中大量产业部门的衰退,其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狭窄。

目前,我国传统工业要想走出这种困境,就要大力发展循化经济,而发展循化经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传统工业进行生态化改造。

2 传统工业生态化的问题和途径

最近几年,电子通信、金融、IT等产业成了各路求职人员眼中的“香饽饽”。相比之下,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的吸引力就小很多,在大多数人看来,传统工业“老气横秋”,不如所谓“新兴产业”有发展前景。但是,若传统工业和高新技术接轨,就可以使高新技术渗透到产品开发、制造、管理、营销中,从而使传统工业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产业。与此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缩短一个产品从开发,生产到销售的周期,保证企业能紧跟市场需求,现在主要从高新技术和信息两方面对传统工业生态化进行分析。

2.1 技术方面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2.1.1 我国传统工业技术升级所面临的发展瓶颈

首先,传统工业的相关创新能力差、基础设施落后、企业制度建设滞后。这些原因成为阻碍传统工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并影响其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我国传统工业的蜕变受到制约。

其次,传统工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并由于创新意识不强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升级中欠缺总体规划,企业为了提升装备水平而盲目引进、重复引进高新技术,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最后,传统工业在技术交流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建立与高新技术地沟通渠道。在我国的传统工业中,重视高新技术研发,而忽略应用,使得众多新兴技术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2.2 我国传统工业技术升级的改革措施

2.2.1 深化改革制度创新

构筑工业技术升级的目标应在现有总量规模基础上,要构建复合市场经济管理的现代产业链,就要加快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使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支持跨行业利益共同体的发展。

2.2.2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以研发中心为基地,以产学研联合为平台,在促进企业研发新型运行机制的同时,积极地开展对外技术合作。使传统工业的创新转化为生产力。

2.2.3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于加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只有提高了专利保护意识,才能建立符合国际标准认证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地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4 加大对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完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对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使传统工业技术升级驶入快车道。

3 信息方面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3.1 存在问题分析

信息技术主要通过对传统工业的渗透、改进和替代来实现。传统工业技术发展滞后,由于技术更新速度慢、创新水平低等因素,使信息技术在促进传统工业的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的工业体制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低、人才结构不均衡等原因,传统工业的技术设备、人才结构、产品信息技术及信息工程建设等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传统工业对企业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太少、网络经营开展困难、企业利用互联网资源少等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

3.2 发展对策研究

3.2.1 理论与实际结合

理论与实际结合使技术应用起来更容易。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幅提高了我们的生产率,信息化提供更多属于专门行业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我们应当把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与企业。

3.2.2 传统劳动与信息技术对接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调整人才结构,网罗高质量人才,加强企业的人员培训,开展企业与高校合作,以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3.2.3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作用巨大,全力发展信息产业势在必行。引导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工艺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3.2.4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快政府与企业间信息交换的速度,使得政府部门对跨部门、跨层次的政府信息发布和获取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的同时,使企业能够快速发展。

3.2.5 深化对科技体制的改革

近年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对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作用明显增强,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也大大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传统工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发展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而进一步深化。

4 传统工业生态化

4.1 “因人而异”

高新技术的推广,要“因人而异”,积极支持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在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改造上,要循序渐进,根据企业数字、产品前景、经济效益预测等因素,要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使项目的成功率得到保障。

4.2 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引入竞争机制,定点生产、定点扶持投资额比较大、技术难度较大、经济效益较高、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新技术企业。

4.3 强化特色,突出重点

坚持以市场要求为导向,根据技术、资金、企业素质等条件,经过筛选,选择有较高素质,成熟,可靠,产品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

4.4 高新技术产业化

实践表明,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工业中开拓市场、完善技术,吸纳企业新的分工和组合,使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化。

4.5 提供政策支持

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地提供贷款支持,设立新技术推广应用基金,有计划地进行项目改造。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对企业大规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支出给予补偿。及时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政策,以适应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推广应用。

4.6 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并举

在高新技术企业改造方面,各地应根据当地政策和市场前景,对产品和企业进行排队,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倾斜,使结构调整有序进行。在技术改造规划制定的时候,要从包括社会福利、保险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全面地考虑对传统工业的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 钱铮.传统工业不等于“夕阳产业”[J].科技信息,2004 (4).

[2] 苏玉娟.信息技术促进传统工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之友,2010(2).

[3] 赵鹏生,姜明奎.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1992(5).

[4] 顾松年.从传统工业的快速增长到现代工业的科学发展[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5).

[5] 王文博.信息产业为传统工业的快速增长带来新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8(12).

[6] 王亚平,王亚军.我国传统工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2(6).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a)-181-02

猜你喜欢

生态策略
“生态养生”娱晚年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生态之旅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