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护理实训中心人文环境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2015-03-18吴小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实训室人文实训

吴小云

(海南省卫生学校,海南海口570311)

我校护理实训中心人文环境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吴小云

(海南省卫生学校,海南海口570311)

从物质人文环境、精神人文环境、制度人文环境3个方面入手,阐述我校护理实训中心人文环境的建设,提高护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护理实训中心;人文环境;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护理活动充满着人文因素。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直接决定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形象及护理质量[1]。护理实训中心是培养护生护理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注重其人文环境建设,将对护生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的提升有巨大作用。2013年,我校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以此为契机,学校加强对校内护理实训中心的建设,特别是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介绍如下。

1 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和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护理观已从简单的疾病护理提升到了以人为中心的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开展,不仅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护理技能操作,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能为护理对象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因此,我们在培养护理工作者的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校内实训中心作为护生在校期间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在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符合当前护理教学发展的需要。

2 建设思路

护理专业人文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护生深刻认识护理内涵、产生坚定的护理信念、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具体建设方案要围绕着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同时结合“知信行”模式进行方案设计。即通过感知物质层面的人文环境建设,形成精神层面的护理文化理念,最后从护理行为规范等制度层面去形成良好的护理行为[2]。

3 建设具体措施

建设过程围绕“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主题展开。

3.1 物质人文环境建设

3.1.1 布局我校护理实训中心在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中心共6层,总面积8 000平方米,总投资1 867万元,分为3个功能区。(1)人体生命科普教学基地。通过人体实物标本、模型形象生动地展示人体的结构,用多媒体及现代化虚拟人体解剖技术等揭示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2)基础护理实训区。包括基础护理多媒体示教室、模拟病房、模拟ICU抢救室、模拟护理站等,主要开展护理学基础技能训练。(3)专科护理实训区。包括外科模拟病房、内科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健康评估实训室、母婴同室模拟病房、产科分娩模拟病房、综合技能考核室等,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所有实训室的建筑风格、布局以及仪器设备的布置最大限度地仿真医院护理工作环境设计,让护生在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实践性学习时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角色意识。

3.1.2 装饰与布置在装饰与布置上,重点突出护理职业文化的渗透,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树立职业信念,如大厅墙壁悬挂“选择护理,选择奉献”的牌匾,室内走廊过道张贴南丁格尔肖像及生平简介和“我自愿献身护理事业”的护理誓词,展览室陈列我国历届南丁格尔获奖者先进事迹的资料,温馨病房张贴生活小提示,形体训练室悬挂护士行为规范挂图等,将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有机融合,使护生充分感受护理文化的氛围与魅力,加深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投入到护理学习中。

3.2 精神人文环境建设

护理理念即护理人员对护理的信念、理想和所认同的价值观。我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建设,使护生在精神上受到良好的熏陶。

3.2.1 人格魅力示范我校聘请优秀毕业生、护理工作者来校做报告,讲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迹,让护生在感动的同时感受到专业的价值,从而更加热爱护理事业。同时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能操作、优雅的举止、良好的形象、优质的服务态度能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

3.2.2 教学方法引导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3]。情境教学法的目的重在将临床情境真实地展现出来,让护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练习,从中体会患者的感受。情境教学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护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护生的表达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心理素质等。

3.2.3 活动引领通过多种护理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护理技能竞赛、护理礼仪表演、护理情感话剧、护士演讲比赛等,丰富护生的课余生活,让护生感受护理文化的气息,让护生的专业技能、道德情操、协调合作、探索创新等素养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3.3 制度人文环境建设

3.3.1 完善制度建设为了保障实训室良性运行,我校结合临床职业环境,制订了一系列实训室管理制度。如“护理实训中心管理制度”、“护理实训中心开放管理办法”、“护理实训中心仪器使用细则”等。随着各项制度的推行,使护生的行为逐渐由他律变成自律,为其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基础[4]。

3.3.2 规范操作流程我校聘请临床专业教师与我校教师共同编写《护理实训》校本教材。该教材涵盖护理学基础20项技能操作。将技能操作流程统一化,强调“三查七对”,注重人文关怀,强调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规范的操作流程有利于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最后内化为良好的职业习惯。

3.3.3 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塑造护生职业形象南丁格尔说:“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通过自己的专业形象表现出专业独特的美。护士专业形象包括语言、仪表和行为,是专业素质的外在表现。塑造良好的护士专业形象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实训室配有穿衣镜,张贴标准的护士着装照及各项护士行为礼仪规范,保证护生着装整齐,进入实训室后行为礼仪规范。同时要求教师把正确的操作姿势、站姿等贯穿在护理实践教学全过程,在护生心中树立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增强护生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从而使他们热爱护理事业。

[1]程清洲,杜丹丹.护理实训中心人文环境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全科护士,2008,6(11):28.

[2]陆秀花.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人文环境建设内涵及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7,4(21):41.

[3]张展.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中心人文环境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7):93-97.

[4]张敏,邱兰萍,刘鸿慧,等.临床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初探[J].辽宁高等职业学院学报,2006,8(5):123-124.

G40-03

A

1671-1246(2015)02-0095-02

猜你喜欢

实训室人文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人文绍兴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人文社科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