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体育教学的源动力

2015-03-18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伏家营中学张华荣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0期
关键词:激发教学内容教材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伏家营中学 张华荣

一、激发的概念和意义

激发兴趣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刺激手段,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对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激励人去用心钻研,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因此,激发与培养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教材的激发

(一)教材的有效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纳认为:“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因此,教师对每堂课的教材安排都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的科学性安排,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在教学安徘上做到先后顺序得当。例如,课的开始阶段学生思想和注意力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的活动规律,应把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不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把灵敏、速度、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三)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对现行的一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因为游戏具有娱乐性、竞赛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又由于多数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试、比赛等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

(四)适当提高教材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材有适当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在教材安排上,使每堂课的内容都具有一定难度。例如,在学双杠支撑摆动时,起初教学生能支撑摆即可,随着加大练习难度,则要求学生摆动腿夹紧伸直,用力协调,摆到一定的高度,促使学生技术动作的完全掌握。

(五)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诸如“支撑移动”“快速奔跑”“跨越障碍”和“球类项目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游戏,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对新学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学生的体能差异,运用新颖多变的组织教法与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

三、阶段激发

教师可根据整课教学进程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生动多样的教法,唤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课的开始阶段,学生的注意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休息的各种活动和操场环境中有趣的对象上,教师除运用常规训练外,可采用有趣的游戏把学生的注意与兴趣迅速转移到体育课程上来。

课的准备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阶段,提倡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活动手段,除常用的口令法外,还可采用手势法,游戏法等,这样方法可因课而定,有机结合。

课的基本部分,最关键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同时应根据不同课时目的,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课的结束部分,这时学生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可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课的小结和结束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采用游戏式,让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有时采用议论式,即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议论收获;有时可通过概括性的语言点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强化所学知识。

四、语言激发

采用引导性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表扬性语言。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采用勉励性的语言,以勉励口气布置任务,可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采用幽默性语言。体育教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生的错误,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疲劳,增加学习乐趣,以及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都具有积极作用。

五、行为激发

教师在体育课中的表率行为,幽默行为和激励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对学生产生感情激励作用。

第一,表率行为。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

第二,幽默行为。教师幽默行为,会使课堂氕氛活跃,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激励行为。课堂上教师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起到积极作用。

第四,意境激发。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等创造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

从以上探讨可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兴趣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在教材上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和行为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并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激发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