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指导策略浅析

2015-03-13叶菁菁广东惠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5160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幼儿

叶菁菁 (广东惠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516000)

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指导策略浅析

叶菁菁 (广东惠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516000)

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重要教育摸式。这种个别化的学习,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按自己的兴趣、意愿和需求开展活动,自主快乐地学习。如何让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开展更有效,提升教师对个别化学习的指导策略,是幼儿教育需要探索的。本文论述了个别化学习的内涵,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教师指导策略。

个别化学习 存在问题 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是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近年来,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是针对幼儿学习特点所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在个别化学习中,孩子是学习的主角,教师的指导是非正式的、隐性的和机动灵活的。如何提高区域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质量,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师的指导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区域个别化学习内涵

区域个别化学习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幼儿在与各类材料的互相作用中,去观察、体验、探索、发现、积累各种经验。

目前,个别化学习已经在幼儿园普遍开展,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个别化学习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单向灌输,强制介入

在指导幼儿个别化学习中,教师常常喧宾夺主,成了主角,孩子成了被动接受的角色,师生互动模式不知不觉形成单项灌输,造成幼儿缺乏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有的教师并不了解游戏的进程,擅自介入,打断了幼儿的自主游戏;还有些教师虽然以角色身份或者同伴身份进入游戏,却操纵游戏的进程和方向,让孩子们失去自由探索的空间。

(二)缺乏钻研,自由随性

部分教师把区域活动等同于自由活动,借此机放松或打发时间,让幼儿无目的、无计划地随意玩;有的教师参与孩子们的活动少,未能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和兴趣所在,不知如何有效地帮助幼儿,错过教育契机。

(三)设立预期,支持不足

每个孩子的能力、兴趣、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发展有其规律性,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对不符合自己预期的孩子过多批评指责,孩子承受能力有限,会有挫折感,容易导致一些孩子游离于区域活动之外,区域活动反成为他们的负担。

三、区域活动幼儿个别化学习指导策略

(一)深入观察,把握兴趣

1.捕捉兴趣火花

有些幼儿不管参加什么活动都不感兴趣,教师要深入观察幼儿,捕捉其身上闪现的兴趣火花,顺势给予他们支持。例如,欢欢是小班的女孩子,这一天说想妈妈了,不愿意参加活动区活动。我坐在欢欢身边装着不经意跟她聊天,爱理不理的她突然说“妈妈昨天给我买了一个雪人。”我说:“你的雪人漂亮吗?”欢欢说“很漂亮,还戴了漂亮的围巾。”“那我们一起去美工区做一个雪人好吗?”我很自然地拉起欢欢的手走进了美工区。

2.稳定波动兴趣

幼儿有了一些活动兴趣,但不够持久,容易受外界干扰而转移兴趣。教师无声的关注、点头、微笑都是支持,我们要用一种信任的态度去暗示幼儿。例如,果果正在编一个花篮,编到收尾的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想放弃快要编好的花篮,我拿了一束塑料花过去说:“果果,你的花篮编得真好,这束花找到家了!”果果说:“还没编号呢,我弄好了才漂亮。”果果受到了鼓励,接下去把花篮编好了……

3.迁移兴趣定势

有些孩子的兴趣较单一,教师还要善于将幼儿的活动兴趣向其他领域的活动渗透与迁移,激发他对不同领域的活动产生兴趣,从而使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例如,当当喜欢画画,总是呆在美工区,这一天我找到当当对她说:“植物角的青瓜成熟了,你那么喜欢画画,去看看,把青瓜画下吧。”当当想了想,跟着小朋友来到植物角和大家一起观察植物。

(二)适时介入,顺应引导

1.幼儿发生争执时

孩子们在互动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和争执,当个人的想法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时,就会发生争执。如在“佳佳餐厅”里,可可和帆帆为了争做大厨,吵起来了,我请他们一个做盐焗鸡,一个做梅菜扣肉,皆大欢喜。

2.幼儿有困难时

在活动中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当幼儿的探索未能向前发展时,教师要及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活动。如小朋友在探索乌龟会自己翻身吗?我便与孩子们一起用乌龟做实验,做记录,从书上、网上寻找答案。

(三)学会等待,适度参与

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善于利用与捕捉教育机会调整幼儿的学习方式,在看到孩子们出现问题时很多教师都忍不住直接介入孩子的活动,剥夺了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其实,在看到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妨再等一等、看一看,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

(四)多元评价,鼓励探索

教师的评价应在轻松和谐气氛中进行,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平等、赏识、鼓励为原则,让幼儿感到老师欣赏自己,喜欢自己,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来评价活动情况,可以是说说新的发现和收获,也可以说说遇到困难,还可以说说失败的经验,总之要鼓励幼儿各抒己见,人人参与,激发他们的热情。

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是一种隐形指导,既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适时地提供帮助和支持他们,需要教师具备很高的指导技巧。通过个别化指导策略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活动中,真正体现幼儿的主导地位,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1]张博.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叶蔚青.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幼教园地,2005(5)

[3]廖晓萍.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与建构幼儿园区域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10(4).

[4]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视点[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责编 赵景霞)

猜你喜欢

幼儿园区域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