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踹营”“踏营”“踩营”及其他

2015-03-17吴小萱周志锋

辞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鼓词全传营盘

吴小萱 周志锋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315211)

“踹”(音chuài)、“踏”(又作“蹋”)、“踩”(又作“ ”)都有踩踏义,又可与“营”等构成“踹营”“踏营”“踩营”等说法。其中“踹营”“踏营”的“踹”“踏”,现有辞书释义很不一致。例如:

《汉语大词典》“踹3”字条:“①踩踏。……《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宗泽〕即匹马单枪出本营,要去独踹金刀王善的营盘。’……”《近代汉语大词典》“踹”字条:“①踩,践。……《说唐》第五五回:‘我受你哥哥大恩,未曾报答。我今此去,情愿独踹唐营,死在战场,也得瞑目。’”《汉语词典》“踹”字条:“①蹂踏之。如言踹营。”

《汉语大词典》“踹3营”条:“谓冲杀进敌人营盘。《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宗泽〕竟一马冲入贼营,大叫一声:“贼兵当我者死,避我者生!看宗留守来踹营也!”’”(笔者按:留守,官职名)《白话小说语言词典》“踹营”条:“冲杀敌人营地。[例]贼兵当我者死,避我者生,看宗留守来踹营也!(说岳·一三)”

《近代汉语大词典》“蹋”字条:“②端,摧毁。清·曾国藩《致诸弟书(即日移营前进)》:‘自初二日陆路连蹋贼营,十三夜夺获马骡七八百匹,军械二千余件。’”

《汉语大词典》“踏营”条:“犹偷营。宋陆游《忆山南》诗之二:‘结客渔阳时遣简,踏营渭北夜衔枚。’《三省边防备览·策略续》:‘贼匪每于黎明人倦之时踏营攻寨,无不摧败。’”

辞书不收“踩营”,《近代汉语大词典》“踩”字条:“①踏,践。同‘踹’。……《粉妆楼》第七四回:‘又令秦环、王坤、李仲带领三千铁骑,踩他的六营,不得有误。’”

综合各家说法,“踹营”的“踹”或释作“踩踏”,或释作“冲杀(进)”;“踏(蹋)营”的“踏(蹋)”或释作“端,摧毁”,或释作“偷(偷袭)”;“踩营”的“踩”释作“踏,践”。我们认为,以上解释大多有随文释义之嫌。尤其是《汉语大词典》,引《说岳全传》第十三回两例,把“踹……营盘”的“踹”释作“踩踏”,把“踹营”的“踹”释作“冲杀进”,自相矛盾。

如果拓宽文献考察的视野,梳理词义引申的脉络,可以发现,近代汉语里“踹”“踏”“踩”还有“冲、攻”的意思。

先说“踹”。请看下面的例子:

(1)《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少年卤莽浪贪淫,等闲踹入风流阵。馒头不吃惹身膻,世俗传名扎火囤。”

(2)《红楼梦》第一百十二回:“那些贼那顾性命,顿起不良,就要踹进来,因见包勇来赶,才获赃而逃。”

以上两例“踹”已不是一般的踩、踏,而是含有猛然向前的意思,义同“闯”。引申之,又有“冲”义,例如:

(3)《粉妆楼》第七十四回:“马爷踹进重围,大叫:‘番奴!你的老营已破,还不投降,等待何时!’说罢,拍马抡刀,冲过去了。”

(4)《七剑十三侠》第一百三十一回:“任一枝梅等武艺高强,也不能冲出。东奔西踹,那里能杀透重围。”

(5)《薛刚反唐》第七十回:“那薛刚杀到下午,也有些力乏,挺枪跃马,冲开一条血路,踹出重围,遂一马回山。”

(6)《清末上海石印说唱鼓词小说集成·绣像彩云球鼓儿词》第八十四回:“代领三千滚牌手,今日二更冲他营,只奔紫微中营踹,会会元帅姓崔人。”

(7)《清末上海石印说唱鼓词小说集成·绣像彩云球鼓儿词》第八十四回:“每人代领一千分在左右,冲踹他的左右营门。”又第一百二十回:“众兵生擒活捉,送回营中,转身又随鲍爷冲踹龙口。”

