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陆游蜀中诗的主题情感

2015-03-20于巧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蜀中思乡陆游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5)05-0066-03

收稿日期:2015-07-02

作者简介:于巧,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唐宋文学方向。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蜀中诗是指乾道六年(1170)到淳熙五年(1178)陆游任夔州通判八年间所创作的诗歌。清人赵翼认为:“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 [l]可见,蜀中八年的宦游生活带给诗人诗歌创作方面的影响之深。本文将对陆游蜀中诗的主题情感进行探究,分别从陆游蜀中诗中蕴含的爱国之情、思乡之情、赞美之情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深入勾稽陆游蜀中诗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位卑未敢忘忧国——爱国之情

陆游被称赞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2],在蜀中的八年时间是其爱国热情最为激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间,陆游写了大约150 多首表达抗金、收复、报国思想的诗篇,约占他现存同期诗作总数(637 题 729首)的21%。其中广为流传的不朽名篇约 30首。这些诗篇从不同角度突出地表现了陆游以抗金收复为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思想。” [3]从戎汉中使其“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4]的人生理想得到了初步的实现,而后八年的蜀中诗创作中随处可见诗人激昂的爱国情感。

首先,陆游蜀中诗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对抗金战争胜利的信心。南宋政治家汪若海说:“天下者,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中原为脊,东南为尾。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 [5]蜀中群山连绵,地理位置优越,这是诗人对抗金战争充满信心的首要前提。诗人在《和高子长参议道中二绝》中有云:“梁州四月晚莺啼,共忆扁舟罨画溪。末做世间儿女态,明年万里驻西安” [6]诗中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抗金战争胜利的信心。此外,陆游的爱国热情与其他诗人的爱国热情不同,陆游不管经过多少打击和挫折,就像其《书愤》中写到的那样:“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7]随着时间的流逝,年华的老去,诗人却始终坚定着自己的爱国信念。再如《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有云: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8]

此诗作于诗人自蜀州回成都之际,当时诗人夜宿驿站,回忆过去叱咤风云的时光,心中豪情壮志。“前年脍鲸东海上”和“去年射虎南山秋”两句则表明诗人的爱国热情并非一朝一夕促成,而是经过长期积累,全诗充满着豪壮气概。后面诗中的“脱帽向人时大叫”和“孤剑床头铿有声”两句将诗人渴望上战场杀敌的激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清人赵翼曾在《瓯北诗话》中评蜀中诗“经临南郑,瞻望云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十之五六。” [9]可见,诗中折射出诗人对收复失地坚定的信心。

其次,陆游蜀中诗中的爱国之情还表现在对国家的担忧和壮志未酬之恨。当时面对金国的侵略,宋朝有两个派别,分别是主战派和主降派。陆游一直坚定收复失地的信念,主张力敌抗金,但多次遭到主降派的阻挠,报国之志难以施展。所以,陆游的蜀中诗中有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壮志未酬的愤恨,恰巧也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如《自阆复还汉中次益昌》有云:“北首褒斜又几程,骄云未放十分晴。马经断栈危无路,风掠枯茅飒有声。季子貂裘端已弊,吴中菰菜正堪烹。朱颜渐改功名晚,击筑悲歌一再行。” [10]诗中充满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以及抗金抱负难以施展的悲愤之情。又如《嘉川舖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中有云:“渭水函关元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 [11]可见诗人感觉到收复失地无望,只能独自空流泪,故作此诗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抒发自己的爱国无门之恨。再如《驿亭小憩遣兴》有云:

淡日微云共陆离,曲阑危栈出参差。老松临道阅千载,杜宇号山连四时。汉水东流那有极,秦关北望不胜悲。邮亭下马开孤剑,老大功名颇自期。 [12]

此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十月,诗人从四川回到蜀中南郑时,王炎幕府被撤走,诗人再次感觉到收复失地无望,爱国抱负难以施展,故作此诗表达自己壮志未酬之恨。尤其是“汉水东流那有极,秦关北望不胜悲。邮亭下马开孤剑,老大功名颇自期”四句,将诗人悲伤不能自已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后,陆游蜀中诗的爱国之情还表现在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陆游不仅担忧国家之忧人民百姓之忧,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入敌区慰问敌区的百姓。当时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投降卖国,完全不顾人民百姓的生死。诗人对统治阶级表现强烈的不满,对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在《遣兴》中有云:“郡县轻民力,封疆恃虏和。” [13]诗人将批判矛头直指南宋最高统治者,并对当时国难下的百姓深感同情。《关山月》中“和戎下诏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14]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依旧歌舞升平,不思收复失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深刻认识,并对陷于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二、久客天涯忆故园——思乡悲老之情

诗人客居蜀中八年的时间里,陆游创作了不少羁旅思乡的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愁苦,情真意切,别具一格。如《拆号前一日作》有云:“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磋。稚子欢迎先人梦,从兵结束待还家。” [15]飘零无依的生活让诗人倍感孤独,诗人渴望收复失地之后早日回到家乡。但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诗人在蜀中思念家乡亲人,故在《夜闻院花江声甚壮》中发出“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 [16]的思乡感慨。又如《东园晚步》有云:“久客天涯忆故园,强名官寺只衡门。秋桐蠹遍无全叶,古柳吹斜出半根。痛饮每思尊酒窄,微官空羡布衣尊。何时定下三巴去,思卧孤舟听断猿。” [17]《蹋碛》有云:“何日画船摇桂楫,西湖却赋探春诗。” [18]乾道七年(1170)正月,陆游初到夔州便作此诗,由此可见,诗人的思乡之情真挚深切。又如《秋夜怀吴中》有云:“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9]客居他乡,临水登高思念家乡,不知家乡现在是何景象,心中黯然惆怅,即便巴蜀的美酒亦不能将诗人客居他乡的思念之情消除。再如《秋思》一诗有云: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20]

