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山州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探析

2015-03-20苏金勇李应冠唐国建邹宗祥李晓蕊解文迪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住房问题文山州农村教师

苏金勇,李应冠,周 琨,唐国建,邹宗祥,李晓蕊,解文迪

(1.文山州委政研室,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州教育局,云南 文山 663099;3.文山州住建局,云南 文山 663099)

文山州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探析

苏金勇1,李应冠1,周 琨1,唐国建1,邹宗祥2,李晓蕊3,解文迪1

(1.文山州委政研室,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州教育局,云南 文山 663099;3.文山州住建局,云南 文山 663099)

农村教师,肩负着千万农村孩子的教育使命,承担着基础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当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的住房状况却令人堪忧,为解决历史欠帐问题,各级必须从宣传、政策、责任、投入、服务等多方面加大对问题的认知和应对,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高度去审视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

文山州;农村教师;住房难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文山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在全面推进“两基”进程,巩固“两基”成果的同时,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校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地方财政的拮据,多年来,农村教师的住房建设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投入,致使历史欠帐日积月累,矛盾日显突出,教师住房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全州农村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

1.1农村教师住房问题十分严峻

许多农村教师办公、起居、餐饮至今仍局促于10多平方米的危旧房屋内。据统计,目前全州农村教师住房中,还有近7万平方米为D级危房;许多教师与学生挤住在学生宿舍,占用了本就不足的学生宿舍资源;一些学校由于校舍十分紧缺,无法安排教师住宿,教师还需到校外租房居住。凡此问题,在加剧教师生活和经济压力的同时,也给学校教学及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

1.2农村教师住房建设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近年来国家重点实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校安居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教育专项工程,主要是解决学生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不足的问题,而直接安排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的建设项目很少,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师的住房需求,致使教师住房缺口日渐扩大,教师住房建设与需求之间矛盾日深。

1.3农村教师住房项目建设还存在诸多困难

目前,全州正在实施乡镇低收入保障性住房项目和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两类项目,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项目指标不足,难以满足需求;建设资金缺口大,地方资金配套困难;建设用地指标难以落实、征地费用难以筹措、征地手续协调困难复杂;项目落地后推进较为缓慢以及建成项目存在质量问题等情况。这些困难和问题无形中延迟了全州农村教师住房建设步伐。

1.4农村教师住房难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队伍稳定

“安居”才能“乐业”,这是千百年来一个简单的道理。农村教师住房难、住房差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定程度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致使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留不住、进不来”,严重影响了全州农村基础教育的巩固和发展。

2 住房现状

调查得知,2009年开展校舍排查鉴定时,文山州农村教师住房面积为25.86万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面积20.31万平方米,占78.53%,可用面积仅为5.5万平方米,加上近3年新建的13.23万平方米,总共可用面积为18.73万平方米,占全州缺口52.4万平方米的15.74%,全州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仍很严峻。目前文山州农村教师住房的现状是:

2.1长期走教

据调查,文山州农村教师大部分不是本村的,由于学校没有宿舍,大部分教师就住在自己家里、或同父母住在一起、或在外面租房子,这就形成了长期“走教族”。 “走教”老师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忙于穿梭,心牵两头却无法顾及其一:住在家里,却没有时间顾家;人在家里,心在学校,在校学生的安全问题常是走教老师的心病。一年四季,长期 “走教”,既给教师造成了生活压力,又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暂避危房

目前,全州农村教师住房主要由旧教室改造而成,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有些建于五、六十年代,这些房子无专用厨房、厕所,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屋顶透风漏雨,四周墙体脱落,大多已成为D级危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广南县珠街中学有40%以上老师挤在学校十分简陋的D级危房里,一到风雪天的晚上,学校领导就一家一户的敲门,提醒老师不要睡觉,怕房屋倒塌危及老师生命。因教师住宿楼紧缺,文山市临时安排住宿于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等非教师宿舍的教师达1198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51%。马关县坡脚镇山车中心学校有36 位年轻教师仍住在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危房里。麻栗坡县有半数以上的小学无教师宿舍,教师都挤住于学校功能室。丘北县舍得乡中学教师把好的、安全的房子让给学生住,老师住危房;平寨乡一个新教师,报到时安排在一间D级危房里,他就在车上住了两晚上,第三天便不辞而别。老师们调侃说:现在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烂的房子也是学校。

2.3外租房子

外租房子有那么几种:一是可以租到房子,但租金偏高,有的租金比县城还高;二是可以租到房子,但距离学校太远,有的老师外租房子远达2~3公里,对于晚十点钟才下晚自习回家的老师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三是房源紧张,无法租到房子。富宁县谷拉乡中学,由于所在地的街道居民少,房源紧张,当地的租金高得惊人,但还是没法租到房子,学校领导就做先租老师的工作,两个人共租一个房间,租不到房子的教师有的挤住于学生宿舍,有的借住于村委会办公场所。西畴县法斗乡的乡村小学,多数教师借宿在亲戚家中或在附近农户租住。这种现象无形加大了教师的经济和心理压力,极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老师们说:“我们愿以校为家,可是连住房都没有,家在哪里?”

