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谷与姚贾诗风之比较

2015-03-20杨思雨张春玲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诗风贾岛律诗

杨思雨,张春玲

(1.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2.空军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吉林长春130022)

晚唐时期诗坛的诗作风气庞杂,诗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一是元稹、白居易一派的延承,以民生的疾苦为主要内容;二是温庭筠、李商隐这一派系的延承,将重心放在艳情声色中;三是贾岛、姚合一派的延承,以避世心态和对世事的淡漠态度为主要内容。

一、背景比较:僧侣苦吟与书香门第

郑谷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生于唐僖宗时江西袁州的书香世家,其父兄皆为诗人。在父兄影响下的郑谷,七岁便可成诗。初年屡试不举,后于唐僖宗光启三年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至唐乾宁年间,郑谷辞官归隐于仰山。

姚贾诗派主要是姚合、贾岛二人,都生于中晚唐时期。姚合生于钟鼎之家,脉承吴兴姚氏,是名相姚崇的曾侄孙。姚合追求闲逸,好结交文人雅士,官至秘书监。贾岛与姚合同岁,在诗作上比姚合更负盛名,其早年家境贫寒,后出家为僧。不久便得到韩愈的赏识与鼓励,等到还俗入朝后,其官场经营并不顺利。贾岛诗作多精雕细琢,以荒凉枯寂之意居多。贾岛、姚合生于同期并交好,且诗风颇为相似,故世称其二人为姚贾。

郑谷生于姚贾之后,后人多认为,其受姚贾诗风的影响很深。就生平而言,郑谷与贾岛有相似之处,二人都曾屡试不举,仕途颇为不顺。郑谷早年受到马戴、李频影响,而此二人又是姚贾诗派的承继者,所以郑谷的诗作透出姚贾之风也属常情。

二、审美比较:冷僻孤寂与清幽淡泊

诗人的审美情趣,往往与其生平经历、心理因素和对人生的期许与向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这一点上,郑谷与贾岛相似,又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贾岛生于中晚唐,此间政局尚未完全动荡。贾岛诗中的审美情趣多为冷僻孤寂。郑谷生于唐朝末期,此间社会黑暗动荡、朝纲败坏,这让他产生了伤感而又绝望的末世情怀,在连年的奔亡之后对山水闲适的生活心生向往[1]。

类似的生平与一脉相承的审美情趣,使贾岛与郑谷在诗作的题材上十分相似。二者因仕途不顺,都有下第方面的诗作。如贾岛的《下第》:“下第只空囊,如何往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适岂易,孤棹负三湘。”郑谷的《下第退居二首》:“年来还未上丹梯,且著淦蓑谢故溪。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未尝青杏出长安,豪士应疑怕牡丹。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残。”贾岛的审美情趣透露着“冷僻、孤寂”的风格,诗中陪伴他的只是杏园的“百舌”和“花”,“故山”相隔甚“远”,最后仍是“知音适岂易”。郑谷的诗作也表达了下第时的凄凉,篱是“破篱”,雨是“残雨”,梨花落尽春去晚,这种惆怅之意与贾岛的诗作遥相呼应。但较之贾岛冷僻孤寂的清苦之感,郑谷又多了一分清幽与淡泊。同样是以写景来抒情,贾岛直抒胸臆地表达知音难觅,而郑谷则在字里行间透露出隐退之意。

三、文本比较:共同的精词炼句

在文本创作上,姚贾斟词酌句。郑谷受姚贾影响,也有一定的苦吟之态。贾岛善于推敲,加之早年为僧侣,可谓唐代苦吟诗的鼻祖,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典故。姚合诗风与之相合,同样是以苦吟著称。而郑谷对诗作的字法与句法也颇有讲究,在斟词酌句的功夫上不输于姚贾,甚至是醉心于此、乐此不疲。郑谷自己曾说过:“得句胜于得好官”。郑谷多次提到自己苦吟诗作、遣词炼句的情形:“夜夜冥搜苦,哪能鬓不衰”;“属兴同吟咏,成功更琢磨”。

苦吟诗风的推敲字句是诗人写作态度的一种体现。郑谷受姚贾诗风的影响巨大,沿袭了姚贾的苦吟创作,在其诗作中不乏字字珠玑的绝妙诗作。

姚贾精于炼字,如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怪禽啼旷夜,浪白风初起”、“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等,姚合的诗句“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容”。郑谷的诗句“片沙留白鸟,高木引青萝”、“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等,在字法与句法上甚为讲究。一个“留”、一个“引”,瞬间将静态画面动态化,并且赋予了整个画面情深脉脉之态,化无情为有情。而“妨”、“见”两句更是绝妙,春季的昼夜景色瞬间铺陈出来,情境相连,颇有意境。

四、诗律比较:迟滞阻拒与开阔真挚

古代诗歌讲究韵律,尤其是唐诗,在韵律上形成了多种风格。就律而言,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以及古体诗、乐府诗等。诗的情感体现往往与格律相辅相成,不同的格律与内容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姚贾诗以五律、五绝见长,其中又以五律最多。郑谷的诗作多为律诗,其七律诗自成一派,而其五律诗的情感表达则与姚贾诗风颇为相似,同时又具有自己的风格。

姚贾诗中的情感往往给人以迟滞阻拒之感,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天河堕双鲂,飞我庭中央”、“北客入西京,北雁再离北”、“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等句,云深遮住了视线,天河阻隔了天地,客雁双飞两相离。

郑谷的七律诗与姚贾诗相去甚远,而其五律诗则与姚贾诗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即视野开阔、情感真挚。如《别同志》一诗:“所立共寒苦,平生同与游。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天淡沧浪晚,风悲兰杜秋。前程吟此景,为子上高楼。”在视野上,虽“临远水”,却有“孤舟”,视野极为开阔;在情感表达上,“共寒苦”“同与游”“为子上高楼”这样的情感表达在姚贾诗中是少见的[2]。

五、意境比较:阴冷怪异中的清新淡雅

我国古诗重意境,意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诗作的整体水平与受欢迎程度。用意境与情感来打动读者是诗人最惯用的手法之一。

在意境上,姚贾诗以阴冷怪异著称。郑谷诗在意境的营造上虽然清苦,却已经脱离了阴冷怪异,朝着清新淡雅的方向转变。如贾岛的“泠泠月下韵,一一落海涯”、“身卧东北泥,魂挂西南霞”、“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群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等诗句的意境诡异,传达出一丝阴冷之气。而郑谷则刻意地避开了这样的意境,其诗作多有归隐之意,颇为清新淡雅。其诗作“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重在借乡村清新的景物特点来表达对友人的挂念,与贾岛寻人诗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诡异有很大差别。

六、结语

总体来说,郑谷继承了姚贾的诗风,在愁绪与郁结以及遣词炼句方面极为相似,而在情感表达、审美情趣与意境营造中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疑,二者的诗作都是我国晚唐文化的瑰宝。

[1]王定璋.试论郑谷的蜀中诗歌[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1-55.

[2]张小红.郑谷诗歌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23-24.

猜你喜欢

诗风贾岛律诗
贾岛寻医记
以健为美,力求诗风刚健
律诗的开合结构
贾岛碰瓷
工而能变方有味——浅谈律诗的对仗
学苑诗风
贾岛推敲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律诗园地
律诗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