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5-03-20牛秋霞宋甲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语文

牛秋霞,宋甲

(1.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2. 科苑小学,山东 济宁 272000)

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牛秋霞1,宋甲2

(1.文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2. 科苑小学,山东 济宁 272000)

插图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对课本插图重视度不够,指导学生运用插图理解课本的有效性不高;解读插图能力有限,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能力薄弱;自觉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意识缺失, 插图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 强调插图的重要性,督促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教材插图的学习与研究;提升他们解读插图、挖掘插图内涵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指导学生理解、欣赏插图的能力;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插图教学法的培养,以便开展形式多样的插图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插图;插图解读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插图,即插画,是一种与文字信息并行的视觉符号系统,是教材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凭借可视、可感、可想的画面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以生动、具体、可信的视觉形式营造出感人的艺术氛围,具有文字本身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对已具备形象思维习惯的小学生而言,插图是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想象与联想氛围、理解教材内容、提供获取有用信息的途径、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自学能力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课文第二语言的插图,可以弥补课文中文字抽象表达的不足,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以及如实反映课文描述的场景。插图因其直观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句话说得好“教材之中无小事”。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发挥插图的作用,灵活地运用插图,插图就可以发挥其突出优势,加快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有关插图在教材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并且时至今日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明代,我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使用图文对照的教材《对相识字》,实现了教材跨越式发展。1658 年,教育家兼“图画书之父”夸美纽斯就出版了带插图的教材《世界图绘》,因为他深深懂得图文结合的教育效果远远大于纯文字的教育效果。他希望学生能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从图画书中获得快乐。鲁迅认为:“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学之所不及。”[1]语文教材是语言文学的载体,这种学科特色使得插图在图与文的角逐中独具特色。当今学生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读图时代,“在这个以图像为主要特征的符号系统里,图像不仅仅是文字的辅助呈现方式,更多地成为一种主导阅读方式,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2]。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为了增加教材的视觉效果,大陆地区各出版社在教材内容、形式上纷纷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进,插图从形式到内涵都有质的飞跃,比如在绘制插图中充分重视插图的儿童性,令人眼前一亮。再比如,所绘制的插图与文本内容二者完美吻合,再现文本情境。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情节插图,主要是对情节进行浓缩,选取“ 最富孕育性的时刻”的场景, 最终服从于文本的内容规范和限制,所绘之图基本与情节吻合,在基本意思上图文保持一致。由于在人的所有感官系统中,视觉对于人的冲击最为强烈,心理学家认为人从环境中所接受的大部分信息都要通过视觉和听觉,其中视觉可以得到听觉的千倍以上的信息。[3]所以插图具有贴切文本的内容,并在文本基础上给予时空更为形象的表达。所以插图所传达的信息比文本内涵所表达的信息更为形象贴切,更为全方位地诠释时代的文化性。而在祖国宝岛台湾地区,以康轩版国语教材为例,此套教材插图则在主题内容、造型风格、色彩选择等方面都非常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4]

以儿童为本位,构图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与生活背景的插图在版式、形象、色彩等方面均做到了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阅读能力、理解技巧等特点。插图作家以其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纯真的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事物,以孩子的心理来表现和反映世界,这样画面就会洋溢着独特的美感和生动活泼的儿童情趣。因此,插图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学价值理应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方便、最经济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一些教学环境差、教学设备落后的偏远农村学校,或一些教学设备不完善的地方,充分挖掘插图这一教学资源,进行形式多样、方法多变、层次多重的语文训练,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既然新课程改革推动了教材插图的革新,使得教材中的插图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设计新颖的局面,那么面对如此丰富形象的课堂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现状如何呢?

2 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的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处在“多标多本”的繁荣时期,各类教材插图在数量、色彩、内容三方面均呈现出插图向上发展的局面,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由于各家教材说明均未对插图教学法做一定的指导和提示,新课标中对插图教学尚未提出建议,教师自身对插图解读有限,在教学中往往蜻蜓点水般带过,未给予足够重视和利用。

虽然插图的作用与地位一目了然,但是处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运用插图辅助教学的状况并不太乐观。笔者对济宁市科苑小学16名语文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了解了他们运用插图进行教学的现状,并且对现状做了某种程度上的定性分析。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插图进行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本插图重视度不够,无法指导学生运用插图理解课本;解读插图能力有限,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能力薄弱;自觉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意识缺失, 插图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2.1对课本插图重视度不够

科苑小学有8位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太重视插图这一课堂教学资源,更谈不上运用插图指导学生进行教学了。他们认为学生预习课文时已经理解插图的内容,无须再花时间进行引导。有研究表明,上课时如果不提示,学生们很少注意课本中的插图,这说明教师高估了学生自学插图能力。随着语文教材插图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插图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童心童趣,不少学生表示喜欢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而且能够自觉运用插图理解课本。语文教师由于忽视了插图作为有效而便捷的教学资源重要性,因而也就错过了对插图内涵的深度挖掘以便辅助课堂教学,白白浪费了插图这一宝贵教学资源,从而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去搜集、筛选、整合、制作当下较为时尚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其实,教材中的插图并非可有可无,插图的存在自有它的价值。如果教师忽视了近在咫尺的教学资源,那么对农村学校的教师而言,这将会增大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难度,所教内容可能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甚至会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这也表明了这些教师们还未真正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理由是他们在开发、利用一手教学资源方面能力不足;这也说明了当前语文教师对“用教材教”这一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如果换成“充分挖掘并利用手头上的教材内容(包括文字的和图像的)来教”这一说法表达可能会好一些,以便帮助这些一线的语文教师认清插图的教学作用,根据编者的意图来使用插图,甚至能够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插图。

