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17赵祖地翁琴雅

关键词:高等教育浙江省问题

赵祖地, 翁琴雅

(衢州学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及对策研究

赵祖地, 翁琴雅

(衢州学院,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为高校提供充足的办学经费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文章分析了目前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情况,提出了完善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对策和办法。当前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存在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偏低;社会投入对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贡献率低;高校外部资源配置渠道的单一性等问题。本文提出,要加大对高校的办学经费投入,鼓励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统筹各类高校经费划拨方式;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建立完善总会计师制度,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对策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自身的基本价值与目标,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1]。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非均衡化发展势态较为明显,高等教育在资源配置和财政投入上给予“985”、“211”高校的倾斜力度较大,区域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要重新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需要重点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从而促进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2013年浙江省的GDP总量3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位居全国第四;人均GDP68 4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 055美元),增长7.8%,位居全国第五。但浙江省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却不相适应。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2012年的数据显示,浙江省高等教育竞争实力排名仅仅位居全国第九[2]。如何通过增加高等教育投入来提升全省高等教育的质量,是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概况

根据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报告显示,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体偏低,基本状况如下:

(一)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高等学校事业收入。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30 364亿元,比上年的27 695亿元同比增长9.64%。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公共财政预算的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等)为24 488亿元,比上年的22 236亿元同比增长10.13%[3]。

高等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近年来,随着浙江经济的飞速增长,浙江省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单就财政性教育经费而言,国家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且呈上升趋势。2013年,浙江省高等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为6 006.52元,比2012年的5 501.66元同比增长了9.18%[3]。

高等学校事业收入。高等学校事业收入是高学开展教育与教辅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一直以来,学杂费收入作为事业收入的重要部分,在整个事业收入中占有较高的份额,占比接近80%[4]。学费也是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

(二)高校因隶属不同经费投入差距较大

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较大。2013年浙江省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 449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8.3%。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1 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3%[5],但在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中,投入到高等教育的比重却有所下降。省域范围内省属高校与市属高校、不同市属高校之间获得经费支持力度差距也较大。由于办学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等限制因素的存在,浙江省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高校所获取的公共财政资源差距较大,这种局面直接影响了全省高等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存在的问题

2000年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高等教育小省向高等教育大省、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但对照“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对照人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已经经济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浙江省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经费占GDP比例偏低

目前世界各国教育财政性投入经费平均约占GDP总量的7%,发达国家更是达到GDP总量的9%,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GDP总量的4.1%。浙江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虽逐年上升,但是一直未能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总量4%的目标要求,这也与近年来5.1%的国际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规模大,对教育经费投入的有硬性的规定要求,在教育经费总投入占的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只能压缩高等教育经费的比例。当前,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性投入经费约占GDP总值的0.6%,远低于1.15%的国际平均水平。

(二)社会投入对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多元化贡献率低

社会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校慈善捐赠;二是通过征收高等教育人才使用税来筹集经费;三是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浙江省的高等教育社会投入在整个教育经费收入中比例很低。据有关资料统计,近些年社会捐赠经费的占比不超过整个教育经费的1%,相比起21世纪初的2%左右[4],下降比例较大,这对实现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多元化贡献微乎其微。校办产业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但是近年来,校办产业在整个经费来源中所占的比例也很低,近些年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用于教育的经费比例不超过0.5%[4]。

社会投入对浙江省高等教育贡献率低,这说明目前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渠道单一,经费投入的辅助渠道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高校外部资源配置渠道的单一性

当前的高校大体上分为两类:教育部所属的高校与地方院校。前者包括“985”、“211”重点建设工程高校,后者包括省属重点建设高校、省属一般建设高校,市属高校。不同属别的高校在获得资源配置的渠道上存在着巨大差距,“985”、“211”重点建设高校及省属重点建设高校通过政府行政认可获得“精英高校”的地位并极大拓宽了外部资源配置渠道。未能列入此类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众多的市属地方高校则被归为非“精英高校”,除了按教师人头编制数、招生人数拨付的公共财政经费外,几乎没有其他外部资源配置渠道[6]。在当前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所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将严重受限,对地市高等教育扶持的力度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此外,很多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需要地方政府配套,对于一些经济困难地区,难以有资金可以配套。在浙江省内,浙西南和浙西北这种现象严重存在,由于长期因经济和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导致浙西南高等教育的一直处于发展的低谷,追本溯源与这些落后地区高校所能获得外部资源密切相关。

三、完善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对策

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是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对于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机制,建立起“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的投入机制,健全基本支出拨款与专项经费拨款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制度[7]。政府对高等教育实行统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力度

