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视野下的教育传播学研究述评

2015-03-20李开仁谷雨保长省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播学媒介素养

李开仁,谷雨,保长省

(1.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新媒体技术视野下的教育传播学研究述评

李开仁1,谷雨2,保长省1

(1.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新媒体技术前所未有推动着教育传播学的发展,文章基于已有文献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进行分析,厘清新媒体和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关系,探寻新媒体技术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影响和技术推广的限制因素,提出“加强媒体技术投资效益研究、教育传播效果研究和新媒体技术视野下教育传播学全球化研究,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并架构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等观点,明确了新媒体技术视野下的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必要性。

新媒体技术;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学

教育传播学经历30多年的发展,虽然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活动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还存在深度不足、学科关系模糊、时代前沿性不足等问题,其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首先,新媒体技术为教育信息提供了便捷的传输通道;其次,它改变着师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方式,已有研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因此,新媒体技术视野下的教育传播学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既能丰富相关理论,又具有指导意义,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从学科专业发展来看,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传播学“本是同根生”。1989年以前,教育技术学以教育传播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二者关系密切;1989年后,二者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以美国为例,标志性的事件是当时的AECT两大刊物,《教学发展学刊》(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与《教育传播与技术学刊》(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Journal)合并为一份新刊物,取名《教育技术、研究与开发》(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至此,教育技术走上了一条新技术指引的应用性道路,教育传播学继续坚守其理论研究的方向。虽然二者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但学科目标和理念上仍有相通之处。学科目标上,都希望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来优化教学效果,建立学科体系,提升教学质量;理念上,以最新的教育传播和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科发展的目标。因此,新媒体技术视野下对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融合”研究,以及将教育传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对教育传播学走出困境具有现实意义。

1 新媒体与相关概念

1.1新媒体研究

当前,新媒体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学者们对新媒体技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毕晓梅认为“许多新媒体研究者只是忙于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技术现象,而对新媒体的科学性和新媒体本身则缺少关注。”[2]2008年5月,国际传播协会年会预备会以“新媒体的漫长历史——置于情境中的当代和未来发展”为主题,从纵向历史视角对新媒体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谈论。一是新媒体本身是时间性的概念,唯有与历史媒体相参照才有‘新媒体’这一说。二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新媒体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尤其是在媒介发展史的特定阶段,获得其相对稳定的内涵和外延。三是新媒体研究涉及媒体的演进与革命。”[2]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同时具有时间维度,例如粉笔对于特定时代是一种新媒体,而电子白板对于现代社会又是一种新媒体,可见新旧媒体是在具体时间维度和社会影响上来进行定义的。

宫承波等人从横向视角将新媒体界定为“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的新型媒体形式、软硬件或信息服务方式。”[3]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教育传播媒介的特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高尔德马克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2],中国传媒大学杨继红和邵庆海认为新媒体(New Media)是一种数字化传播技术、具有高度互动传播性[4]和非线性传播等特征[5]。三位学者将新媒体解释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同时兼具数字化、高度互动传播和非线性传播等特征,体现了新媒体的时代性。综上,笔者认为“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可以从时空两个维度来进行,既兼顾媒体发展的轨迹,又注重新媒体观念的与时俱进,还注意了新媒体的动态性和非线性特征。

1.2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6]这个定义包含了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四个要素,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必须处理好四者间的关系。传统的教育传播是点到点的传播,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稳定,传授的信息多是教师所经历的和书本中的知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教育传播是一对多、多对多的,师生关系较为复杂、交互困难、渠道多元化、空间分离。现在,新技术的快速崛起已经改变了教育传播模式。