老师是“最可敬的人”,把全部的爱心都献给了学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同时又是“最可怜的人”,长期在农村工作,到老了却没有一个家。当很多人住着高楼大厦还在为名为利斤斤计较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却在为落脚点发愁。在调研组到达的每个乡镇中学、小学的座谈中,许多老师每每谈到住房问题就悲伤哽咽,调研组的同志心情都无比沉重。

3 问题分析

农村教师,肩负着千万农村孩子的教育使命,承担着基础教育的重要责任。然而,在当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的住房状况却令人堪忧,不少乡村教师仍面临着“奉献一辈子,盼房一辈子”的处境。

文山州农村教师的住房难问题是如何造成的?

3.1宣传的缺位

教师和学生本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过去在宣传舆论导向上,都侧重于学生,老师问题被掩盖了。我们的各级媒体在宣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学校的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宿舍有了很大改善,学生告别了“土房子、土台子”的时代,住上了楼房的时候,把老师依然蜗居在陋室,甚至无房可居的现象忽略了。

3.2政策的缺位

教师住房问题的产生,与我们过去政策的制定上有很大关系。比如城里教师除了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大量公共服务设施外,还享受按政策住上国家补贴的“安居房”“园丁小区”等待遇,但同样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农村教师却无这等“福分”,他们既无建房的宅基地,又不能享受城镇职工房改优惠政策。前些年城市教师的福利分房、房改分房等政策,农村教师往往无缘享受,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事业存在的政策盲点。

3.3投入的缺位

尽管目前我国已将教育优先发展作为科教兴国的重要方略,而且文山州也出台了不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措施,但由于“普九”的压力,大量的经费投入局限于教学用房及基本辅助设施。再就是由于实行资金拼盘配套政策,使本来就困难的民族贫困地区雪上加霜。据调查,仅就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一项,按照国家现行补助政策和标准,每套周转宿舍35平方米补助5万元(含8000元设施设备费用),实际用于项目土建工程费用仅为4.2万元,每平方米造价仅为1200元,而我州农村工程平均造价在1800元/平方米左右,每套周转宿舍建设还需配套2.8万元。依此测算,全州完成“十二五” 周转宿舍规划目标任务,需要地方配套资金高达5亿元,以文山州目前的财力状况,是无法办到的。

3.4研究的缺位

多年来,由于重视不够,深入调查研究也就不到位,在教师住房这个问题上也就形不成统一的思路。上级在规划教育经费投入时,是否可以一并考虑教师住房问题?包括目前正在实施的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资金是否可再增加?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否取消拼盘政策?等等,还未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十二五”规划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时,文山州按照1.5万套缺口上报,最后批准纳入国家规划盘子的周转宿舍建设规划是5152套,占实际缺口1.5万套的34.3%。至2015年上半年,省下达文山州教师周转宿舍只有1572套,占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建设的30.51%。教师住房难,致使全州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优秀教师外流,拉大了边疆教育与内地的差距。

4 重大意义

教师住房问题既是教师的安居工程,也是教师乐业的基础工程;既是尊师重教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教师生命安全、提高教师地位、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具体表现。

4.1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是落实我国“尊师重教”方针的具体体现

文山州农村教师很辛苦,工作上,随着留守儿童队伍的不断加大,寄宿学生大量增加,“上课是教师,开饭是厨师”,“课外是辅导员,睡觉管理员”,教师成了留守儿童的“全职保姆”,对学生承担着近乎无限的责任,每天疲于奔命,身心压力很大。住房上,广大农村教师虽然工作在农村,但又是城市居民户口,没有土地建房。有些“半边户”虽然有土地建盖房子,但由于经济拮据,住房在农村往往都处于中下水平。待遇上,自从取消了15%待遇以后,就剩下那点工资,没有什么福利,全家所有开支就靠微薄的工资支撑,以至社会上出现“穷的像老师一样”、“玩老师麻将”等嘲讽。为此,“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待遇,应从口号转化为具体行动。

4.2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是吸引优秀师资力量,防止优秀人才外流的具体体现

农村教育落后的一个关键点是缺少优秀教师,而住房难正在成为文山州农村师资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师录用采用招考方式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属于外地招录,这些教师通常只能住校。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安全实用的住房,必然会使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不安心工作,而想方设法往城里或经济发达地区调动,导致城镇学校教师超编、农村教师严重不足。这种现状已经影响到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3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是缩短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同样站在三尺讲台上,城里教师除了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大量公共服务设施,还可以享受到国家许多住房优惠政策,而农村教师只能靠较低的工资自己买地建房。相当一部分自己没有能力建房的教师,只好长期住在学校提供的狭小的、简易的危房里。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不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的实施。