2.2解读插图能力有限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运用插图教学的重要性,但解读插图能力有限,无法挖掘出插图此时此处的深层涵义,不能将插图内涵与课文内容有机融合,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他们一方面担心运用插图不够恰当、准确,甚至曲解插图的原意,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全盘皆输,一方面认为语文教学理应从课文词句段章方面加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如果抓住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有舍本逐末之嫌。

2.3自觉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意识缺失,插图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8位语文教师会经常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插图,甚至能够习惯性地运用插图导入新课。比如,有的教师会结合识字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知识,但在接下来的示范写字、个别指导、检查和评价识字情况等环节中对插图视而不见,造成对课程资源的浪费,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学效果。他们认为插图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教学资源,与课文相关度很高,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最直观、生动的知识和信息。然而,借助插图导入新课仅仅是插图教学的一种方法,插图教学法远不止一种,可以利用插图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进而背诵课文,可以利用插图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训练、习作训练、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只不过这些教师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协助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层面,并未发觉插图其他方面的价值与功能,比如,借助插图自觉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语文教师们似乎还未提上日程。

3 对策研究

鉴于小学语文教师对运用插图重视度不够,自觉运用意识缺失,解读能力不足,插图教学方式单一的状况,笔者认为,首先,地方或学校理应强调插图的重要性,督促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教材插图学习与研究。比如在教研活动中提醒教师关注插图教学,进修培训时对教师进行相关指导,并且教师本人对插图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如何运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提出建设性的观点。在对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也要渗透相关内容,让教师认识到运用插图帮助学生学习的功能和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插图的重要性逐渐深入人心以后,教师们也就养成了独立分析、揣摩教材编者意图的习惯,进行角色转换,以便站在编者的角度观察插图、倾听插图背后发出的声音,感悟编者的用心良苦。当然,成功的合作来自双方的共同力量,教材编者特别是插图的设计者要主动联系一线教师,广泛征集教师们的建议,从而展开双方的有效对话,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开发、设计出一幅幅内容贴近课文、设计新颖独特、蕴含丰富的插图,使之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并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目的。

其次,提升语文教师解读插图、挖掘插图内涵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指导学生理解、欣赏插图的能力。语文教师对插图解读能力有限,影响了实际教学中运用插图的效果。因此,必须要发挥出教师能力,特别是教师核心能力。而教师能力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特殊能力,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责的适应程度和承受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无形的能动力量。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教师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设计能力、组织能力、预测能力、援助能力和评价能力。[3]教师解读插图能力是教育设计能力的前提,前者是基础,后者的形成乃至提高都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当然,对教师就插图绘制意图方面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教材编者应及时给予反馈和解释,及时采纳和吸收教师的意见,改进插图编排的质量,编好适合教师教学、学生喜爱的插图。如果是教师自身对插图的产生一些错误的理解,插图绘制者就教师提出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就会避免教师对插图的曲解。

最后,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插图教学法的培养,以便开展形式多样的插图教学。由于插图本身充满童趣与幽默, 插图内容符合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再现历史事实、贴近课文意境,插图画面精美,插图位置恰当,设计合理等突出优势,地方或学校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插图开展教学比赛活动,深入研究插图教学,总结归纳插图教学法的规律,拓宽运用插图开展教学的道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某位语文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插图进行了细化研究,从科学合理运用插图开展教学工作一直走到艺术化、个性化地巧用插图进行特色化的语文教学。换句话说,这位教师不仅能运用插图,而且能将插图运用地恰到好处,展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艺。这位教师总结出巧用插图将收到不可预料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他认为巧用插图能处理好教学的几个环节。具体而言,观察插图可以导入新课;借助插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依托插图,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凭借插图,可以总结课文。其次,他认为巧用插图,解决好教材的几个要点。换言之,把握插图可以突出重点;活用插图可以突破难点;借用插图,消除疑点;变换插图,探究焦点。最后,他认为借助插图,可以训练识字解词能力,可以训练写话、说话,可以训练有感情地朗读,甚至可以辅助复述、背诵。简言之,巧用插图,可以训练好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能力。此外,他认为巧用插图关键在于教师能够应着课堂的生成,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学设计,方能把插图的功用发挥到极致。[5]插图对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开展插图教学活动是有必要的。通过这点拙见,笔者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对插图的重视和研究。

[1] 张泽贤.书之五叶:民国版本知见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91.

[2] 徐翠凤.视觉文化视域下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 相马一郎.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3.

[4] 刘冬岩.台湾康轩版国语教科书插图特征及启示[J].语文建设,2014(11):76-80.

[5] 沈爱民.挖掘教材资源 优化课堂结构——探讨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10):50-52.

The Study of the Status Quo and Strategy about Chinese Teachers’ Use of Illustration in Primary School

NIU Qiuxia1, SONG Jia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2. Keyuan Primary School, Jining Shandong 272000, China)

Illustr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urvey the paper fi nds that in primary schools Chinese teachers don’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xtbook illustrations,aren’t able to guide students to use illustr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extbook effectively, don’t have suffi cient power to read illustrations, have poor ability to guide students to observe illustrations, lack the awareness of using illustrations,and employ invariable teaching methods, which can't meet the students' learning demands.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illustration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study of illust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ability to interpret illustrations and dig out the connotation of illustra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Only by these ways can they improve their illustration teaching potential and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illustration teaching.

Chines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methods; illustration; reading illustrations

G623.2

A

1674 - 9200(2015)06 - 0111 - 04

(责任编辑 查明华)

2015 - 03 - 19

牛秋霞,文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