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①

2015-03-20付金萍易美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手术配合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

潘 燕,付金萍,易美连

(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①

潘燕,付金萍,易美连

(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配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5例进行分析,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护理人员做好手术配合工作,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手术成功治愈24例,死亡1例,成功率为96.0%。手术时间平均(3.3±0.5)h,术中出血量(447.0±24.5)mL,住院时间(9.2±1.5)d。术后发生肺水肿1例,切口感染2例,共计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均对症治疗处理后好转。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中,护理人员积极进行手术配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效果;手术配合;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在任何年龄段都会发病,40岁以上为发病高峰,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在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手术操作难度大,过程复杂,要求较高的精细度,因此存在手术风险[1]。为了进一步探究手术配合操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07~2014-06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46~75岁,平均(62.5±1.8)岁;前交通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8例,脑中动脉瘤9例,基底动脉瘤1例。

1.2临床诊断标准

(1)依据《神经外科学》[2],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均经过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后确诊。(2)排除心肝肾功能病变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其它脑部疾病患者,无法配合研究患者。

1.3手术方法

25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采取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开颅切口选择在翼点,将硬脑膜充分暴露。分开脑半球后使用撑开器固定脑压板,保证术野清晰。分离并解剖动脉瘤,使用动脉瘤夹夹闭操作,止血后缝合硬脑膜,将颅骨固定后缝合头皮。

1.4手术配合

1.4.1术前准备

1.4.1.1患者准备:术前1d,护理人员去病房访视患者,由于患者对手术操作不了解,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思想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手术。另外,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倾听患者的手术期望,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和优点,解答患者的疑问,从而增强手术治疗信心。

1.4.1.2物品准备:做好手术室的清洁消毒工作和出入人员管理工作,将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50%,可以适当播放轻音乐来调节医师和患者的情绪[3]。手术器械主要包括皮肤护垫、体位枕、开颅器械、显微器械、牵开器、动脉瘤夹、阻断夹、止血纱布、脑棉片、电凝镊子等,其它用品包括负压吸引器、留置针、注射器、手术常用药物等。术前检查仪器设备的性能,保证可以正常操作,并且放置在适当的位置。

1.4.2巡回护士配合

1.4.2.1术前配合:核对患者的信息,在患者下肢置入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留置导尿管,准备好动脉瘤破裂的救治物品。仪器设备布置合理,检查使用性能,将显微镜的光源、焦距调整到最佳参数。协助麻醉师的麻醉工作,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完成后摆放到舒适体位。将患者头部侧转,使额骨颧突处位于手术中心,并使用头架进行固定。注意操作中不能移动手术床、显微镜,调整时需要暂停手术,清点手术用品。

1.4.2.2术中配合:仔细观察患者的手术过程,关注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避免因血压升高引起动脉瘤破裂。当瘤体充分暴露后,夹闭操作需要密切关注,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及时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压制并减少出血量。为医师准确提供手术器械,确保无菌操作,减少人员走动,降低发生感染的几率[4]。当需要内部植入时,检查材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期,准确记录术中添加的物品。

1.4.2.3术后配合:手术完成后,清点手术器械和物品,做好手术记录,尤其是内部植入记录。将患者转移到手术推车上,保持身体处于同一轴线,取颈椎中立位,检查各种引流管是否畅通,做好固定和标识处理。还要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当麻醉结束、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并稳定后,将患者护送到病房,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做好交接班工作。

1.4.3器械护士配合

1.4.3.1物品放置:将手术敷料放在扇形车上,摆放好纱布、水盆、酒精量杯、手术器械等物品。开刀巾消毒后递给医师,铺放在手术切口周围。然后将大洞巾围在患者头颈至足部,降低感染风险。手术开始,将扇形车推到手术台后,在托盘里放入盐水盆、缝针缝线、经常使用的器械。然后固定棉片板的位置,将棉片湿润后放在板上,方便医师取用。

1.4.3.2开颅配合:头皮切口前,使用注射器在患者手术区的头皮下注射20mL止血水,促进头皮血管收缩以减少出血量。切开头皮后静脉注射甘露醇,能够松弛脑部。护士准备好电凝镊子,供医师止血使用。当患者的骨膜去除后,准备开颅钻、铣,打开骨窗和硬膜后将湿棉片递给医师覆盖硬膜周围。然后将牵开器和显微镜准备好,医师更换术衣、手套后继续手术。

1.4.3.3夹闭配合:进入颅内的过程要小心操作,将电凝器的功率调整到最小,并且备好止血纱布、明胶海绵等物品。分离夹闭动脉瘤时,暂停降压操作,夹闭完成后促进血压回升,保证最低动脉压控制在60mmHg以上[5]。一旦发生破裂出血,立即压迫动脉,吸除血液后使用止血纱布堵在裂口处。如果裂口小,也可以采用电凝止血。暴露动脉瘤,护士将持夹器递给医师做临时阻断,然后选用合适的瘤夹。完成后使用硝普钠和葡萄糖浸泡明胶海绵,覆盖血管来改善痉挛现象。最后清点手术用品,撤出手术器械,常规关闭切口。

1.5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计算手术成功率。(2)记录患者各项手术恢复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3)观察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25例患者中,手术成功治疗24例,术中因动脉瘤分离时发生破裂导致大出血死亡1例,共计手术成功率为96.0%,死亡率4.0%。

2.2治疗恢复指标

25例患者手术时间在2.5~4.1h,平均(3.3±0.5)h;术中出血量在300~800mL,平均(447.0±24.5)mL;住院时间7~15d,平均(9.2±1.5)d。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25例患者发生肺水肿1例,切口感染2例,共计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均对症治疗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属于脑血管疾病,指的是颅内动脉管壁异常膨出,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该疾病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发病的患者,且集中在40~60岁的女性中。目前疾病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显示除先天因素外,还和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等因素具有相关性[6]。

随着显微医学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基本能够实现在直视的条件下对瘤体进行夹闭。但即便如此,该术式仍然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手术配合操作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分工合作,注重患者的病情观察,积极配合医师的手术操作,准确传递手术器械,做好急救准备,就能够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降低患者死亡率[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5例患者手术成功24例,死亡1例,成功率达到96.0%。患者术后发生肺水肿1例,切口感染2例,共计发生率为12.0%,均对症治疗处理后好转。综上,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中,护理人员积极进行手术配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魏兆君,陈志兰,等.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体会[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1):80-83

[2]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45

[3]杨天喜,易亚玲,邓小凌,等.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 吉林医学,2010,11(20):3310-3311

[4]倪梁燕,张世明.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1,08(22):2085-2086

[5]陈华.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J]. 吉林医学,2013,24(15):30

[6]张婧.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J]. 内蒙古中医药,2013,29(9):9-10

[7]宋虹霞,罗丹阳.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J]. 中国当代医药,2013,05(17):131-132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5)06-0132-02

作者简介:①潘燕(1982~)女,江西上高人,本科,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2015-06-27)

猜你喜欢

手术配合颅内动脉瘤治疗效果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探讨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超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护理配合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