这首诗全篇充满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想要做一个不被利益驱使,像沙鸥一样自由自在的人。但整日无所事事,井边的梧桐树摇动落叶,诗人察觉到故乡早也是秋天,极目远眺想要望一眼故乡,却无楼可登,徒增心中的思乡和郁闷之情。每逢佳节会让思乡之情加重,而身体抱恙之时也会让人的思乡之情加深。陆游曾在蜀中,身染重病,身边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独身漂泊他乡,伤心寂寞,面对疾病,天涯飘零的凄凉之感涌上心头,倍感凄凉。如《秋晚病起》、《一病四十日天气遂寒感怀有赋》等都是诗人在蜀中病重时所作,诗中蕴含着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故陆游在蜀中时常想象着故乡“梅雨晴时插秧鼓,蘋风生处采菱歌” [21]的美好景象,以期安慰自己羁旅思乡之苦。

此外,诗人宦游他乡,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还创作了许多伤逝悲老的诗歌。如《春残》: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22]

此诗创作于陆游成都任职之时,诗人从南郑撤回已有四年,但四年间一事无成,年华老去,但壮志未酬,故诗人发出了“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的感慨,不仅仅感慨自己无功已老的伤势悲老之情,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又如《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23]再如《楼上醉歌》:“醉中拂剑光射月,往往悲歌独流涕。除却君山湘水平,斫却桂树月更明。丈夫有志苦难成,修名未立华发生。” [24]

三、朱门甲第何峥嵘——赞美之情

风景如画的巴山蜀水激发着诗人的创作灵感,同时也是诗人排遣心中苦闷的良药,诗人长期壮志难酬,只好穿行于山水之间,寄情湖山景色,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故不论是蜀中的山川美景还是蜀中的都市风俗都成为陆游歌颂赞美的对象。陆游好友周必大曾赞誉在读到陆游蜀中诗作时,感觉到诗人笔下蜀中山水的华美秀丽,常于梦寐之间不能忘记。

蜀中的一年四季都足以让诗人着迷,在陆游的眼中,蜀中的春天是《晓过万里桥》中“晓出锦江边,长桥柳带烟” [25]和《初春怀成都》中“我昔薄游西适秦,归到锦城逢早春。五门收灯药市近,小桃妖妍狂杀人” [26]的生机盎然。夏天是《夏日即事》中“剑南无剧暑,长夏更宜人” [27]的舒服惬意。秋天是《湖村夕月》中“锦城曾醉六重阳,回首秋风每断肠。最忆铜壶门外路,满街歌吹月如霜” [28]的诗情画意。冬天是《晚登子城》中“江头作雪雪未成,北风吹云如有营” [29]和《雪中怀成都》中“忆在西州遇雪时,绣筵处处百花围。乌丝阑展新诗就,油壁车迎小猎归” [30]的清丽壮观。通过陆游蜀中诗中对蜀中四季的描绘,可见蜀中在诗人的眼中四季景色都是一幅画,值得诗人歌咏和赞美。陆游在蜀中宦游八年,几乎踏足了蜀中的每一块土地,领略了蜀中的每一个时刻。从望江楼到万里桥,从青羊宫到浣花溪,从初春到冬日,从清晨到日暮,诗人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了蜀中山川景色的秀丽壮美。

除了蜀中的自然风景经常被陆游歌咏之外,蜀中的风土人情也是诗人诗中赞美的对象。蜀中的市民、老妪、蚕农等均是诗人来往的对象。如《过野人家有感》有云:“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 [31]当时诗人路过蚕农的房舍,看见蚕农养蚕便与蚕农交往的事情。诗人社交范围广泛,与蜀中的百姓感情深厚,通过这种亲密的接触,诗人感受到蜀中民风淳朴,更是对蜀中的风土人情大加赞美。如《岳池农家》有云:“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水痕秧正绿。” [32]此诗则反映了诗人眼中蜀中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发达。又如《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有云:“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俎子盈腹。未论索饼与饡饭,最爱红糟并食赞粥。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33]此外,蜀中的美酒也是诗人赞美的对象,如《到严十五晦朔郡酿不佳求于都下既不时至欲借书读之而寓公多秘不肯出无以度日殊惘惘也》中有云:“安得连车载郫酿,金鞭重作浣花游。” [34]诗中写道诗人车载蜀中美酒去浣花溪游玩,有美酒作伴,旅途惬意舒心。除了蜀中的美食,诗人在《急雨》中“父老歌舞看稻田,杀鸡买酒更相邀” [35]的诗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农家避雨时,受到农家热情款待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蜀中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此外,诗人在《晚登子城》中载道:“城中繁雄十万户,朱门甲(下转第106页)

猜你喜欢

蜀中思乡陆游
蜀中南朝造像发现记
揚雄蜀中遺迹考釋
蜀中九日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思乡与蛋白酶
除夜雪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