1.3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

目前,媒介素养(数字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受到较多的关注。张志安和沈国麟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7]张冠文和于健把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介素养上就是指人们能够正确地判断和估价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媒介”,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普及,又出现了“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素养、网络素养和数字素养”等概念。林爱兵等人将传媒素养的内涵细分为传者素养、受着素养、媒介素养和媒体素养。中国学者更多的将媒介素养的对象确定为受者。其实,传者媒介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媒介素养很大程度会影响学生的媒介素养(数字素养),“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必须先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8]学校教育是培养数字素养的重要场所,以教师媒介素养培训为抓手促进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具有现实可行性。2015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将提升数字素养确定为近两年内可以解决的挑战,解决数字素养的根本途径在于对教师数字素养持续地进行培训,让之将数字素养教育融入到课程中对学生的数字素养进行持续的培养(这里假定媒介素养等同于数字素养)。

2 新媒体技术与教育传播学的关系

2.1教育传播学与新媒体技术联系密切

教育传播学的诞生和发展与新媒体的发展联系密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传播领域是一个重大社会事件,它革新和拓宽了教育传播的媒介和渠道。“1996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新媒体技术对中国传播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传播理论和观念都受到极大的冲击。”[9]媒体的多样化使媒体选择复杂化,选择好的传播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教育传播学在技术应用领域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加强教育传播理论和实践创新对教育传播学的发展尤为迫切。

2.2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传播”是一个功能多样的概念,具有教育功能、交流功能和生活功能。应用到教育传播学中,主要体现为知识的传递与接收功能,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能更便捷的实现传播的诸多功能。

2.2.1新媒体的教育传播功能

新媒体教育传播具有正向、负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张洪浩研究表明“新媒体教育传播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0]。正向功能,“新媒体为教育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空间和自由,新媒体为教师传播知识提供了有效地传播工具”,新媒体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它使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的传递空间无限延伸,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负向功能,过度使用新媒体会导致“信息溢出”、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碎片化,精力易分散,使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受到削弱,这正是“新媒体的异化力量”。此外,新媒体教育传播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媒体的先进性和多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11]。目前,以手机、校园网络为主体媒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学生的青睐,新媒体技术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

2.2.2新媒体技术促进了教育传播理念的更新

“每种新技术都是有时代性的,采用新科技不只是一些新工具的增添,而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变革。”[12]新媒体技术带来了教育传播理念、知识授受关系的转变,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比如,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正改变着传统教学。新技术同样也冲击着教师的权威,课堂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降低,新技术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对于教师来说,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随着社交媒体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在线学习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和协作学习将成为新的教育研究范式”[13]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传授和学习需求将更加强烈,整合“线上线下”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成为新趋势。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将新媒体技术整合到教育教学中来。

3 新媒体视野下的教育传播学研究

3.1基于新媒体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仍需深入

有学者从微博、数字电视和手机三种新媒体出发,构建了社会教育的模型,为促进和优化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研究提供了借鉴。“近年来,尽管新媒体的教育应用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在新媒体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方面的却相对较少。新媒体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有四个共同点:传受双方互动化,传播信息碎片化、信息传播裂变化、监督管理缺失。”[14]这四个要素也成为后续研究者构建传播模式的基础。实践表明,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育传播研究应该更多关注新媒体的应用效果,正如施拉姆所说,“一切传播学的研究都是对效果的研究”,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更是如此,只有关注媒体给教学带来的益处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升传播的效果,教师、学生和社会大众只有真切感受到新媒体技术带来的福利后才会自主的使用新媒体。

3.2新媒体技术催生了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梅琼林认为,新媒介的出现为教育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深刻改变着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体系,也催生了新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在:“(1)将线性研究方法变为交互式研究方法;(2)从硬性控制到开放的控制研究方法;(3)从‘传受分离’到‘传受合一’的研究方法;(4)从单一媒体到综合媒体的研究方法。”[15]新媒体在改变技术的同时也改变着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教育传播的研究更加关注交互、坚持开放(MOOC的井喷式发展就是最好的实证);知识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师生地位也发生着微妙变化,传统的“长幼知识传授模式”被打破;图、文、音视频相融合的综合媒体、“超媒体”“复合媒体”成为一种大趋势;教育传播学研究需要与时俱进,教育传播学研究者对待新媒体的态度需要更开放和多元。同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很有必要。