4.4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

广大农村教师生活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与所有国家在职职工相比,社会地位本来就比较低,靠较低的工资收入维持生活,还要为住房问题四处奔波,最基本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又如何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事关农村教育事业的全局,事关全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计。

5 对策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直以来,各级都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难不能难老师,再苦不能苦孩子。”文山州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如何破解难题?全国许多地方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结合文山实际,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5.1宣传到位

农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社会底层群体的教育,农村教育办得好不好,不仅关乎社会文明与活力,也关乎社会公平与正义。要充分依靠媒体力量,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教师在教育发展进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宣传他们肩负着党的教育事业负重奋进的伟大精神;宣传他们为了下一代甘当孺子牛的心怀;宣传他们默默无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境界,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过去,我们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等问题上是成功的,今天我们也要求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农村这个群体,呼吁全社会关心、关注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提高到“教育强州”的高度来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付诸行动。

5.2政策到位

实现农村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的目标,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农村教育公平,农村教师的角色不可替代。各级政府应抓紧制定出台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为农村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做到农村教师住房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调整住房政策,将农村教师住房难作为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处理;要建立并确保农村教师购房补贴制度化,帮助农村教师通过公积金贷款和住房补贴,购买公共租赁住房;要在农村教师安居工程建设土地使用、建设税收等方面给予减免,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各级教育、发改、住建、国土部门要抓紧时机,将农村教师住房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制定方案,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农村教师住房建设步伐。

5.3责任到位

农村教师住房难的症结之一就是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各级政府要重新调整思路,将教师住房难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要像抓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一样,抓好农村教师住房建设。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构,把教师住房问题作为农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硬性指标,与各级领导的政绩考核挂钩。要根据“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①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精神,明确落实各级在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上的责任,将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向人大代表承诺的“民心工程”之一。

5.4投入到位

要创新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理念,采取多渠道、多办法对教师住房的投入。1、加大投入,校内建好周转宿舍,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力度,把周转宿舍作为改善教师住房问题一条重要渠道抓紧抓好,抓出成效。2、因地制宜,校外建设安居房。要在乡镇集中建设一批教师住宅区,优先考虑贫困乡村和边远山区教师的住房问题。3、上级政府应取消农村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的拼盘做法,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实行倾斜,在下达其它建设项目的同时,一并考虑教师的住房项目。4、中央应将农村教师公寓支出在教育基建支出中单列,从原来的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中独立出来,形成专项资金。

5.5服务到位

首先是要根据“全面改薄”②规划中长期保留学校办学规模,重新组织编制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专项规划,逐年安排建设资金,逐步消除D级危房,腾退教学用房、辅助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确保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满足需求。其次是根据许多学校目前占地面积越来越狭小的实际,各级政府要帮助解决周转宿舍建设用地,开通建设用地及相关手续的“绿色通道”。再次是各级政府要协调好社会各方各面的资金支持,保证每一项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筑巢引凤”工作,稳定农村师资队伍。

教育被视为孩子通向美好未来的钥匙,而掌握这把钥匙的是伴随他们成长的教师。“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是《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要实现的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之一。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不仅是待遇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涉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涉及农村教育乃至全民教育的发展。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农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只有这样,全州的农村教育才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教育强州”才不会只是一句空话。

注释:

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文 件。

② “全面改薄” 即:《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26号文件)的简称。

On the Problems of Rural Teachers’ Housing in Wenshan Prefecture

SU Jinyong1, LI Yingguan1, ZHOU Kun1, TANG Guojian1, ZOU Zongxiang2, LI Xiaorui3, XIE Wendi1
(1. Offi ce of Policy Stud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2. Education Bureau,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3. Bureau of Housing and Construction,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Rural teachers shoulder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lization, rural teachers’ housing state is still poor. To solve accelerated problems left in history, each level of government should work hard to solve problems of hou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is a fundamental task for the coming generation”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paganda, policies, responsibilities, investment and services aspects.

Wenshan; rural teachers; problems of housing

G451.5

A

1674 - 9200(2015)06 - 0089 - 05

(责任编辑 杨爱民)

2015 - 09 - 21

2015年文山州委政策研究室研究课题。

苏金勇,中共文山州委政策研究室副调研员、高级政工师。

猜你喜欢

住房问题文山州农村教师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商品房去库存压力下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思考
青年人住房问题及国际借鉴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文山州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文山州“利剑”专项行动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