地方高校(主要是指市属高校,区别于省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性拨款、学杂费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政府的财政性拨款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最为重要,对其办学绩效的影响也最为关键,是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于学杂费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稳定,在办学经费来源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来自政府的财政性拨款越多,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就越有利。高校是地方的一张名片,办好一所地方高校,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但高校的办学活动反过来也会刺激地方经济发展、高校也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大高校办学经费投入力度,并尽可能将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维持在一个较高比例上。于此同时,浙江省人民政府也要对地方高校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每年划拨一定比例的财政预算作为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专项资金,鼓励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协调不同区域高校的经费划拨方式

浙江省的高校,除如杭州市、宁波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属高校办学经费较为充足外,其他地区市属高校办学经费整体不足,这种情况尤其在舟山市、丽水市和衢州市所属高校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舟山市、丽水市和衢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相比还相对对较低,因此在投入到高校的办学经费也相对较少。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浙江省人民政府有这个责任去统筹协调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本省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鉴于这种情况,可通过采取一下三种途径来统筹经费划拨方式:

途径一:将浙江省内的所有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由省财政统一进行划拨(杭州市、宁波市两个副省级城市所管辖的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可不由省财政统一划拨,以下同),使地方本科院校和省属本科院校有相同的发展机会,这也是促进浙江省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措施。

途径二:借鉴陕西省、福建省关于省市共建的一些优秀做法,统一省属本科院校和市属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标准,省财政和市财政各承担相应比例。同时,可借鉴河南省在做法,将市属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

途径三:鉴于目前浙江省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已超过1.2万元的现状,浙江省可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丽水市、衢州市、舟山市)高等教育发展,帮助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

在下级政府财政预算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上级政府的财政资金转移到下级政府中。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建立“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基本支出拨款与专项经费拨款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制度。”发展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举办者的事情,如果办学经费由举办者独自承担和管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举办者财政压力会很大。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为下级政府“输血”,来缓解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经费紧张的局面,为该地区高校提高办学水平提供实实在在的条件支撑。

省政府作为其辖区内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对统筹区域内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义不容辞。由省政府来统筹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质是增加财政投入,扩大教育性财政经费、尤其是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其关键是抛开“省属高校”、“市属高校”之见,摒弃“父爱制度”,平等对待每一所高校。同时,省政府要充分调动高校举办者的办学积极性,发挥其鼓励社会捐资、设立教育投资基金、促成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力争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

(四)建立完善总会计师制度,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率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经费,如何有效使用、合理分配这些教育资源,如何规范合法处理高校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当前高校财务运行的情况看,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不良财务现象和问题,这一点可以从每年度的高校财务审计报告中得到反映。高校领导班子中配备一名财务专家并不可能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有一个位不仅了解高等教育运行规律、又知悉财政运行规律的“总会计师”来帮助学校领导班子实施高校财务相关工作,以增强高校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发挥学校资源利用的最大效能[8]。这就需要按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淼.教育公平:政府教育责任伦理的实现[J]. 中国高教研究,2011(2):4-7.

[2]邱均平,董克,李小涛.2013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的创新与结果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0-67.

[3]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2015-01-11].http://edu.ce.cn/xw/201411/06/t20141106_2064150.shtml

[4]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浙江省教育厅网站.浙江教育简介[EB/OL].[2015-01-16].http://www.zjedu.gov.cn/news/26003.html.

[6]杜驰.教育财政责任下移与地方高校发展定位[J]. 中国高教研究,2014(4):20-24,93.

[7]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EB/OL].[2011-10-31]. http://www.zjedu.gov.cn/news/20298.html.

[8]冯卓毅.浙江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研究——基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2.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er Educational Fund in Zhejiang Province

ZHAO Zu-di, WENG Qin-ya

(QuzhouUniversity,QuzhouZhejiang324000,China)

Abstract:The principal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ny government are to offer sufficient fund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ut up some suggestions of how to improve the 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of Zhejiang. It argues that the fiscal expenditure on the educational proportion of GDP is comparatively lower, the contribution ratio of the social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its diversities is not sufficient either, and the channel of the external resources is not full of variety, etc. Thus, it’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to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encourage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ally, to make a plan as a whole of appropriation to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iversify the channel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fund, to establish the appointment system of the chief accountant, and to improve the service efficienc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Key words:Zhejiang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46(2015)05-0058-04

作者简介:赵祖地(1962-),男,浙江临海人,教授,博士,高教管理.

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35070)

收稿日期:2015-04-22

DOI:10.13954/j.cnki.hduss.2015.05.011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浙江省问题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