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督导应走出三个误区

2015-03-13曹玉华甘肃省高台县政府教育督导室7343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行政部门督导误区

曹玉华 (甘肃省高台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734300)

教育督导应走出三个误区

曹玉华 (甘肃省高台县政府教育督导室 734300)

教育督导应走出三个误区:一是认识上的误区——不是有无均可,而有非有不可;二是机构设置上的误区——不是内设机构,而是单独建制;三是督导方法上的误区——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

教育督导 走出 误区

伴随我国“两基”评估工作的推进,我国教育督导制度中对教育督导的认识不清,责任不明,督导机构设置不统一,督导方法程序不严格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制约着教育督导职能的发挥。因此,教育督导如何走出认识、机构设置、督导方法这三个方面的误区已是政府、社会、学校共同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不是有无均可,而有非有不可

当前教育外部和教育内部对教育督导有错误认识:有很多人不知道教育督导与评估是干什么的,或者大致知道又说不清;有甚者对督导与评估工作视而不见,有无均可;还有人认为督导室是退休站,见到年轻督学甚至说“年龄还小,怎么就退了”;有些人认为督导是验收专业队,甚至有些地方还编了顺口溜:督导是“金牌子,空架子,老头子,找茬子,没票子”。 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教育督导机构的领导要提高对教育督导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认识到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能是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办学效益情况实施督导;对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评价、帮助和指导,使他们明确认识到教育督导的重大作用:一是教育督导的监控、导向作用;二是教育督导对教育经费投入、硬件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促进作用,可从教师工资按时到位、绩效工资足额发放、教育经费及时下拨、教育投入有增无减得出结论;三是教育督导有利于提高办学思想,改善办学条件,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管理,深化课堂改革,增强卫生意识,提高教育实效;四是教育督导起着信息反馈作用,教育督导的工作性质决定必须深入基层,接触基层干部、学校师生和广大群众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在这一过程中,能听到群众的呼声,若如实汇报有利于上级领导作出新的决策,因此,教育督导工作起着信息反馈作用;五是教育督导能够改进领导作风,由于督导工作的特定要求,督导人员一般都要深入下去,这样对学校和行政单位情况就能了解清楚,如能反映及时,问题就能顺利解决。

二、走出机构设置上的误区——不是内设机构,而是单独建制

就我市而言,教育督导机构体系设置形式主要是督导机构在级别上与教育行政部门平行,但机构设置和教育行政部门同地办公,名义上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虽是两块牌子,但实际上没有独立性,人员、经费、办公用品都由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最起码的下乡督导用车都是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没有自主权,久而久之有些县市甚至演变成教育督导机构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内设的一个职能部门,确实难以独立开展工作,其督导职能难以充分实现。教育督导机构表面上由人民政府设立,挂人民政府的牌子,实质在人们的脑海里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个内设机构。面对现状,首先要走出机构设置上的误区,即使是无条件的地区,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机构没办法分设的,不能把督导机构就看成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具体而言应该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解决好独立性的问题。由人大授权、政府设置,与教育行政部门平行并隶属于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受上级督导部门的领导,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任免、调配,经费由财政部门单列、拨付,真正实现实际意义上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解决隶属关系问题。督导机构要和政府的其它各总局一样建置成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政府做出决策,教育行政部门执行,教育督导机构监督执行,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

三、走出督导方法上的误区——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

由于从事教育督导工作,笔者熟知,一些地区非常重视教育督导结果的应用,而忽视了过程督导的部分环节,如结果的应用上,从所熟悉的几个县市来讲,有单项的目标责任书考核,还要和当地人民政府的大目标责任书挂钩,同等奖励,同时还要设单项奖进行奖励,这样就有了被督导单位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在督导当时能得到好的结果,而忽略了平时对照督导各项指标而进行的长期抓管理、长期抓培养的举措,有些甚至教育督导的基本程序和教育督导的工作形式上都有所忽略。教育督导有较完整的教育督导工作程序:一是根据督导工作主要内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二是书面通知被督导单位;三是被督导单位根据督导内容进行自查自评,提交自查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四是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督导或评估;五是向本督导单位通报督导情况,作出督导结论,提出奖惩、整改意见;六是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提交督导报告,经当地人民政府授权或批准后发布督学通报或公报。在教育督导工作形式上有随访督导、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专题调研和回访等形式,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程序上只注重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督导或评估,不重视被督导单位根据督导内容进行自查自评,自查单位所提交的材料只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而没有人认真阅读,更不要说是提出修改意见了,有些甚至忽略了其它所有的程序,被督导单位好像是为了年初的计划而完成任务,没有达到因督导而促进更好的工作的目的。在督导形式上大多都是忽略了随访督导,更谈不上回访了,回访的目的就是要促进被督导单位根据被督导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跟踪查看当时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从而弥补被督导单位在某些方面的缺失,改进工作方法,达到精细管理的目的,可在具体工作中,被督导单位认为督导时已给出了结论,不影响考核结果了,所以对回访也就不重视了,甚至觉得督导评估这一过程完了就万事大计了。因此,督导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督导程序进行,修定考核办法,每个程序都占有一定的考核分值,真正达到督导促进工作的目地,从而来克服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做法,做到过程督导与结果督导相结合。

(责编 齐 真)

猜你喜欢

行政部门督导误区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行政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及实现研究
试论企业行政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平衡计分卡在高职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