例(3)前说“踹进重围”,后说“冲过去”;例(4)前说“不能冲出”,后说“东奔西踹”(奔、踹近义对举);例(5)前说“冲开一条血路”,后说“踹出重围”;例(6)前说“冲他营”,后说“只奔紫微中营踹”。两相比较,可见“踹”义同“冲”。例(7)“冲”“踹”连用,“踹”有“冲”义更加显豁。

如果“踹”的对象是“营”或“城”等,那么这个“踹”就含有攻打的意思,可释为“冲”,有时也可释为“攻”。例如:

(8)《五美缘》第八十回:“马云大喝一声:‘孩子们!随俺快踹番营!’众军呐喊一声,跟定主将,杀到城中。”

(9)《七剑十三侠》第七十四回:“尔等听着:快报尔主将知道,叫他速速献城。倘有半字不行,俺王爷便踹进城了。”又第一百十四回:“若再不早早受缚,还要抗敌,可莫要怪本将军踹进贼营,将尔这逆贼擒住碎尸万段了!”

(10)《清末上海石印说唱鼓词小说集成·绣像彩云球鼓儿词》第八十四回:“崔帅正坐中军帐,忽听贼兵踹进营。”

再说“踏”。“踏”与“踹”基本意义相同,根据同步引申规律,“踏”也可由“踩踏”引申为“冲、攻”义。例如:

(11)《禅真逸史》第三十回:“乘此机会,只索整兵踏破朔州,擒此老贼报仇便了。”

(12)《花月痕》第四十七回:“这四五万出城的贼,鼓噪踏入营中,知是走了,大惊失色。”

(13)《封神演义》第三回:“冲行营犹如大蟒,踏大寨虎荡羊群。”又第四十三回:“劫营将如同猛虎,踏营军一似欢龙。”

(14)《粉妆楼》第七十四回:“马爷见番兵大队俱到,忙令:‘二路先锋前去抢关,三队人马接战,本帅亲自冲他的老营。’……马爷亲领大兵,冲踏他的老营去了。”下文:“那头阵的火眼虎程佩,舞动萱花斧,踏进头营。”

(15)《七剑十三侠》第八十七回:“倘再执迷抗拒王师,一旦大兵踏破城池,必致玉石不分,生灵涂炭,那时可悔已无及了。”

诸例“踏”都与常义有别,是“冲、攻”的意思。其中《封神演义》《粉妆楼》的例子更有启发性,《封神演义》首例“冲行营”与“踏大寨”对举,次例“劫营将”与“踏营军”对举;《粉妆楼》首例前说“冲他的老营”,后说“冲踏他的老营”,“冲”“踏”同义连用。前后比勘,其义尤显。

最后说“踩”。与“踹”“踏”同理,“踩”也有“闯、冲、攻”义。例如:

(16)《赵太祖三下南唐被困寿州城》第八回:“(郑印)一进王府头门,大呼母亲哪里,一程大步踩进。有一新充家丁失时倒运,不知他是少主回来,上前人喝:‘死囚休得狂妄,闯王府罪大不赦!’”

(17)同上第七回:“(郑印)且不驾云符,冲他大营一阵……只见印大步踩入唐营……一时如入无人之境,一连冲入三匝重围……数员大将拥一主帅,大喝:‘小贼敢来踩我大营!’……有军士报知宋将踩营凶勇,故领将来拦阻。”

(18)同上第十八回:“又思此女想是英勇之人,何不令他再冲踩唐营,一者可验其来归之真伪,二者杀散唐围困之兵,岂不一举两得?”

(19)《清末上海石印说唱鼓词小说集成·绣像马潜龙走国全传》第四十三回:“那里来的野男女,擅敢闯你国师老爷的元营?”下文:“有玉贞兄妹二人,正然冲踩贼营。”

(20)同上第三十四回:“说罢一齐呐声喊,催开战马往前冲……踩开七层围子手,荡开八面虎狼群。”

(21)同上第五十一回:“上写着攻打城池还讨战,踩破长安复晋朝。”

“踩”又作“ ”(“ ”是“跴”的换旁俗字,“跴”与“踩”是异体字。古今字书不收“ ”字,可据以补收),例如:

(22)同上第二十六回:“龙赛花刀劈杜能,海和尚当先 营。”又下文:“吵发声喊,杜能的家将,一齐乱嚷:‘不好了,有人 开咱们的营盘了。”

