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吃饭:不要让嘴碰到碗(等2则)

2015-03-17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端粒粗粮晚餐

慢吃饭:不要让嘴碰到碗

如今,很多人吃饭“风卷残云、狼吞虎咽”。殊不知,这种快速进食的方式正在慢慢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有调查显示,超过五成人吃饭速度过快,近40%的人曾因吃饭过快引发胃疼、胃胀等不适。另外,吃饭太快还有其他一些慢性、长期的隐患,比如引发肥胖、糖尿病或癌症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用15~20分钟的时间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对老年人来说,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吃饭太快不好,可一吃起饭来就把细嚼慢咽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如何才能降低吃饭的速度呢?

早餐分兩步吃  建议早餐可以吃容易下口的食物,比如牛奶加面包,或者包子加豆腐脑。在上午10~11点,两餐间还要来1次加餐,如一个水果,一小袋坚果仁,或者一盒豆浆或酸奶。这次加餐,既增加了食物的品种,补充了早餐的数量,改善了营养品质,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中午前的饥饿感,让午餐时的自己面对食物不再狼吞虎咽,变得心平气和。

晚餐多吃蔬菜粗粮  在各种食物当中,蔬菜和粗粮是最需要咀嚼,最占用就餐时间的。晚餐时要给自己做一大盘子蔬菜,先把蔬菜吃下去一半再吃其他食物,自然吃饭的速度就慢了,如果加上一种粗粮就更好了。如此能有效地改善一日营养平衡,又能把晚餐的速度有效地降下来。如果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饭,时间自然而然地就提高到20分钟以上。

不要让嘴碰到碗  还有一个降低吃饭速度的方法,那就是吃饭的时候坚决不要让你的嘴碰到碗,这样吃的时候就不会一直低着头,咀嚼时要把头抬起来,慢慢地品尝。由于嘴碰不到碗,你就必须用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夹菜和饭,然后送到嘴里来吃,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吃饭的速度。另外,和吃饭慢的人一起吃饭也有助于减慢吃饭速度。

健康生活方式延缓衰老

据介绍,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上有称作端粒的结构,它好比鞋带两头防止磨损的“保护帽”。人出生时,染色体端粒都有一定长度。随着细胞不断分裂和老化,端粒会慢慢变短。因此,端粒长度被用作判断衰老程度的重要标志。

英国新一期《柳叶刀-肿瘤》杂志刊登美国研究人员的论文说,一项有35名前列腺癌患者参加的长期跟踪研究,在5年的时间里,其中一组志愿者按要求完成饮食、运动、压力调节等全方位的积极改变,另一组作为对照。结果发现,积极做出改变的一组人的端粒长度平均延长了约10%,而对照组则平均缩短了约3%。

研究人员介绍说,这项研究提到的积极生活方式包括:多吃富含果蔬、豆类和谷物的食品,减少碳水化合物和油脂摄入;坚持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天散步半小时;练习瑜伽或进行呼吸训练、冥想等舒缓压力的活动;定期参加心理医生组织的团体性“社会支持”活动等。

领导这项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迪恩·奥尼什说,虽然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前列腺癌患者,研究结果应该同样可推及健康男性和女性,即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延缓端粒缩短进程。研究人员下一步将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认这一效果。

猜你喜欢

端粒粗粮晚餐
粗粮的三种错误吃法
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粗粮不宜细加工
我做晚餐
粗粮养生不养胃
晚餐怎么吃?
抑癌基因P53新解读:可保护端粒
40—65岁是健身黄金期
粗粮代餐粉
健康晚餐“四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