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变迁和思考

2015-03-16李苑静

文教资料 2015年33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反思大学生

李苑静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经历了60多年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历史的经验和逻辑告诉我们,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必须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主体价值、主流价值和主导价值的统一,充分重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领和导向功能。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发展历程    反思

所谓社会责任意识,通常是指个体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世界的关切与尽责意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体现和影响社会的文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历史与现实不可分割,当前改革中许多教育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弄清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因此,要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问题,必须回溯历史。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变迁进行历史梳理,厘清其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演变轨迹,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和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阶段特征,我们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历史变迁分为四个时期。

(一)1949—1966年:革命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熏陶下的强烈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新中国建立后,大学生与全国人民一道,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建国初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党和政府组织和领导了抗美援朝、土地革命和镇压反革命运动。这三次运动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建设新中国的爱国热情。1954年11月到1955年9月,中共中央先后批转了加强青年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三个文件。通过这次集中的道德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道德意识逐渐成为大学生信仰的主流。在革命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引领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认同,对集体、社会和他人的强烈利他主义意识和牺牲奉献精神。尽管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党和政府缺乏一定的理论和思想准备,但这并未动摇大学生主流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对国家、社会、他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二)1966—1976年:“崇高理想”与“造反有理”引领下的政治盲从

这段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表现为对政治的盲从和狂热,错误的责任认知在狂热的责任情感驱动下,责任行为出现偏向和失范。尽管在“文革”后期,他们逐渐清醒,但狂热的政治盲从给国家、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带来的伤害却是难以弥补的

(三)1977—1989年:自我实现与振兴中华的弥合与冲突

粉碎“四人帮”后,大学生在对历史、政治的批判中,开始反思以及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思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拉开了大学生思想解放的帷幕;改革开放的热潮刺激着大学生敏感的神经,大学生积极关注、参与、投身改革,针砭时弊,参与政治,关注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矛盾有所凸显,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鼓噪怂恿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放松,导致这段时期部分大学生思想发生较大波动,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出现偏向。

(四)1990年初期至今: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寻求平衡的务实意识

90年代初期,经过一段时期的反思,大学生重新开始了精神家园的寻找①。1993年,北京大学成立“爱心社”,明确提出“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是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的口号。1994年12月,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推动着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热情。大学生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能够冷静地看待社会问题,理性地对待政治参与。但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发展和深化,也带来了一些人对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过分看重。而全球化、信息化的扩张,带来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在部分青年大学生中产生影响。过分的关注自我导致了小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和集体意识的弱化,社会责任意识显现出更多的个人色彩。这段时期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从抽象宏大的政治理想转向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政治价值倾向表现得更为务实和理性。

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历史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变迁呈现出以下特点: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容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由完全对集体、他人和社会奉献、牺牲的利他主义责任意识,发展为包括自我责任意识在内的注重权责统一、利他与利己相结合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的内容也由宏大抽象转向具体细微,由理想、崇高转为世俗、务实。“参与”无疑是表达社会责任行为最好的词语,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参与从内容、模式到途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参与的内容由完全的政治参与转向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层面、多方位的社会参与;社会参与的模式由单一的动员型参与向自主型参与为主转化。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反思

1.教育应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的价值目标,始终遵循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但在不同时期,具体的价值目标和做法又产生了一些偏差,导致教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分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秉持重工具性、轻目的性的价值取向,过分强调政治价值趋向和意识形态教育,尽管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同时,这种忽视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做法,必然造成一些消极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强调教育的经济价值趋向,到20世纪90年代,教育产业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不但教育要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标更明确,教育本身也被当做一个产业来发展。而功利主义等思想的抬头,使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趋向明显增强。无论是“政治人”还是“经济人”,都是单向度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人是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是多样化的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是多样化的存在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回归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价值上来,尊重个体人格、个体权益、个体主体性的发挥。同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在承认追求自我价值合理性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与集体、社会辩证统一起来,将对自我的责任意识与对他人、国家和集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统一起来,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社会需要”范式向“人学”范式转变,使大学生成为和谐的“道德人”和“社会人”。

因此,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要坚持一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为社会政治和经济服务,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但同时,思政教育也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遵循的客观规律,应处理好教育主客体关系、遵循教育对象自身发展的规律,实现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倾向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从而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健康发展。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应该坚持主体价值、主流价值和主导价值的和谐统一

主导价值,指主导意识形态提倡的价值规范,是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价值规范,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传递和灌输特定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该社会的意愿。主流价值,指社会绝大多数人所信奉、接受,并能影响未来社会走向的社会价值;主体价值则指的是个体价值,例如大学生作为主体所追求的个体价值。当主导价值与主流价值、主体价值趋于高度一致时,会形成同向合力,社会责任意识会被强化;而三者发生偏离时,社会责任意识则会被弱化。因此,我们要努力使主导价值、主流价值和主体价值趋于“整合”。

改革开放以前,主导价值与主流价值、主体价值高度趋同,必然促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但社会大众所信奉的价值观却有所变化。具体而言,由原来一元、整体、理想和精神的价值观变为多元、个体、世俗和物质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社会大众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主导价值、主流价值始终处于互动、融合、共存、矛盾和冲突的关系之中。当主流价值与主导价值统一或融合时,会促进大学生主体价值趋向于主导价值,自觉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当主流价值与主导价值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大学生主体价值则会产生困惑。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导价值的核心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努力使社会主流价值、大学生主体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良好发展。

3.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应充分重视和发挥文化的教育、引领、导向功能

50年代充满理想主义的革命文化、造就了那个年代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革命理想和热情;“文革”十年,对传统文化的践踏和戕害,致使大学生文化人格丧失;80年代,两次西方“文化热”,导致了一些人对西方理论生吞活剥、盲目认同,对中国国情错误判断、妄自菲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产生虚无主义倾向;90年代以后,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和世俗文化成为主流,消解了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文化应该有舆论引导、社会教化、精神延续的功能。对待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拿来主义的扬弃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全盘抛弃,导致文化失去根基,无所依托;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盲目认同,导致了食洋不化。一味的媚俗或自娱来渲染自我、消解崇高、取悦世俗,则必然带来无价值观和无道德观的泛化,这将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消解。因此,对待文化,我们应采取拿来主义的扬弃态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引领和导向功能,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思想,积极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

注释:

①90年代的第一年,在青年大学生中掀起了“寻找热”:“寻找雷锋与寻找‘自我”、“寻找导师与寻找真理”、“寻找延安与寻找家园”。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参考文献:

[1]杨雄.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2]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

[4]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J].教学与研究,2008(8).

[5]林晓,梅萍.建国以来大学生的信仰变迁与历史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0(23).

[6]张艳,张果,崔健.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转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14SB0028)、四川省教育厅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历史变迁和反思”(课题编号:CJSFZ14_05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反思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