例(16)前说“踩”,后说“闯”,例(19)前说“闯……元营”,后说“冲踩贼营”,可见“踩”即“闯、冲”的意思;例(17)“冲”“踩”互用;例(18)、例(19)“冲”“踩”同义连用;例(20)“踩开七层围子手,荡开八面虎狼群”,同书第四十三回作“冲开七层围子手,荡开八面虎狼群”,“踩”“冲”文异义同;例(21)“踩破长安”即攻破长安。“踩”字这种用法在《赵太祖三下南唐被困寿州城》《绣像马潜龙走国全传》两书中用例很多,不备举。甚至在今人作品中,也偶有其例。如:

(23)台湾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第十章:“扎营刚定,李世贤派一队人马来攻,用意在试探虚实;哪知副将惠寿不中用,竟让长毛踩了营盘。”

那么,“踹营”“踏营”“踩营”的“踹”“踏”“踩”为什么会有“冲、攻”义呢?“踹营”“踏营”“踩营”本是形象说法,而要实现“踹营”“踏营”“踩营”,必须诉诸武力,依靠强攻,故“踹”“踏”“踩”引申而有“冲、攻”义。

行文至此,我们再来分析本文开头所引各家辞书所举的例子。

《说岳全传》第十三回“要去独踹金刀王善的营盘”“〔宗泽〕竟一马冲入贼营,大叫一声:‘贼兵当我者死,避我者生!看宗留守来踹营也!’”两例,“踹”即“冲”,后一例前有“一马冲入贼营”,更可证。同回下文:“今有宗泽单人匹马,踹进营来,十分厉害,无人抵挡。”“踹进营来”即冲进营来。《说唐》第五十五回“情愿独踹唐营”,“踹”也是“冲”义,同回下文:“(单雄信)遂跑至唐营,大喝一声,把槊一摆,踹进营来。”“踹”字义同。也有径说“冲营”之类的,如例(6)“今日二更冲他营”、例(13)“冲行营犹如大蟒”、例(14)“本帅亲自冲他的老营”、《说唐》第五十六回“茂公又令尉迟恭、程咬金冲他左营,黑白二夫人冲他右营”等,“踹营”可与“冲营”比较互证。

《致诸弟书》“连蹋贼营”之“蹋”是攻的意思。同理,《忆山南》“踏营渭北夜衔枚”、《三省边防备览》“贼匪每于黎明人倦之时踏营攻寨”两例“踏营”是攻营的意思,后者“踏营”与“攻寨”对文,更可证“踏”义同“攻”。“踏营”而“夜衔枚”、“于黎明人倦之时”而“踏营”,“踏营”似乎是“偷营”,但从词义发展的轨迹看,“踏”本无“偷袭”义,而可引申为“冲”,由“冲”义再引申,便有“攻”义。

《粉妆楼》第七十四回“又令秦环、王坤、李仲带领三千铁骑,踩他的六营”,“踩”字《古本小说集成》本作“踏”。例句上文是:“(马爷)遂令程佩、卢龙、卢虎领令箭一枝,带领三千人马,冲他的头营,不得有误。”底下是同类句式,令谁带多少人马“冲他的二营”“破他的三营”“冲他的四营”“冲他的五营”“劫他的七营”“打他的八营”。“踩(踏)”与“冲”“破”“劫”“打”对举,“踩”是“冲”或“攻”的意思。

综上所述,“踹营”“踏营”“踩营”之“踹”“踏”“踩”,通行辞书释为“踩踏”“践踏”“摧毁”“偷(袭)”等,均不确;释为“冲杀”,近是而未切。“踹”“踏”“踩”不收“冲、攻”义,不收“踩营”条,当补。

1.白维国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3.李豫主编.清末上海石印说唱鼓词小说集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

5.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汉语词典(简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猜你喜欢

鼓词全传营盘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兖矿能源旗下主力矿井营盘壕煤矿进入试生产阶段
“信、达、雅”的藏译实践
——关于藏译名著《水浒全传》中的人物绰号翻译
破译童年成长的心灵密码 让灿烂的阳光温暖童年的梦——《小香咕全传》
申遗后的温州鼓词—基于政府、市场、社会的视角①
《胡雪岩全传》创作手法的启迪
温州鼓词
鼓词声悠悠
《说岳全传》的文本传播与接受述论
浅谈温州鼓词的文化价值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