3.3新媒体技术为教育传播学研究提供全球化视野

教育传播学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技术为教育传播学研究提供载体。匡文波教授在针对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新媒体分为网络媒体、数字广播电视媒体和移动媒体三大类,”[16]这里强调的是“网络媒体”。互联网正在重塑人们与世界的联系方式,教育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革,知识“传播流向”发生转变,“长幼传授模式”被打破;知识获取途径多元化、范围扩大化、主体学生化;网络使“一对多、多对多教学”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成为可能。教育传播学只有借助新媒体才能打破发展瓶颈,以新媒体的应用提升教育传播的速度,优化教育传播渠道,发挥“把关人”信息筛选和传播通道维护的功能,净化传播渠道,优化技术,使技术更加人性化的为教育传播服务是教育传播学者研究的方向。网络使优质教育资源第一次实现了大规模的开放,受教育者有了选择的权利,世界教育资源第一次尝试大规模共享,知识的全球化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也必须有全球化的视野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3.4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向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历久弥新。当前教育传播研究缺乏生机,主要原因在于使用土壤缺乏,教育技术产生初期选择教育传播学作为理论支撑,是由于教育传播学理论适应了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后期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转向以心理学为支撑,教育传播学却变成一门很少使用的纯理论研究。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传播学带来了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教育传播学研究才能走向繁荣。因此,教育传播学的研究也要依托先进媒体技术,走一条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道路。强化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的联系,总结适合于教育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发展的理论体系,将教育传播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既能从理论上对教育传播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又能指导教育传播实践活动。

3.5架构新的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

大众传播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存在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传播学发展需要吸收大众传播学的精华,指导教育传播学的研究。教育传播学需要借鉴传播学的研究,遵从系统观的指导,从分析、设计、实施、评价四个环节进行设计。同时,从广大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解决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理论才能指导实践,理论体系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需要综合考虑教育传播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出发点,用设计的理念来指导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同时,教育传播学要厘清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使两个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媒体技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传统的教育传播学研究受到冲击,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复杂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发生了变化。新媒体技术带来了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催生了新的教育传播学研究方法,“交互、开放、传受合一、综合媒体”等研究方法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数字素养教育)将成为教育传播学研究应该进一步关注的研究热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需要更加关注教育传播效果、全球化视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架构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等相关研究,教育传播学研究者需要以更加开放、多元和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新媒体技术在教育传播学中的研究。

[1] 李永健.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重构的研究设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6(6):22-26.

[2] 毕晓梅.国外新媒体研究溯源[J].国外社会科学,2011(3):114-118.

[3] 宫承波,等.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5.

[4] 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

[5] 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J].中国广播,2011(3):63-66.

[6]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7]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1-13.

[8] 龚志武,等.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1-21.

[9] 邱戈.中国传播学新媒体研究理论的焦虑[J].新闻传播研究,2009(2):28-30.

[10]张洪浩.新媒体在教育传播中的功能性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0(10):90-92.

[11]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12]杨继红.谁是新媒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

[13]王运武,等.新兴技术如何变革高等教育——《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深层次解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 (8):343-349.

[14]胡钦太.基于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5):5-10.

[15]梅琼林.新媒介催生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J].河南社会科学,2006(3):15.

[16]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69.A View on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LI Kairen1, GU Yu2, BAO Zhangsheng1
(School of Education,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2.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New media technologi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greatly. The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on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factors limiting popularization of technologies, advances enhancing the study of technologies investment benefi ts, global study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dherence to combination between theories and practice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oretical system, and clarifies the necessity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new media technologies;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G43

A

1674 - 9200(2015)06 - 0097 - 04

(责任编辑 查明华)

2015 - 06 - 12

李开仁,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谷 雨,文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E-mail: 54253250@qq.com。

猜你喜欢

传播学媒介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