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环节的研究与对策

2015-03-19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加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环节的研究与对策

孙晓楠,刘莹,张静,郑葵阳*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221004)

为进一步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规范医学教育管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需要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教师评学”环节,准确掌握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风气,从而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教育目的。

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教师评学”

生命所系,性命相托。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医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医学教育质量监控工作就更为重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医学院校要努力探索和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1]《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2]由此看来,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评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效果、进展、变化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和“学”,从而提高教学培养质量的行为[1]。“教师评学”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学生评教”相辅相成,不仅能满足教师和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需求,也是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需要,同时在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医学院校中,仍然存在“重评教轻评学”的现象,影响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效果。加强“教师评学”环节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医学院校需要开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1 医学院校开展“教师评学”的意义

1.1是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双向评价的重要环节

当前,在广大医学院校中,课堂教学仍旧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教学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共同活动,包含了“教”与“学”两个方面,教的同时学生在学,学的同时教师在教。教学不再是一种单纯“教”的方式,而是由“教学”中的“教”向“学”转变,由“传授”向“指导”转变,注重教学中的“过程”导向。因此,教学评价不应仅单方面评价教师教的情况,更要强调考察学生如何学习和如何去学习。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医学院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就需要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注重“教师评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全面及时地掌握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2是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教师评学”的内容包括对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等的评价,它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不仅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增加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1.2.1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评学”会导致学生养成考什么就学什么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往往只重视课程内容中所谓“考试重点”部分,为了应试而学习,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这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评学”活动的开展,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体现自我学习价值;促进学生不断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从而促进全面发展。

1.2.2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在“教师评学”中有关于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医学院校课程中实验性、实践性内容所占比重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评学”中对相关内容的评价可激发学生主动寻找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设计课题、收集信息、分析调查、撰写报告和论文等的训练,获得实践教学的直观感受,从而提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可以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参与程度、基本能力等作为评价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内容。此类“教师评学”内容所体现的导向作用,让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获取知识、独立思考、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促使其不断改进自身学习方法,学会了“如何学习”。

1.3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

对教学质量开展评价的目的是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如何,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而“教师评学”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效果、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与落实的体现,也是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结果。以上均为修订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现实依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师评学”能更直观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3]。

(1)教师个人可通过“评学”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努力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同时不断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

(2)不同属性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其“评学”结果存在差异,医学院校可以利用对不同属性课程教师“评学”结果的纵向比较分析,按照医学课程的特点,同时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改革,通过整合课程内容,节约课程资源,积极采用CBL、PBL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微课、慕课打造精品课程,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1.4有利于学生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教师评学”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有利于学生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习态度、精神面貌,辅导员可通过加强与带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活动,从而促进校风、学风、班风、考风建设。

2 医学院校加强“教师评学”工作的对策

2.1明确“教师评学”的目的

“教师评学”的对象是学生,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评学”的根本目的是“在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过程中鉴定、诊断、导向和激励等功能。通过鉴定,以科学的指标体系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指标内容的要求;通过诊断,找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从而实现“以评促学”,发挥“评学”导向作用,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简而言之,“教师评学”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来提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2科学制订“教师评学”指标体系

制订“教师评学”指标体系要注重科学性,要充分考虑师生双方的实际情况。在指标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并采纳多方面的意见,要以学生为本,同时注意医学生的学习特点,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统一性与差异性、发展性与稳定性之间相互结合的原则,量化测评内容并进行评分,使每项指标内容具体,分值清楚,便于评价[4]。

徐州医学院教务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统一制订了《徐州医学院教师评学表》。其中基本信息栏目包含了任课教师姓名及所在教研室、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及专业等;评价内容分为学习目标、学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四大项内容,每一大项内容中又包含若干小项,对应小项均有相应得分,有利于动态、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与学习效果,每一小项的评价等级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一般(7.0~7.9分),及格(6.0~6.9分),较差(<6.0分),其中教研室用表中还增加了考风情况和总体评价;评价表中还设计了评语与建议栏,任课教师可以在该栏中填写“该班级突出特点”以及“该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该栏不设计分值,能真实及时地反映存在的一定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整改。

2.3灵活掌握“教师评学”评价方式

“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要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进行,营造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尊重的评价氛围。徐州医学院大多数课程是由多位教师分章节分段授课,为了形成“教师评学”动态连续的过程,获得完整的反馈信息,学校设计了两种教师评价表。一种是教师用表,要求教师在自己授课任务结束后填写的评价表;另外一种是教研室用表,要求承担该门课程的教研室在课程考试结束后,根据试卷分析结果,结合班级平时表现和考风情况,填写一张总的教师评学评价表(教研室用)。

为保证教师评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任课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学生信息:观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与学生谈心、召开座谈会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科研实践活动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教师将这些内容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任课教师通过学生信息的积累,结合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进一步按评学指标体系客观地对教学班级做出评价,并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变化不断修正,这样才可给出合理科学的评价分数。

2.4及时反馈和总结“教师评学”结果

“教师评学”不仅是完成常规的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因此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是“评学”工作的最大价值所在。教学管理部门针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统计与总结,并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以及学生进行沟通反馈,以提升和改进教学质量。

徐州医学院要求教研室学期末开展针对教学班的总结与评价,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任课教师对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同时学校也会组织针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类的课程开展师生交流与总结,以达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的目的。

“教师评学”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S].教高[2009]4号.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S].教高[2008]9号.

[3]池挺钦.对“评学”价值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5):85-86.

[4]陈艳.论教师评学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1):64-67.

(*通讯作者:郑葵阳)

G640

A

1671-1246(2015)20-0011-03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3JSJG064);2014年徐州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建立并完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评学’环节的研究”(Xjy201411)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