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的报道特点——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媒体报道为例

2015-03-19

传播与版权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

王 爽

浅析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的报道特点
——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媒体报道为例

王 爽

[摘 要]随着钓鱼岛问题的升温,中日关系成为媒体持续关注的涉及军队、国防的热点议题。国防部2011年4 月27日首次例行记者会以来,几乎每月都会被问及有关于中日关系的问题。考察港澳台媒体在记者会上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提问以及后续的舆情反馈,了解媒体对于中日关系的态度,反映出国防部记者会新闻发布是否有效传达了我方关于中日关系的立场,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港澳台媒体;中日关系;国防部例行记者会

[作 者]王爽,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钓鱼岛问题的升温,中日关系成为媒体持续关注的涉及军队、国防的热点议题。国防部2011 年4月27日首次例行记者会以来,几乎每月都会被问及有关于中日关系的问题。考察媒体对于中日关系的舆情反馈,能反映出国防部记者会新闻发布是否有效传达了我方关于中日关系的立场,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了解媒体对于中日关系的态度。

港澳台媒体是华文媒体中一类特殊的媒体。三地媒体出于对市场利润的追逐等考虑,均重视媒介经营管理策略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和客观性,体现在具体的报道中对新闻价值的追求。港澳台三地均属于中国领土,我国军事的发展、国家主权与三地的和平和发展休戚相关。通过总结港澳台媒体对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舆论反馈,了解其关心哪些议题,报道口径是否与国防部发言人口径一致,可以反映其对我国军事的态度和立场,评估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在港澳台地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为今后发言人的表达提供参考意见。

将近两年港澳台媒体每月关于记者会报道的热点议题按报道数量排序,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报道数量也总是名列前茅。

一、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问题的提问与报道

港澳台媒体在2013年的例行记者会中,共有6次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提问,表现出对于中日关系议题的关注。其中,有四个提问是与钓鱼岛局势有关,另外两个问题分别关于日军强硬表态和日对菲军事援助。由于与会媒体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港澳台媒体中关于中日关系议题提问最多的是香港媒体。从提问的方式来看,港澳台媒体在提问时多引用外媒的报道,这也与其获取外媒报道渠道畅通有关。

与2013年相比,2014年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的提问范围广泛,有关于日方发展核武器、中日擦枪走火可能性、中日军机异常接近、中日对话等方面的问题。关注比较有轰动效应的新闻,所提问题比较新颖。

港澳台媒体上关于国防部记者会的报道中,中日关系议题的报道占了很大比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日军事关系

1.钓鱼岛局势。例如2013年4月港澳台媒体在报道例行记者会的议程上相对集中,报道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航母择机远航”“两岸共同保钓”和“大陆保钓决心”三个议题上。这三个议题都与钓鱼岛相关,反映出港澳台媒体非常关注钓鱼岛问题,重视大陆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动向。

2.防空识别区。2013年我国划设防空识别区,11月、12月的记者会上,均有针对中日军事关系与防空识别区划设的相关提问,港澳台媒体在此议题上也进行了广泛的报道。

(二)日方军事动向

记者会上,不时有记者提问涉及日方军事动向的议题,例如日本防卫省宣称增加军事预算、日本炒作中国潜艇威胁、日本干扰中国海军训练、日本扩充军备、日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这些涉及日方军事动向的议题,也是港澳台媒体密切关注的对象。

二、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报道特点

从报道倾向来看,港澳台媒体的报道以中立报道为主,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情感问题上的持积极立场。表明港澳台媒体的报道专业性较强,其消息报道以传播信息为主,立足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同时也表明港澳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大都直接引用或

间接引用发言人的原话,媒体自身没有多少自主发挥的空间。积极报道主要体现在对“日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局势”,这充分反映了港澳台媒体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情感问题上的积极立场。而消极报道主要来自于台湾媒体,主要表现为对于中日冲突危及台湾利益表示担忧和批评。

