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腈菌唑·三唑酮乳油气相色谱分析

2015-03-15赵怡丽

河南化工 2015年6期
关键词:三唑酮气相色谱分析

陈 平 , 赵怡丽 , 陈 蕾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 郑州 450052)



12%腈菌唑·三唑酮乳油气相色谱分析

陈平 , 赵怡丽 , 陈蕾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 郑州450052)

摘要:建立一种同时分析腈菌唑和三唑酮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试样用丙酮溶解,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为内标,使用HP-5毛细管柱和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对试样中的腈菌唑和三唑酮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腈菌唑和三唑酮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5,标准偏差为0.015和0.083,变异系数分别为0.63%和0.72%,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9.6%和99.3%。

关键词:腈菌唑 ; 三唑酮 ; 气相色谱 ; 分析

腈菌唑(myclobutanil)化学名称为2-(4-氯苯基)-2-(1H,1,2,4-三唑-1-甲基)己腈,是一类具保护和治疗活性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酮(triadimefon)化学名称为 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l-基)-α-丁酮,是一种高效、低毒、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腈菌唑和三唑酮复配乳油可以杀灭种子内部带菌,对小麦白粉病有特效[1]。三唑酮常见分析方法为气相色谱法,腈菌唑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2],相关文献报道中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腈菌唑和三唑酮同时进行测定的方法,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腈菌唑和三唑酮的分析方法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建立了同时分析腈菌唑和三唑酮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

1试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HP6850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的离子化检测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色谱柱:30 m×0.32 mm(id)毛细管柱,内壁涂HP-5(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酮),膜厚0.25 μm;色谱工作站;自动进样器或10 μL的微量进样器。

丙酮,分析纯;腈菌唑标样,质量分数≥99.0%;

三唑酮标样,质量分数≥99.0%;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戊酯,应无干扰分析的杂质;内标溶液,准确称取约1.0 g(精确至0.000 2 g)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于100 mL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1.2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温度:柱室250 ℃,气化室280 ℃,检测室280 ℃;气体流速:载气(N2)0.9 mL/min,氢气(H2)30 mL/min,空气350 mL/min,补偿气(N2)25 mL/min;分流比:40∶1;进样量:1 μL;保留时间:腈菌唑5.2 min,三唑酮4.6 min,邻苯二甲酸二戊酯3.9 min。腈菌唑和三唑酮的色谱图见图1、图2。

图1 腈菌唑和三唑酮标准品气相色谱图

图2 12%腈菌唑·三唑酮乳油气相色谱图

1.3 测定步骤

1.3.1标样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三唑酮标样约0.1 g、腈菌唑标样约0.02 g(精确至0.000 2 g)于10 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 mL内标溶液,摇匀。

1.3.2试样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12%腈菌唑·三唑酮乳油试样约1.0 g(精确至0.000 2 g)于10 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 mL内标溶液,摇匀。

1.3.3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的重复性,待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小于1.2%后,然后按照标样、试样、试样、标样等溶液的顺序进样。

1.3.4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

溶液中的腈菌唑(或三唑酮)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分别进行平均,腈菌唑(或三唑酮)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 r1为标样溶液色谱图上腈菌唑(或三唑酮)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平均值;r2为试样溶液色谱图上腈菌唑(或三唑酮)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平均值;m1为腈菌唑(或三唑酮)标样的质量,g;m2为试样的质量,g;P为腈菌唑(或三唑酮)标样的质量分数,%。

2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在试验中先后选择了填充柱(固定液为SE-30)和HP-5、DB-1毛细管柱,分别对腈菌唑和三唑酮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腈菌唑和三唑酮在HP-5的毛细管柱能够达到最好的分离效果,而且保留时间适合,线性关系也满足分析要求,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

2.2 内标物的选择

采用癸二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戊酯、磷酸三苯酯等为内标物分别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作为内标物分离效果最好。

2.3 精密度的测定

对同一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5次平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

2.4 准确度的测定

将腈菌唑和三唑酮标准品定量加入已知准确测定含量的样品中,测定其回收率结果见表2。表2结果表明,腈菌唑的回收率为98.3%~100.9%,平均回收率为99.6%;三唑酮的回收率为99.0%~99.7%,平均回收率为99.3%。

2.5 线性关系的测定

分别称取腈菌唑标准品0.2 g、三唑酮标准品1.0 g于25 mL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从准确配制好的标准品溶液中分别移取1.0、2.0、3.0、4.0、5.0 mL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用丙酮稀释至刻度,按上述操作条件进行测定,以进样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为腈菌唑y=946.46x-6.476 2,相关系数为0.999 7;三唑酮y=3 913.3x+ 238.29,相关系数为0.999 5。

表2 回收率的试验测定结果

图3 腈菌唑标准曲线

图4 三唑酮标准曲线

3结论

通过实验表明,本方法可以同时测定19%腈菌唑·三唑酮乳油中的两种有效成分,分离效果好,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符合定量分析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庄占兴,葛尧伦,贾学杰.腈菌唑与三唑酮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研究[J].农资科技现代农药,2000,6(5):15-17.

[2]慕卫,陈召亮,杨连来,等.烯唑醇、三唑醇和腈菌唑的GC和HPLC分析方法[J].现代农药,2005,4(6):17-19.环境。

作者简介:陈平(1958-),男,高级工程师,从事实验室管理及化工产品化学分析工作,电话:13503714599。

收稿日期:2015-03-27

中图分类号:O657.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3467(2015)06-0057-02

猜你喜欢

三唑酮气相色谱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利用室内微宇宙系统研究三唑酮对淡水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在草莓及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
锌肥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
激健减量增效助剂在小麦条锈病防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农田沟渠水中6种有机磷农药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人唾液中7种短链脂肪酸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海水中的氟氯烃和六氟化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