在发言人口径引用方面,港澳台媒体对发言人的间接引语较多,直接引语主要集中在一些精彩发言上。2013年11月的例行记者会上,在回答记者关于“日本联合美国等一道要求中方撤回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一问题时,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应称,日本早在1969年就设立并公布实施了防空识别区,日方根本无权对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说三道四。他说:“如果说要撤回的话那么我们就请日方先撤回自己的防空识别区,中方可以在44年以后再作考虑。”而在回应日本不当言论时,杨宇军接连使用的四个反问句更是成为港澳台媒体普遍直接引用的原话:“那么是谁在单方面改变现状?又是谁在激化地区紧张局势?是谁在不断激化矛盾?又是谁在破坏地区安全?我想,国际社会自有公论。”这一系列的反问,既有气势,又表现了我方的态度,给在场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广泛引用。

在报道口径方面,总的来看,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军事关系问题”的报道,均不同程度地引用了发言人杨宇军的表态,其中直接引语占多数,转述也基本符合事实。在引用发言人表态时,并未添加任何评论性语言,报道比较公正客观。部分报道引用了其他信源的观点,其中大部分与记者会的发布口径是一致的或者只是作为报道的背景材料。例如港澳台媒体多次引用了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等的口径,与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口径是高度一致,相互补充的。这些报道把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口径传递给港澳台的民众,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大陆的了解,提升我军形象。但有时也会出现口径相悖的情况,例如在2014年4月香港《东方日报》的“北京软弱保钓得把口”这篇报道中,媒体引用了北京大学梁云祥教授的观点,将其解读为北京(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软弱”,这与发布会的口径是相悖的。

三、启示及对策

结合以上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报道的特点,对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中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发布提出以下对策:

(一)有侧重地设置议程,强调日本应正视历史,占领舆论先声

将发言内容与港澳台地区的利益关切联系起来,容易获得港澳台媒体的正面报道、重点报道。2013年4月的例行记者会首次邀请台湾媒体参加,通过这一形式来促进两岸在军事方面的交流,将台湾媒体的关切与大陆军方关于台湾问题的态度对接起来,效果较好。这次台湾媒体针对两岸军事互信、是否连手保钓、大陆军力等问题提出询问,共同保钓就是最受关注的议题。

发言人应尽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方便港澳台媒体更好地了解中国军事,提升我军形象,增强民族认同。特别是在中日关系的议题上,对于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情感问题,容易引发港澳台同胞的广泛关注和共鸣,因此在此类议题的发布上应提前做足功课,以丰富翔实的内容、态度鲜明的表态,争取获得更多港澳台媒体的报道。

(二)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迎合读者兴趣

从对港澳台媒体的舆情评估可以看出,制造适合港澳台民众阅读习惯的内容,容易有效引起其阅读兴趣,因而获得港澳台媒体广泛报道。如发言人态度鲜明的精彩发言容易获得港澳台的积极报道。例如2013年5月当听到记者关于日本媒体称中国海军远海训练让有的国家平添一份“警惕感”时,发言人指出“对于有的国家把中国海军正常的远海训练视为异常,感到有所谓的‘警惕性’,我们只能说这是疑神疑鬼、庸人自扰”。这一表态在港澳台媒体的报道中多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呈现出较为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回答香港《大公报》记者关于日本防卫省在2013年防卫白皮书概要中指责中方在雷达照射事件中进行了违反事实真相的说明等其他抹黑事实的论述时,杨宇军答道:“第一个问题,关于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概要中的涉华内容,昨天外交部发言人已经就此作了评论,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日方有关动向。作为补充,这里我特别想奉劝日方三句话:自己多照镜子,少去抹黑别人;一味鼓吹对抗,终将损己害人;不去反省历史,无法拥有未来。”最后“奉劝”的三句话鲜活有力,生动形象,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回答方式。(本文系南京政治学院“十二五”计划课题“中国军事新闻发布传播效果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ZY03-18,课题负责人:魏超)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日本第24届参议院选举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历史课应如何进行中日关系教学
中韩关系的发展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